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小營

鎖定
北小營鎮位於順義中部偏北,潮白河東畔,距順義城區10公里。正東與李各莊為鄰,西與牛山鎮、馬坡鎮隔河相望,北與懷柔區楊宋鎮、本區木林鎮為鄰,南臨南彩鎮、全鎮總面積55.8平方公里,轄17個自然村,設17個村民委員會。該鎮地處潮白河衝擊平原一級階地,地勢北高南低。北有小東河橫穿北境,東半境有箭竿河,西臨潮白河,還有東二支渠,地上水網縱橫,地下為天然水庫。舊時曾是“清泉橫溢、綠水漫流”之地。水質好,水位淺,大胡營建有北京市水源八廠,由地下管道輸送,供市內用水。
中文名
北小營
所屬地區
北京市
地理位置
位於順義中部偏北
面    積
55.8 km²

北小營簡介

北京市順義區北小營鎮、
該鎮屬潮白河水系,地下水埋深為2—5米。本鎮有順密公路縱穿全境,牛魏路橫通東西。此外有北馬路、白馬路等。北小營鎮是北京市確定的33個重點建設的中心鎮之一。

北小營發展歷史

北小營鎮歷史悠久。西漢初期,在北境狐奴山下,北府村南,設有狐奴縣,前後歷經近650年。東漢初年,張堪任漁陽太守,在狐奴山下開稻田八千頃,教民種植,使民殷富。北小營鎮全境除西北部分外,皆為種稻之中心區域。北小營、北府、東、西府、前、後魯、仇家店、馬辛莊、前、後禮務等村,在當時均已有民耕作,成居民點,後逐漸發展成村。東、西烏雞、牛富屯為明代初年移民成村,傳説村西金雞坡上棲有烏雞而得名,清代析為二,改為武吉,也寫作武級村。牛富屯是因村北土丘形似牛體而稱牛欄務,後更今稱。上輦因處河畔,築埝防水而稱上埝,諧音今名。榆林昔多水患,榆樹叢生,明初移民,以榆林名村,該村為潮白河古渡。大、小胡營均建於元代,為山東胡姓移民所居而成村,後析為二村。
北小營鎮在明代順義縣劃13個社或12個裏時,是為佃子社、城子社、或佃子裏、城子裏。清代分10路屬時,為東北路屬。民國初期為順義第八區,1949年屬順義第三區,1956年撤區並鄉,為北小營鄉。1958年9月8日設人民公社時,屬木林人民公社,1961年5月,劃為北小營人民公社,1978年2月撤消馬坊公社,西南部併入北小營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1990年2月改鄉為鎮。
北小營鎮北府村南有古狐奴縣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舊有“狐奴遠眺”景。1963年在該地區發掘出兩枚“青石斧”,同年,發現明代“金香平”,1986年發現漢代陶器。1975年3—5月,在東府村東雙台子等地發現7座東漢時墓葬,出土陶器多件。舊有張堪廟(在後魯各莊)、張真人廟等。清代在北府有內務府旗西府恭親王府旗地等多處。在仇家店村北舊有高梁橋,箭桿河水曲流,澄澈瀠洄,謂之順義八景之一——“曲水晴濤”。

北小營歷史遺蹟

張堪廟遺址
北小營村前魯各莊。張堪為東漢漁陽太守,傳説他將種稻的技術帶到北方。 侯寵墓
楊鎮楊各莊。侯寵為明代嘉靖時乾清宮近侍御馬太監,墓存石碑石案。
狐奴縣遺址
北小營北府村前狐奴山下。狐奴縣,置於西漢初年,屬古漁陽郡。遺址當地俗呼城坡,地表有大量的漢代磚瓦碎片,曾出土有陶井、漢瓦、青銅劍、五銖錢等漢代器物,為順義區文物保護單位。狐奴縣的地域,相當於順義地區。三國時,曾將漁陽、俿奚、獷平三縣入狐奴,即整個京北平原,都屬狐奴之地。後魏將狐奴入薊縣,自漢至魏,歷時600餘年。東漢初,漁陽太守張堪屯兵狐奴,開稻田8000餘頃,開北京地區種水稻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