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口大橋

鎖定
北口大橋(Beikou Bridge),是中國浙江省温州市境內連接樂清黃華靈昆島的過江通道,位於甌江入海口之上,是寧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複線(國家高速G1523跨越甌江的控制性工程 [3] 
北口大橋於2016年1月4日動工興建 [18]  ;於2021年12月30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 [12]  ;於2022年5月27日通車運營 [1] 
北口大橋北起黃華樞紐,中沿靈昆互通,南至樂成互通;大橋線路全長7913米,其中跨江主橋長2090米;大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100千米/小時,下層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千米/小時 [23] 
中文名
甌江北口大橋
外文名
Beikou Bridge
始建日期
2016年1月4日
投用日期
2022年5月27日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温州市
類 型
公路橋特大橋懸索橋
長 度
7913米
寬 度
42.8米
車道設置
雙向六車道
設計速度
100 km/h(上層),80km/h(下層)
起止位置
黃華樞紐、靈昆互通、樂成互通
途經線路
寧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複線(國家高速G1523)(上層),南塘—金鄉公路(G228)(下層)
管理機構
温州市交通運輸局

北口大橋建設歷程

2012年2月2日,北口大橋完成預可、工可研究的招標工作。
2015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温州甌江北口大橋工可報告》,同意建設北口大橋 [9]  ;12月25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召開《關於北口大橋的初步設計》的預審查會議,北口大橋預審查工作 [11] 
2016年1月4日,温州40項重大項目集中動工興建,並舉行開工儀式,其中包含有北口大橋 [18]  ;1月15日,甌江北口大橋項目科研規劃評審會召開,為北口大橋的初步設計部級審查內容完整性提供了保證 [17]  ;1月21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遞交《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關於要求對温州甌江北口大橋進行初步設計審批的請示》(浙交﹝2016﹞17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7]  ;3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組織召開《關於北口大橋項目初步設計》審查會議,對北口大橋有關的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工作 [11]  ;11月30日,北口大橋完成合同簽訂工作 [32] 
2017年4月24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在温州市召開關於北口大橋技術專家組首次會議,整理大橋有關的技術要求及管理難題 [27]  ;5月16日,北口大橋完成中塔鋼沉井下水工作;5月22日,北口大橋完成中塔鋼沉井的主纜掛設工作 [29]  ;6月21日,北口大橋完成中塔的鋼沉井定位着牀工作 [30] 
2018年5月15日,北口大橋完成南錨碇沉井首次下沉工作,7月6日,北口大橋完成南塔鋼吊箱封底混凝土的澆築工作 [7] 
2019年6月10日,北口大橋完成北塔的封頂工作 [20]  ;9月3日,北口大橋完成北錨碇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工作 [36] 
2020年3月16日,北口大橋完成首榀預製節段梁的架設工作 [5]  ;3月24日,北口大橋完成南錨碇沉井混凝土封底工作;3月26日,北口大橋完成南塔封頂工作 [15]  ;4月12日,北口大橋完成南錨碇的沉井建設工作 [22]  ;9月4日,北口大橋進行加勁梁吊裝工作 [21]  ;11月30日,北口大橋完成中塔封頂工作 [14]  ;12月29日,北口大橋完成索鞍安裝工作 [16] 
2021年1月3日,北口大橋進行先導索的過江工作 [16]  ;1月4日,北口大橋完成南塔至中塔一側先導索的過江工作 [19]  ;2月24日,北口大橋完成首根主纜索股架設工作 [16]  ;4月7日,北口大橋完成主纜架設工作 [8]  ;10月15日,北口大橋完成中塔側的纜梁相交區鋼桁梁吊裝工作 [13]  ;12月30日,北口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 [12] 
2022年4月24日,北口大橋完成上層鋼橋面中央分隔帶攤鋪工作 [6]  ;5月8日,北口大橋完成交工預驗收工作 [28]  ;5月9日,北口大橋完成主橋荷載試驗工作 [10]  ;5月13日,北口大橋通過交工驗收審查工作 [4]  ;北口大橋工程完成交工質量檢測工作 [26]  ;5月27日,北口大橋通車運營,並舉行通車儀式 [1]  ;6月30日,北口大橋進行燈光測試工作 [2] 
北口大橋建設圖

北口大橋橋樑位置

北口大橋位於浙江省温州市,連接樂清市與龍灣區;大橋東距甌江入温州灣海口約2.5千米,西距温州龍灣國際機場約8.5千米;北口大橋北起樂清市黃華樞紐,上跨甌江入海口和靈昆島靈昆互通,後沿南至龍灣區樂成互通;途經過大橋線路為寧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複線(國家高速G1523)、南塘—金鄉公路(G228) [24] 

北口大橋建築設計

北口大橋建築結構

  • 整體佈局
北口大橋分別由主橋、南北兩岸引橋、北中南三座橋塔、以及懸索和兩岸錨碇組成;大橋主體呈東北至西南方向佈置 [24]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整體
①北口大橋為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
②加勁梁與邊塔間設置縱向粘滯阻尼器,加勁梁與橋塔及邊墩間設置豎向支座,加勁梁與各塔柱間均設置橫向抗風支座。
主樑
①加勁梁採用板桁組合鋼桁架,雙層公路橋面均採用正交異性鋼結構。
②主桁採用華倫式桁架,吊索懸吊在加勁梁下弦節點處的橫樑外側牛腿上。
③加勁梁大部分節段採用Q345qD鋼,橋塔附近鋼桁梁Q420qD鋼。
④鋼桁梁採用整節段製造鄰節段之間橋面板及弦杆頂面採用焊接連接,其餘均採用高強度螺栓連接。
橋塔
①三塔均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②中塔縱向為A形、橫向為門形,共四根塔柱,塔頂部設置上橫樑,加勁梁之下設置下橫樑;塔柱採用箱形截面;基礎採用沉井基礎。
③南北邊塔採用H形混凝土塔,均採用鑽孔灌注樁基礎。
主纜
主纜採用預製平行鋼絲束股(PPWS)法形成,單根索股由鍍鋅高強鋼絲組成;吊索採用鉸接式平行鋼絲吊索,鞍座均採用鑄焊組合結構。
錨碇
錨碇均採用重力式錨碇,南錨採用沉井基礎,北錨採用明挖擴大基礎。
參考資料: [25]  [31] 

北口大橋設計參數

北口大橋全長7913米,其中主橋長2090米,採用(230+800+800+348)米的跨徑佈置。加勁梁全寬42.8米(含吊點橫樑寬度),梁高14.5米,標準節段長20米,其中,上層路基寬度為33.5米,下層路基寬度為33.0米;主桁桁高12.5米,寬36.2米,標準節間長10.0米。中塔高139米,切角尺寸為(0.6×0.6)平方米。塔柱橫向寬度為7米,縱向寬度塔頂結合段由塔頂9.0米漸變至15.245米,分叉段各塔柱縱向寬度為7.0米;南塔高144米,北塔高137米。吊杆間距10米共計2根主纜,每根主纜長2300米,共計索股169根,單根索股共計127絲鋼絲,直徑5.4毫米,抗拉極限強度為1860兆帕;吊索縱向標準間距10米;散索鞍總寬5.2米 [25]  [31] 
技術標準
上層
下層
公路等級
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
車道設置
雙向六車道
設計速度
100千米/小時
80千米/小時
設計風速
43.2米/秒
荷載標準
公路-Ⅰ級
洪水頻率
1次/100年
通航水位
淨寬:≥474米,淨高:≥53.5米
通航噸位
3萬噸級海輪
環境類別
Ⅰ類
抗震等級
按VIII度設防
參考資料: [25]  [31] 

北口大橋設備設施

  • 燈光設施
截至2022年6月,北口大橋裝設有5058套燈具,以燈光扮靚甌江,為城市增添節日氣氛 [2] 

北口大橋運營情況

北口大橋票制票價

2022年5月27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發佈《關於温州甌江北口大橋收取車輛通行費有關事宜的函》,其內顯示北口大橋收費標準為:
類別
客車
貨車、專項作業車
車型分類標準
車費率(元/車·千米)
車次費(元/車次)
車型分類標準
車費率(元/車千里)
1類
≤9座(且車長<6米)
0.4
5
2軸
(車長<6米,最大允許總質量<4500千克)
0.450
2類
10至19座(且車長<6米)
2軸
(車長≥6米或最大允許總質量≥4500千克)
0.841
乘用車列車
3類
≥40座(且車長≥6米)
0.8
10
3軸
1.321
4類
≥40座(且車長≥6米)
1.2
15
4軸
1.639
5類
/
5軸
1.639
6類
≥6軸
1.747
參考資料: [34] 

北口大橋通行事項

2022年5月26日,温州市公安局、温州市交通運輸局發佈《關於G1523甬莞高速靈昆至黃華段(甌江北口大橋)禁止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通行的通告》,內容顯示禁止危險化學品運輸車全天候24小時通行北口大橋 [39] 
2022年9月6日,温州市公安局發佈《關於G228國道靈昆至黃華段(甌江北口大橋)禁止危化品運輸車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通告》,內容顯示全天候24小時禁止危化品運輸車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北口大橋 [38] 

北口大橋交通流量

2022年5月27日至6月27日,北口大橋日均斷面流量為3萬輛·次 [33] 

北口大橋建設成果

北口大橋技術難題

  • 建設難題
北口大橋在建設過程中主要難題為:
1、大橋建設還面臨甌江口強潮、深厚軟弱土層、颱風多發等不利條件;
2、大型沉井基礎施工等難點在國內外尚無成熟先例可循。
3、部分主體材料首次進行大面積施工 [35] 
  • 施工技術
北口大橋主要施工技術有:
1、針對主纜施工的難點,探索智能工裝技術,研發國內首台智能化深槽入鞍機器人,通過液壓頂杆將索股“推”進索鞍,過程平穩可控 [2] 
2、採用支承體系後,解決了橋塔附近吊索疲勞應力幅大、支座負反力較大等設計難題。
3、加勁梁採用正交異性鋼橋面板與主桁結合的整體式雙層橋面鋼桁梁,提高了結構的抗彎、抗扭剛度,具有結構空間利用率高、綜合經濟指標較優等特點;
4、中塔採用混凝土結構,降低了施工難度以及工程整體造價;
5、中塔基礎採用大型沉井基礎,防船撞能力更強、剛度更大、經濟性更優 [25] 
6、在主樑施工環節,研製國內首套1000噸級纜載吊機,搭載人機界面、傳感器技術、通訊技術等技術,將安裝精度誤差控制在5毫米內 [35] 
  • 技術創新
1、採用“十字拉槽+全斷面小鍋底開挖”工法,自主研發“水下快速取土裝置”,將大型鑽機改造轉用水下取土,同時全程採用BIM(即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動態監控,攻克深厚淤泥層沉井施工世界性難題。
2、設計製造了世界首個深槽索鞍,並研發出國內首台智能化深槽入鞍機器人,採用液壓頂杆作為機械手,將索股“推”進索鞍,相比傳統人工入鞍方式效率提升30%。
3、形成強颱風區三塔四跨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與控制成套技術、強潮河口陸域沉井施工成套技術等成果,克服了工期緊、安全風險高等難題,為後續同類型橋樑建設提供了經驗借鑑。
4、在研發應用世界最大吊裝能力的千噸級纜載吊機基礎上,研發出國內最大分體式提升設備,提出採用“1000噸纜載吊機和1400噸分體式提升設備”接力吊裝的創新方案,安裝纜梁相交區梁段,有效提高主樑吊裝效率精度,為今後國內同類型橋樑施工提供新的思路 [37] 

北口大橋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所獲榮譽
北口大橋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首批“綠色公路”項目
2016年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品質工程”
2016年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鋼結構橋樑推廣應用”重點示範工程
“2018-2023十大最美橋樑”十大最美橋樑提名獎
參考資料: [32]  [40] 

北口大橋價值意義

北口大橋通車後,甬莞高速在温州境內的部分即甬台温高速複線將進一步發揮運輸作用和經濟效益。通過大橋,樂清市民過江到温州龍灣國際機場的車程從過去1個多小時縮短至15分鐘 [1]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評)
北口大橋的通車,標誌着連接粵閩浙三省的甬莞高速全線貫通,將助力甬舟温台臨港產業帶建設駛入“快車道”,為温州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造更好條件 [3] (温州市人民政府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