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坊村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下轄村)

鎖定
北坊村,位於鳳崗鎮南部,距鎮政府6千米,面積1.1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環繞的盆地,域內有大坑嶺,海拔120米;東深河流經村東。相鄰自然村有南岸村、東一村、西坊村、埔心村。始建於元朝初年,因居民是從雁田村分遷而來,村莊在雁田村北,故名北坊村。
中文名
北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
元朝,屬東莞縣。明朝至清初,屬歸城鄉;清中後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雁田鄉;1958年,屬塘廈人民公社雁田生產大隊;1961年,屬鳳崗人民公社雁田生產大隊;1983年,屬鳳崗區雁田鄉;1987年,屬東莞市鳳崗鎮雁田管理區;1999年,屬鳳崗鎮雁田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鄧姓,其先祖於元朝初年從雁田村分遷而來。
2015年末,户籍人口534人,其中男性291人,女性243人;80歲及以上15人,最年長者91歲(男);海外留學4人。外來暫住人口約1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00多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鳳崗話。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花生、甘蔗、甘薯,荔枝、龍眼、橙、橘也有大面積種植。改革開放初期,村中有糧油、紅磚等加工廠。2015年,村中有企業28家,個體工商户600多户,經營行業涉及電子、模具、塑膠、五金等,總產值佔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95%。村集體有廠房及配套設施面積1萬多平方米。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鬆糕、米餅。
省道S250線、鄉道鎮田路經過該村。1962年通電,1978年通自來水,1992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世紀9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初通互聯網。
2015年,村中有新世紀英才學校,在校學生3383人;康龍幼兒園,在園幼兒346人;村中有燈光籃球場、文化廣場、雁湖公園各1個。
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26座,已空置。
村有2003年由雁田村鄧氏宗親編寫的《雁田鄧氏族譜》。村民於每年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等節日到祖墳祭祖。
村裏有“神仙飲水石”的傳説。相傳村東面楊屋蘭山北端,有一股從山頂流出的泉水,水質清澈、甘甜,不僅解渴,據説還能消除浮腫、祛除瘡疤,延年益壽,使白髮變黑,方圓幾十裏的人們都來這裏取水。後來,被一位神仙知道了,他一路找到水潭邊,潭邊有一塊平鋪在地上供取水人落腳的石板。神仙因沒帶取水工具,只好匍匐在石板上,雙手支撐,把頭伸到潭中飲水。結果,神仙在石板上留下五指壓痕。後來,村民稱該石為神仙飲水石。
1940年6月23日,日軍飛機轟炸雁田,在北坊村北低塘等地投下6枚炸彈,炸燬許多民房,3名村民被炸死。 [1] 
參考資料
  • 1.    北坊村  .東莞市地情數據資源庫[引用日期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