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總面積3000公頃。保護區於1985年經原防城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晉升為自治區級,是一個以紅樹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總面積
3000公頃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地貌類型
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本概述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總面積3000公頃。保護區於1985年經原防城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晉升為自治區級,是一個以紅樹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本區地處防城港市的西南沿海地帶,保護區海岸線全長87公里,擁有河口海岸、開闊海岸和海域海岸等地貌類型,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區內分佈有面積較大、連片生長的紅樹林,紅樹林植物有10科13種,形成12種紅樹林羣落,其中連片木欖純林和大面積老鼠勒純林羣落為中國罕見。保護區於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區的灘塗和沿海漁業資源豐富,魚類有27種,大型底棲動物有84種。由於保護區位於亞洲東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亞中國中部兩鳥類遷徙線的交匯區,為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北侖河口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保護區南瀕北部灣,西與越南交界(北侖河為中越兩國界河),自西向東跨越北侖河口、萬尾島和珍珠灣(港灣),有河口海岸、開闊海岸和海域海岸等地貌類型,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

保護區屬海岸潮間帶。年均温22.2℃,每年5-10月常有4-5次颱風或大風;年降水量2500-2700毫米。陸地土壤為砂頁岩發育形成的磚紅壤和海濱沙地。區內海水常年比重在1.0183-1.0251之間,水温在11.5-31.5℃之間,月均鹽值在1.87-3.29%之間。透明度3-8米,水深2-15米,潔淨無污染,不受淡水顯著影響。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有紅樹植物15種(其中真紅樹10種、半紅樹5種),主要紅樹植物種類有白骨壤、桐花樹、秋茄、木欖、紅海欖、海漆、老鼠勒、欖李、銀葉樹、闊包菊、滷蕨、水黃皮、黃槿、楊葉肖槿、海芒果等。其他常見高等植物19種,大型底棲動物84種,魚類27種,鳥類128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3種)。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內的紅樹林有林面積12.60平方公里,主要的紅樹植物羣落類型有白骨壤羣落、桐花樹羣落、秋茄羣落、木欖羣落和老鼠勒羣落等12種,其中老鼠勒羣落分佈面積較大為國內少見。此外,保護區核心區還發現有大面積珍稀海草—矮大葉藻。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資源

保護區現有紅樹林面積1200公頃,宜林灘塗1480公頃。其中江平、江山片現有完整連片紅樹林1100公頃,是自治區內最大連片紅樹林,也是大陸沿岸最大片紅樹林之一。保護區內有紅樹植物15種(其中真紅樹10種、半紅樹5種),主要紅樹植物種類有白骨壤、桐花樹、秋茄、木欖、紅海欖、海漆、老鼠勒、欖李、銀葉樹、闊包菊、滷蕨、水黃皮、黃槿、楊葉肖槿、海芒果等。紅樹科植物多含丹寧,樹皮、木材常呈紅褐色,因此,通稱紅樹林。它四季常綠,葉厚且硬,葉的背面有短而密的茸毛可以阻止海水侵入氣孔,葉片上有許多排鹽腺,以排出多餘的鹽分。靠近樹幹基部有發達的支持根,圖2即為紅海欖發達的支持根。氣生根不僅能滿足自身空氣的需要,而且能抗擊狂風巨浪,圖3即為白骨壤的氣生根。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價值

1. 恢復和保護紅樹林,控制江河海潮侵蝕,固岸護堤,促使主航道復原。
2. 保護區為中國亞熱帶至熱帶氣候過渡區域的紅樹林,具有重要科研價植,可作為紅樹林生態學的研究及教學基地。
3. 保護自治區內最大連片的紅樹林,對改善生態環境、護岸保灘,促進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具有重要價值。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產活動

區內主要經營灘塗養殖、淺海捕撈、鹽業生產、紅樹林人工栽培等活動:(1)灘塗養殖:養殖面積207公頃,其中對蝦養殖154公頃、青蟹養殖51公頃,珠珍養殖31公頃,經濟效益顯著。(2)淺海捕撈:年捕撈量達2000噸左右。(3)鹽業生產是防城縣主要產業,年產原鹽1萬噸左右。區內灘塗生物量豐富達650克/平方米,淺海底棲生物量67-175克/平方米,浮游生物量75-254克/平方米。由於海區生態環境優越,紅樹林又可為多種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索餌、繁殖場所,區內有魚類數百種,蝦類、海蛇數十種,還有鋸緣青蟹、魷魚、墨魚、章魚、海龜、海蔘、海馬、海龍及多種貝類。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價值

該保護區內的木欖品種面積和真正常年生長在海面以下的紅樹林面積之大實屬罕見,這裏還保存着世上少有的典型的海灣類紅樹林……種種特殊性為科研工作提供了極為豐富而珍貴的研究對象和內容。該保護區建立以來,主要依託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開展紅樹林人工栽培、紅樹林區青蟹育肥試驗、紅樹林區生殖技術研究,共承擔和協助完成了7項研究項目。並先後有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廣西農學院、廣西科學院、國家海洋二所和三所以及中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等單位在本保護區開展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研究和教學實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