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鎖定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10月28日成立,專注於合成生物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 [9] 主要針對生物功能分子新型功能材料為客户提供定製化研發方案,包括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PHA、植物天然藥用分子和新型體外診斷試劑。 [13] 
法定代表人李騰,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銷售自行開發的產品;產品設計;模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會議服務;自然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工程和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農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醫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等。
公司名稱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
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 [10] 
成立時間
2016年10月28日 [10] 
法定代表人
李騰 [10] 
總部地點
北京市昌平區生命科學園生命園路20號院4號樓1層 [10] 
公司性質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登記機關
北京市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10]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歷年所獲主要榮譽獎勵

2017年,藍晶微生物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全球企業投資峯會(Global Corporate Ventuing)上獲得了“可持續發展”類別獎。 [14] 
2018年,創客中國北京市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優秀獎 [2] 
2019年,總裁李騰入選deeptech生命科學領域創新人物 [3] 
2019年,總裁李騰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第一屆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4-5] 
2019年7月,榮獲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節能環保與新能源領域第二名 [1]  [6] 
2019年9月,創始人李騰入選《財富》2019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 [1]  [7] 
2019年10月,總裁李騰入選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1]  [8] 
2022年7月,入選2022年《財富》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業公司名單。 [22]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動態

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以及藍晶微生物的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套具有通用性高、正交性強、可以跨生物界通訊的合成生物學工具箱。研究團隊選擇了不同生物、細胞間通用的細胞代謝物作為信號分子的前體分子,擴展了系統的通用性;此外還開發了10個通訊工具,來避免信號感應、啓動子響應層面產生的干擾。 [11] 
藍晶微生物於2019年與中化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PHA的產業化。 [12] 
2021 年 2 月 26 日,藍晶微生物(Bluepha)正式宣佈完成近 2 億元人民幣的 B 輪融資,創下國內合成生物學領域初創企業單筆融資金額的新紀錄。 [17-18]  本輪融資由光速中國和高瓴創投領投 [19]  ,七匹狼創投和三一創新投資跟投,現有股東峯瑞資本、前海母基金、中關村發展啓航基金和中關村發展前沿基金繼續追加投資。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20] 
藍晶微生物聯合創始人兼 CEO 張浩千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自主研發管線——生物材料PHA年產萬噸級工廠的建設、數字原生(digital born)研發平台的搭建和後續產品管線的研發推進。 [20]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產品

藍晶微生物的本質是一家擁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生物技術企業。為了在PHA之後持續推出新產品,公司在過去四年間,成功整合了合成生物學、發酵工程、材料科學和數字與自動化技術四大要素,構成了自己獨特的創新平台優勢。 [21]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HA

藍晶微生物目前正在研究的,正是 PHA(聚羥基烷酸酯)的低成本合成技術。PHA 是一種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熱塑性材料,可以應用於包裝材料、醫用植入材料和食品化工業。其原理在於利用微生物將生物質原料轉化為生物聚合物,具有和傳統的石油基塑料相似的性能,但可以在使用之後完全降解。 [16] 
藍晶微生物所選取的微生物底盤並不是實驗室中的模式生物,而是在油田土壤中發現的一種耐油細菌,在利用合成生物技術對該細菌進行工程化改造後,其可以穩定合成產出高性能的PHA材料;同時由於該細菌本身生存於較為惡劣的野生環境,因此其對生長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並不高,這就使得PHA的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 [15] 
藍晶微生物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浩千博士 [12]  告訴創業邦:“我們基於組學數據和物理模型對微生物菌株進行數十到上百個基因的增刪改,才使菌株呈現出預計性狀,這對於傳統的企業或生物科研實驗室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15] 
“我們 PHA 的市場反饋非常好,我們已經與幾家食品和消費品行業頭部企業展開合作開發相應的應用場景,包括紙塑複合材料和吸管,這些產品預計明年下半年將會與大家會面。” 張浩千説。 [21]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olog

為了提升微生物定製開發的效率,藍晶微生物針對合成生物學的設計、建造、測試三個步驟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生物研發自動化系統Holog,該軟件整合了既有開源的和藍晶微生物自有的基因元件庫數據和微生物底盤數據,以實現研發的全流程數據化和自動化。 [12] 
藍晶微生物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李騰博士表示,研發自動化系統將使得生物研發更為柔性靈活,提升研發數據的可重複性,並且可以實現全過程的數據沉澱積累。 [12]  國際上只有少數幾家公司開發出了自動化軟硬件系統,如美國的合成生物技術企業Gingko Bioworks和Zymergen。 [12] 
藍晶微生物計劃在未來進一步開放Holog系統,將其作為技術平台支持更多針對不同領域垂直場景的合成生物技術初創企業進行定製化開發,充分利用中國在合成生物技術領域具備的高端人才紅利。 [12]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團隊

藍晶微生物有 80 多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佔了團隊總人數 3/4 以上,30 歲以下的員工佔團隊總人數 3/4,過半員工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 這是由一羣年輕且充滿激情的人才組成的團隊。 [21]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價值觀

“企業的本質是利他,是讓大家都能從企業的發展中獲益。以利他之心作為判斷基準,才能使一個企業長期持續地增長。” 張浩千説。 [21]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人評價

高瓴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高瓴創投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負責人易諾青表示:“藍晶微生物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合成生物技術企業,公司開發了生物可降解材料 PHA 的工業化生產技術,系統化降低了 PHA 的生產成本,是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家顯著降低 PHA 成本達到可規模化銷售的公司。” [21] 
光速中國助理合夥人高健凱認為:“在商業應用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預計到 2025 年將以近 30% 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速增長。我們看好藍晶團隊出色的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特別是其核心技術,在可降解塑料領域解決了多年來成本高、產量低、性能不穩定的難題,使得這一環保技術能取得突破性發展,無論對於商業應用還是綠色發展,都有着重大意義。”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