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鎖定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北京市僑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生活、工作在北京的歸僑僑眷組成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樑和紐帶。
北京市僑聯成立於1950年10月,是在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下成立的新中國第一個省級僑聯組織。多年來,北京市僑聯高舉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堅持以僑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依法代表和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在國內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關心海外僑胞的正當權利和利益,積極履行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和羣眾工作職能。在推動國家和首都現代化建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相互瞭解和友誼等方面發揮着獨特作用。
北京市僑聯是中國僑聯的團體會員,是北京市政協的組成單位。全市各級僑聯與同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享有同等待遇。
中文名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地    址
北京市民主黨人民團體大樓
簡    稱
北京市僑聯
成立時間
1950年10月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機構設置

北京市僑聯機關所在地位於北京市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大樓,下設辦公室、經濟科技部、聯絡維權部、文化交流部。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是北京市僑聯所屬事業單位。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辦公室

辦公室是北京市僑聯機關的辦事機構,負責全會的會務、組織、後勤工作,負責僑聯機關的文秘、人事、財務、培訓、保衞、調查研究、離(退)休工作、大型會議及日常行政黨務、紀檢等工作。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經濟部

經濟部是為首都經濟建設服務,開展引資、引智等牽線搭橋活動的部門;為北京市僑屬企業提供諮詢和服務,組織促進北京市僑屬企業與海內外企業界開展經濟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參與研究僑聯開展經濟工作和辦好企業的辦法和規定;負責擬定本會直屬企業經營管理的辦法和規定;負責對直屬企業進行財務監督檢查和內部審計工作。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文化交流部

負責宣傳黨和政府的僑務工作方針和政策,宣傳僑界愛國愛鄉先進事蹟,反映僑界呼聲;負責指導和協調基層僑聯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宣傳工作;聯繫各級僑聯文化社團和海外文化社團,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負責會內文化、教育、宣傳工作。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聯絡維權部

聯絡維權部的職能是組織聯絡和法律諮詢等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權益的工作:負責協助基層僑聯成立組織,並指導工作,開展活動;負責聯絡工作,包括與本市基層組織和涉僑機構的聯絡,與各兄弟省市僑聯組織的聯絡,對外積極開展同海外僑胞、華人、華僑社團和港澳地區歸僑社團的聯繫和交往;努力開展諮詢服務工作,為北京和國內歸僑、僑眷出國探親、旅遊代辦簽證、機票和接送服務等;為開展好聯絡工作和為老齡歸僑、僑眷服務,北京市僑聯還設立了由市僑聯委員組成的北京市僑聯聯絡工作委員會和由已離退休的老委員組成的北京市僑聯老齡歸僑工作委員會,其長設機構設在聯絡維權部。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基層組織

北京市僑聯現有基層組織170餘個,覆蓋全市部分區縣、街道,高等院校,局、總公司以及僑聯所屬社團。
東城區歸國華僑聯合會
成立時間及發展歷程
1985年6月11日東城區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歸僑僑眷組成的區級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樑和紐帶。其基本職能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為依據,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為歸僑僑眷提供服務。宗旨是根據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歸僑、僑眷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東城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圍繞東城區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參與區每屆政府組成人選的推薦和重大問題的協商;向北京市、東城區二級人大、政協組織推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北京市、東城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綜合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向市、區二級人大、政協提出議案、意見、提案;協助東城區政府僑務部門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為依據,開展了的調查研究,協助歸僑僑眷解決了住房、職稱評定、子女就業、户口進京等困難;對歸僑僑眷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東城區政治、經濟改革措施;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聯絡友誼的活動,和境外的華僑、華人社團建立聯繫;鼓勵歸僑僑眷利用自身優勢為東城區的經濟建設牽線搭橋,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為社會公益事業做貢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東城區僑聯在2004年7月被中國僑聯評為“中國僑聯工作先進集體”,僑聯主席陳海忠被人事部、中國僑聯評為“中國僑聯繫統先進工作者”,僑眷王蕾、澳大利亞歸僑趙勇獲得“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9月被北京市僑聯評為“首都僑界先進集體”,僑聯秘書長譚菲等五人被評為“首都僑界先進個人”。
2005年東城區的東華門街道工委、和平里街道工委獲得了“北京市僑聯街道工作示範單位”的榮譽稱號,東直門街道僑聯、東四街道僑聯被評為 “北京市僑聯街道工作先進單位”,還有12名街道僑聯工作幹部評為了“北京市街道僑聯工作先進個人”。
歷屆委員會簡況
1985年6月11日,在華僑大廈八樓召開東城區第一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100人,歸僑佔67%。92歲高齡的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張國基親臨大會,並講話祝賀。北京市委統戰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同志,區長陳一茹、區委副書記邊德林、區人大副主任鞠貴亮金玉良等領導都參加了大會和代表見了面。大會選舉出第一屆委員會委員31人。並推選方定壎、李梅(女)、劉振安、吳益修四人為顧問。
方定壎 印尼歸僑 致公黨黨員 (東城區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北京市僑聯第六、七、八屆委員,致公黨市委常委)。
劉振安 加拿大歸僑 中國鐵路建設專家
李梅(女) 印尼歸僑 全國政協委員
吳益修 印尼歸僑 中共黨員 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僑聯常委 北京市僑聯副主席。
6月22日,東城區僑聯召開第一次全委會,出席委員29人,4位顧問到會。選舉出常委9人,主席:鍾貴仁,副主席:石泓、陳廣昌,秘書長:張錦秀。成立了聯絡組、經濟組、宣傳組。
主席:鍾貴仁 馬來西亞歸僑 中共黨員 東城區政協第六屆委員 北京市僑聯第八、九屆委員 北京東直門中學英語高級教師
副主席:石 泓 女 香港同胞 北京市政協委員。
副主席:陳廣昌 馬來西亞 東城區東華門醫院副主任醫師 東城區政協第六、七、八、九屆委員。
秘書長:張錦秀 女 印尼歸僑 和平里醫院副主任醫師。
常 委:陳慧芳 女 緬甸歸僑 東城區政協委員。
林曉華 女 柬埔寨歸僑 鼓樓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北京市青聯委員
林碧蓮 女 馬來西亞歸僑北京171中學高級教師。
宮昭蘭 女 朝鮮歸僑 東城區政協委員 北京第六醫院主任醫師
程賽鳳 印尼歸僑 致公黨黨員 北京市政協委員。
1992年3月31日,在東城區少年宮九樓多功能廳召開了東城區第二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123人,歸僑佔54%。中國僑聯名譽主席張國基送來賀信,北京市僑聯副主席紀輝玉到會並講話。區僑聯主席鍾貴仁作題為《改革奮進齊心協力開創僑聯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區長藍天柱出席了大會。大會通過等額選舉方式選舉出第二屆委員會委員31人。會後,由區委統戰部部長於水旺主持召開了二屆一次全委會,選舉出常委11人,主席:鍾貴仁,副主席:石泓、陳廣昌、張錦秀,秘書長:陳海忠。
秘書長:陳海忠 日本僑眷 東城區政協第十屆委員。
副秘書長:譚菲 女 印尼僑眷 東城區青聯委員。
常 委:李禮強 牙買加僑眷。東城區政協第九、十屆委員。北京永安醫藥公司主管藥師
林雲光 印尼僑眷 北京190中學支部書記兼副校長 北京市人大代表 東城區政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林碧蓮 女 馬來西亞歸僑 北京171中學高級教師
施朝澤 馬來西亞歸僑 北京地安門中學高級教師
宮昭蘭 女 朝鮮歸僑 東城區政協第七、八、九屆委員 北京第六醫院主任醫師
1997年4月23日,在東城區文化館三樓會議廳,召開了東城區第三屆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92人,歸僑佔76%。北京市僑聯副主席喬衞、北京市政府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林少邁到會並講話。區僑聯主席鍾貴仁代表第二屆委員會做了題為《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努力開創僑聯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大會通過等額選舉,產生了第三屆委員會委員22人。通過三屆一次委員會選舉產生常委7人,主席:鍾貴仁,副主席:陳海忠、石泓、陳廣昌,秘書長:譚菲。
副主席:陳海忠 日本僑眷 東城區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常 委:李禮強 牙買加僑眷 東城區政協第九、十、十一屆委員。北京永安醫藥公司主管藥師
曾精傑 印度尼西亞歸僑 僑藝攝影服務社經理 東城區政協第十、十一屆委員
2002年5月28日,在青藍大廈五層多功能廳召開了東城區第四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103名,歸僑佔62%,其中代表和委員都有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僑聯副主席陳海忠代表第三屆委員會做了題為《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僑聯事業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大會通過等額選舉產生的第四屆委員會委員25人。四屆一次全委會選舉產生常委7人,主席:陳海忠。副主席:嶽欽禮、陳萬元,秘書長:譚菲。
主席:陳海忠 北京市僑聯副主席 東城區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副主席:嶽欽禮 美國僑眷 北京和平北路學校校長 東城區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副主席:陳萬元 泰國歸僑 北京現代辦公設備公司副經理 東城區政協第十、十一屆委員 東城區青聯第一屆副主席
常委:李禮強 牙買加僑眷 東城區政協第九、十、十一屆委員。北京永安醫藥公司主管藥師
曾精傑 印尼歸僑 東城區政協第十、十一屆委員
張錦玲 女 朝鮮歸僑 東城區政協第十一屆委員
2005年區僑聯四屆九次全委會增補譚菲為東城區僑聯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2005年6月27日在北京和敬府賓館二層多功能廳召開了東城區第五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100名歸僑、僑眷代表出席大會。北京市僑聯主席李昭玲、副主席邱國武到會並講話。大會表彰了東城區僑界先進集體8個,東城區僑聯工作先進單位5個,東城區僑界先進個人24個。僑聯副主席譚菲做了題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僑聯工作,開創僑聯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大會等額選舉產生第五屆委員會委員25人。五屆一次全委會選舉產生常委7人,主席:陳剛,副主席:譚菲,陳靖,秘書長:譚菲(兼)。
主席:陳剛 美國僑眷 北京第六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東城區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副主席兼秘書長::譚菲 印尼僑眷 北京市僑聯委員
副主席:陳靖 新加坡僑眷 東直門中學黨總支副書記兼副校長 高級教師 東城區政協第十、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朝陽區歸國華僑聯合會
朝陽區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朝陽區僑聯),是在朝陽區委直接領導下,由朝陽區歸僑僑眷組成的人民團體,是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的團體會員。成立於1985年7月。18年間,朝陽區僑聯共產生了四屆委員會,現有歸僑僑眷一萬餘人。
朝陽區僑聯成立18年來,為適應僑情變化的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探索僑聯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為了將各階層的歸僑僑眷更有效地組織起來、活躍起來,1999年12月在朝外街道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街道僑聯組織。到2000年10月31日止,在全區22個街道全部成立了基層僑聯組織,並將僑聯工作融入社區黨建工作中,從而加強了黨對基層僑聯工作的領導。
多年來,朝陽區僑聯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依據中國僑聯章程,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為朝陽區的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提高僑聯工作水平,朝陽區僑聯願與社會各界建立友好關係,增進友誼,為祖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本屆主席于敏、副主席蔡克瑾,委員14人。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領導班子

嚴衞羣:黨組書記。 [1-2]  [5] 
市僑聯主席:榮洋
副主席:李冬娟、蘇泳、李登新、李曙光、高傑、陶慶華、石嶽、邢新會、魏英傑、吳晨、解江冰、劉昊揚、李然、劉雅煌
秘書長:李登新 [3]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獲得第八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組織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