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鎖定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位於中國北京,是北京市屬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入選北京市首批高等職業教育試點院校、北京市示範性高職院校、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1-2] 
1956年,學院前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團校創建。1985年,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正式建立。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學院題寫院名。2022年,學院學歷教育與北京市團校分離,學院成為由北京市教委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39]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6個二級學院,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設有20個專業;有教職工301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成人教育學生800餘人。 [3]  [39]  [41] 
中文名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外文名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簡    稱
北青院
所在地
北京市
創辦時間
1956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北京市示範性高職院校(2012年)
普通高等專科學校
主管部門
北京市 [31]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楊志成
院長:喬東亮
高職專業
19個
院系設置
6個二級學院,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 [4] 
校    訓
勤學善思,立德踐行
校    歌
《心念》
地    址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街9號
院校代碼
11626
知名校友
王中磊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歷史沿革

1956年,學院前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團校創建。
黨建工作 黨建工作
1985年5月10日,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市團校基礎上籌建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1986年3月5日,國家教委(今教育部)批准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於1986年9月正式招生。
1986年7月9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筆為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題寫了院名。
1995年3月,學院與北京語言學院聯合開辦對外漢語教學班,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次年6月,獲得單獨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
1995年11月,學院被市高教局批准為市高等職業教育試點院校,開始積極探索高職教育。
參觀學習 參觀學習
1996年5月,學院新增教育系和法律系。
1997年11月,少兒教育專業被市教委批准為市高校重點建設學科。
1999年9月,根據市教委統一部署,學院從當年起,除青年思想教育、少兒思想教育兩個專業外,其他專業均按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機制辦學。
2006年,計算機系增設網絡管理專業。
2007年,社工系增設心理諮詢專業。
2007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中國條碼推進工程條碼實驗室示範基地,是北京地區唯一的一所條碼工程實驗室示範基地。
2008年年底,學院成立傳播系。
2009年1月,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新宿舍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2012年,學院順利通過北京市高職示範校建設項目驗收。
2013年,學院獲批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
2014年,學院獲得稱號。
2017年5月,被北京市教委認定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22年,學院學歷教育與北京市團校分離,學院成為由北京市教委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39]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辦學條件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6個二級學院,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設有20個專業。 [39]  [41]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青年工作學院 [32] 
青少年工作與管理、社會工作、心理諮詢、文秘、法律事務
學前教育學院 [33] 
學前教育專業和早期教育
信息傳媒藝術學院 [34]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軟件技術專業、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書畫藝術專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遊戲藝術設計
現代管理學院(北京青年中科創新創業學院)
會計、證券與期貨、工商企業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和電子商務 [35] 
國際學院 [36] 
學前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旅遊管理(出入境服務與管路) [38] 
馬克思主義學院 [37] 
/
人文素質教育中心
/
2022年數據 [32-38]  [40]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個全國職業院校示範專業,1個國家級骨幹專業,1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市級職業院校特色高水平實訓基地,市級在線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 [3]  [41] 
類別
名稱
國家精品課程(1門)
《英語速記》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認定骨幹專業
學前教育 [5] 
北京市精品教材(3本)
《青少年事務管理》、《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指導與習題集》、《辦公室實務》
北京市精品課程(3門)
《大學英語》、《英語速記》、《秘書綜合實訓》 [6] 
北京市示範性實訓基地(2個)
青少年工作實訓基地、秘書職業能力綜合實訓基地
北京市示範性專業(3個)
青少年工作與管理、社會工作、秘書
建設成果
2022年以來獲得10項市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獲批6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獲得“十四五”國家規劃教材5本。 [41]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教職工301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佔比47.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佔93.8%,其中博士學位人員佔比26.7%。擁有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教學創新團隊、專業創新團隊10個。擁有教育部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1人,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8人,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3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5人,北京市職教名師4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職業院校專業帶頭人6人,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42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9人。 [7]  [41] 
類別
名單
全國優秀教師(1人)
韓鳳榮
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培養對象(1人)
厲育綱
北京市骨幹教師(22人)
佟怡、馮躍、景曉娟、戴軍、張瑞凱、楊文傑、張紅琴、王麗靜、劉金霞、於靜、老青、劉衞紅、謝金豔、彭洪明、秦勇、徐志立、杜世友、賀勇、師靜、厲育綱、袁曦、郝穎
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1人)
丁曉鵑、厲育綱
北京市教學先進個人(1人)
厲育綱
北京市教學名師(6人)
袁光亮、王燕、楊文傑、老青、江潔、厲育綱、韓鳳榮
北京市教學創新人才(1人)
袁光亮
北京市學科帶頭人(3人)
袁光亮、老青、徐志立
北京市優秀科普工作者(1人)
高嵩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
社會工作系教學團隊(負責人袁光亮)、青少年教育與管理系教學團隊(負責人厲育綱)
北京市創新教學團隊(2個)
計算機系教學團隊(負責人徐志立)、文秘與法律系教學團隊(負責人劉金霞)
注:參考資料來源 [8-17]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學校牽頭成立“京津冀托幼一體化產教融合共同體”“國際文旅服務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托幼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了國際文旅服務貿易產業學院、國際職業技能產業學院、北京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集團、政務服務與基層治理產業學院。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41] 
  • 國際合作
學院國際化辦學特色突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建設海外“絲路青年學院”,先後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學術機構開展交流合作,連續承辦多次“絲路工匠”國際技能大賽。不斷加強“留學北青”“中文+職業教育”“絲路工匠”等教育品牌建設,加強與國外院校學分互認,打通專升本、專升碩通道。 [41]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術研究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個市級研究所,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 [41] 
類別
名稱
科研平台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北京青年研究所、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北京職業教育與人文北京研究中心、電子政務研究所、社會工作研究所、財政金融研究所 [18] 
注:名單不全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建設成果

1992年7月和1994年11月,學院先後與北京團市委、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聯合成立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建立了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1885年以來,學院申報並獲准立項的國家級、北京市級和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課題計9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項、北京市規劃項目19項、北京市教育科學4項、北京市教委項目等65項。公開出版著作近60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約550篇。
首屆共青團系統SYB創業培訓北京示範班 首屆共青團系統SYB創業培訓北京示範班
2016年7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佈了2016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課題名單,學校共有4項年度一般項目獲准立項。 [19] 
2015年3月,北京市教委下達2015年度科技計劃以及社科計劃資助項目,學院共有7項獲准立項,其中1項重點項目,6項面上項目。 [20] 
2014年7月,北京市社科規劃辦下達2014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基地項目立項通知,學院共有4項獲准立項。 [21]  同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佈了2014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課題名單,學院共有4項年度一般項目獲准立項。 [22]  1月,學院獲得2013年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項目和基地項目立項資助7項。 [23] 
2012年,學院獲得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企業集團網絡組織特型及協作機制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一項:《我國高等教育境外消費出口市場研究》。 [24] 
2011年11月,學院獲得5項2011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 [25] 
2010年,田宏傑教師成功申報2010年度市級社科面上項目。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術資源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圖書館館藏紙本圖書57萬餘冊,中外文紙質報刊近300種,電子圖書122萬餘冊,電子期刊62萬餘冊,學位論文630萬餘篇,音視頻資源32萬餘小時,電子數據庫資源近20個。 [41]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文化傳統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校徽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校徽由兩個同心圓組成,中間用山的形象,抽象表示出“北青”二字。全校徽由綠色組成,象徵愛護學生,認真教學。 [26] 
學院校徽 學院校徽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校訓

勤學善思,立德踐行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校歌

《心念》
就像那搏擊長空的高高雄鷹,
你我同在藍天下自由飛翔;
就像那浩瀚無邊的滔滔海洋,
你我心中充滿着生命的希望。
挺起胸我們共同選擇堅強,
為了貢獻青春知難而上,
奮鬥成長!
請相信我們的力量,
用雙手實現美好的理想;
請相信陽光的力量,
用勝利創造生命的輝煌!
就是那為人造福的堅定信仰,
你我挺起堅實的精神脊樑;
就是那熱情揮灑的太陽光芒,
你我身上閃爍着生命的光亮。
挽起手我們一起沐浴陽光,
為了報效祖國成為棟樑,
奮鬥開創!
請相信我們的力量,
用雙手實現美好的理想;
請相信陽光的力量,
用勝利創造生命的輝煌!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22年4月
“北京市五四紅旗團支部” [28-29]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院領導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常委、黨委書記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任保奎
黨委常委、副院長
張志斌葉向紅、劉如贊、劉炳全
黨委常委
景海俊、周敏
參考資料 [30]  [42]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歷任領導

歷屆院務指導委員會主任
1986年,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專門發文(京辦發[1986]33號),成立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院務指導委員會,由北京市委副書記擔任主任,教育工委主要領導擔任副主任,相關委辦局主要領導及部分在京高校的專家任委員。
類別
姓名
第一屆主任
金鑑(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
第二屆主任
汪家鏐(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
第三屆主任
李志堅(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
歷任黨委書記
蔣效愚(1987.2—1991.9任職)
徐天民(1991.9—1994.11任職)
朱天麟(1994.11—2002.12任職)
關成華(2002.12—2006.4任職)
汪明浩(2006.9—2011.1任職)
歷任院長
周之良(1988.4—1991.11任職)
徐天民(1991.11—1994.12任職)
梁綠琦(2002.12—2015.11任職)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