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鎖定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是北京工商大學開設院系之一,學院是北京工商大學辦學歷史最久的學院,起源於原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自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7年被確定為原國內貿易部重點學科單位。1999年6月,原北京商學院與北京輕工業學院合併,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同時成立了經濟學院。
中文名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Economics,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簡    稱
經院
創辦時間
1999年6月
主管部門
北京工商大學
本科專業
7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地    址
阜成路校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11號
良鄉校區: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
現任院長
倪國華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學院簡介

經濟學院組織架構圖 經濟學院組織架構圖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是北京工商大學辦學歷史最久的學院,也是專業較多、規模較大的學院之一,截至2011年,經濟學校下設經濟系、貿易系、金融(保險)系、財政系、統計系等5個系、7個教研室,開設經濟學、貿易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保險學、財政學、統計學、金融工程(新增)等8個本科專業,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產業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含保險學)、國際貿易學、財政學、區域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國防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專門史(經濟史)、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1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獲批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税務碩士、保險碩士、資產評估碩士6個專業碩士點,已形成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齊備的學科體系,並初步形成17個二級學科的21個研究團隊的框架體系。 [1]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歷史沿革

1950年,中央商幹校建立。
1960年,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建立。下設貿易經濟專業、商業計統專業、商業財會專業。
1978年6月,北京商學院恢復辦學,重新組建商業經濟系。當年,商業經濟專業按秋冬兩季開始招生。
1980年,北京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開始招生。
1983年,北京商學院計劃統計專業開始招生。
1984年,北京商學院市場物價專業開設(1992年取消)。
1984年,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設有商經教研室、企業管理教研室、綜合教研室、市場物價教研室。
1985年,北京商學院計劃教研室、統計教研室從財會計統系分離出來,組建計劃統計系,下設計劃教研室、統計教研室,後增設綜合教研室。
1985年,北京商學院另行組建企業管理系,企業管理教研室從商業經濟系分離。
1985年,北京商學院數量經濟部成立。師資來源於財會系的數量經濟教師和基礎部的數學教師。
1987年,北京商學院數量經濟教研室與計算機教研室共同組成經濟信息管理系。
1988年,北京輕工業學院管理工程系開始招收工業外貿專業專科生,設在工業外貿教研室。
1989年,北京商學院計劃統計專業更名為統計學專業。
1989年,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增設市場營銷專業,新增市場營銷教研室。
1993年1月,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市場營銷專業劃歸企業管理系,企業管理系的國際貿易專業劃歸商業經濟系。
1993年1月,北京商學院商業經濟系改稱經濟貿易系,下設貿易經濟專業、國際貿易專業,分別設在貿易經濟教研室、國際貿易教研室。
1993年6月,北京商學院計劃統計系撤銷,計劃統計系和會計系的財政金融教研室合併組建財政金融系,設4個本科專業,並設有金融保險教研室、財政税務教研室、統計教研室、綜合教研室4個教研室和辦公室,當年招收統計學專業本科生42人。
1993年,北京商學院經濟信息管理系和物流系合併組建技術經濟系,其下設立的數量經濟教研室後於1999年6月劃歸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1994年,北京輕工業學院管理工程系工業外貿教研室開始招收工業外貿專業本科生。
1994年,北京商學院財政金融系的教研室調整為金融教研室、保險教研室、財政税務教研室、統計教研室,當年招收貨幣銀行學專業本科生39人、專科生44人,保險學專業本科生44人。
1995年,北京商學院税務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
1995年,北京輕工業學院管理工程系改稱經濟管理系,工業外貿教研室繼續招收工業外貿專業本科生。
1995年,在北京商學院經濟貿易系市場物價教研室、社科部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的基礎上,創建經濟學專業併成立經濟學教研室。
1998年,北京商學院税務專業改為財政學專業。
1999年6月,三校合併為北京工商大學。貿易經濟教研室、國際貿易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金融教研室、保險教研室、財政税務教研室、統計教研室、數量經濟教研室劃歸經濟學院。
1999年6月,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成立。由北京商學院經濟貿易系與財政金融系合併、北京商學院技術經濟系數量經濟教研室併入而成。時設貿易經濟教研室、國際貿易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金融教研室、保險教研室、財政税務教研室、統計教研室、數量經濟教研室。
2000年3月,北京輕工業學院經濟管理系工業外貿教研室正式併入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教研室。
2000年9月,北京工商大學不再招收工業外貿專業,合併後開始統一招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2001年,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教研室、國際貿易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金融教研室、保險教研室、財政税務教研室、統計教研室、數量經濟教研室分別改稱為貿易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經濟學系、金融學系、保險學系、財政學系、統計系、數量經濟系。
2003年,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統計系與數量經濟系合併為統計與數量經濟系。
2003年,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設有經濟學系、貿易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學系、保險學系、財政學系、統計與數量經濟系7個系。
2009年,對入學新生實行按經貿類、財經類專業大類培養模式,即大一、大二學年按專業大類設置課程,大三、大四學年按確定專業方向分流。
2010年1月,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各系合併調整為5個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貿易經濟系合併為貿易系,金融學系、保險學系合併為金融(保險)系,財政學系改稱財政系,經濟學系改稱經濟系,統計與數量經濟系改稱統計系。 [2]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產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金融學、保險學、國際貿易學、財政學、區域經濟學、國民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專門史(經濟史)等12個二級學科的學術碩士學位點,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税務碩士、保險碩士、資產評估碩士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其中,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2002年),產業經濟學為國務院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81年)和北京市重點學科(2002年)、原國內貿易部重點學科(1997年),西方經濟學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截至2019年12月,學院在校本科生1900餘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18人,攻讀學位的國際留學生45人。
學院現有經濟學、貿易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保險學、金融工程、財政學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金融學專業2003年成為中央地方高等學校共建項目,2005年獲批北京市品牌專業建設項目,2008年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2012年被確定為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入選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貿易經濟專業已有50多年辦學歷史,1997年獲批原國內貿易部重點學科,2009年獲批北京市特色專業。金融工程專業是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示範專業,在《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全國排名第16位。經濟學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深厚理論功底的經濟學人才和為經濟學及相關學科領域輸送優秀的研究生生源;保險學專業以“保險精算和風險管理”為培養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國際貿易實務實驗教學”和“全英語教學”為特色,財政學專業建立“財税理論、經濟法律、會計”三大課程模塊,立足服務北京“首都經濟”培養財税專門人才,經濟統計學專業培養在金融、商務和政府部門從事數據分析和經濟預測等工作的經濟管理人才。2015年起,經濟學院金融學、金融工程和保險學專業被納入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和愛爾蘭考克大學等對接的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
學院以結納四海、貫通中西為願景,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水平。近年來,共有數百名本科生、碩士生由學校選派到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威斯康辛大學、楊斯頓大學、查爾斯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朴茨茅斯大學,愛爾蘭考克大學、都柏林大學、格雷菲斯學院,瑞典哥德堡大學、隆德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以“3+1”、“3+2”、“2+2”的形式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2016年學院與12個國家的22所知名高校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共25項,項目包括:普通交換生項目、本科雙學位項目、本碩連讀項目、暑期短期項目。 [1]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師資隊伍

經濟學院教師合影 經濟學院教師合影
學院現有教職工137人,其中專任教師118人。在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5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8人。多名教師具有在美國、英國、日本、愛爾蘭、新加坡等國留學或講學的經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1人,北京市“長城學者”1人,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北京市“人才強教”拔尖創新人才和教學創新人才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3人,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1人,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14人,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3人,獲實用新型專利者1人。近年來,20餘人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商務部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和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等獎項。10餘位中青年教師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北京市教委“人才強教”項目和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項目。多位教師擔任國家級學術團體機構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及學術期刊編委等社會職務。學院聘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菲爾普斯教授和納什教授以及國際著名貨幣經濟學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邁克爾•帕金教授等十幾位國際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學者為兼職教授。近年來,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提升國際化水平,先後選派教師60餘人次到國外進行學術交流、講學和學習。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了名譽教授、兼職教授、校外導師和校內教師相結合的多層次人才培養支撐體系。 [1]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科學研究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
學院突出重點學科方向,強調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強化應用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注重為行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全院教師的長期共同努力下,學院的標誌性科研成果、高級別科研項目、橫縱向科研經費持續增長,形成了以產業組織、農產品流通、區域金融、期貨與大宗商品市場、保險、經濟統計與大數據等為主要特色的科研方向,並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為國家和北京市經濟社會以及流通、金融、期貨、保險行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行業的普遍認可。近年來,學院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人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6人次,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1人次,中國社會科學院二等獎2人次,商務部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三等獎、優秀獎4人次,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二等獎7人次。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近10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30餘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級科研課題縱向項目60餘項。近五年來,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期刊)》、《世界經濟》、《財貿經濟》、《經濟學動態》等重點學術期刊和國際SSCI期刊發表論文800餘篇。
經濟學院是“中國金融學年會”、全國財經高校財政教學研究會、全國財政教學研究會、北京外國經濟學説研究會的理事單位和北京經濟學博士論壇的會員單位。2011年經濟學院金融系發起成立全國區域金融論壇,作為論壇秘書處單位,成功承辦了首次會議,迄今已在全國各地連續舉辦9屆。2016年,為服務國家戰略,經濟學院發起成立京津冀經濟學學科協同創新聯盟,建立區域金融工程應用研究中心和巴基斯坦科技與經濟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1]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學院榮譽

經濟學院不斷加強專業、課程、教材、教學團隊與名師的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0年以來,學院獲得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證券投資學》、《保險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社會經濟統計學》、《證券投資學》、《投資銀行學》《保險學》入選教育部“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保險學》、《證券投資學》、《流通經濟學》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投資銀行學》、《保險學》、《流通產業經濟學》、《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證券投資學》、《投資銀行實務運作》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財政學》、《財產保險》、《經濟管理綜合實驗》和《公共預算與管理》入選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立項項目。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團隊獲批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金融學教學團隊獲批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1]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系所設置

財政系
經濟學院財政系教職員工 經濟學院財政系教職員工
截止2011年,北京工商大學財政繫有專職教師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在讀博士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財政系組建於1996年,2003年經國家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點,有財政學(含財政、税務2個方向)1個本科專業和1個碩士點,擁有兩個學科建設團隊和一個研究中心。財政系是全國高校財政學教學研究會、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教育分會的理事單位,已與全國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聯繫。主辦國內重大學術會議2次,學術交流廣泛,國內影響較大。財政系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2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獎3項。財政系教師在《管理世界》、《財政研究》、《税務研究》、《財貿經濟》、《學術交流》、《經濟研究參考》、《保險研究》、《財務與會計》、《金融研究》、《財政與税收》、《財經問題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其中《財政學》教材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財政系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重要目標,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參照國內一流大學的要求,以本科教育為基礎,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了大量的高級專業人才。財政系立足服務北京“首都經濟”,將成為政府、公共事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所需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
經濟系
經濟系 經濟系
經濟系現有專職教師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8人,設有經濟學教研室,設有經濟學本科專業,西方經濟學、國民經濟學、政治經濟學3個學術學位碩士點以及資產評估專業學位碩士點。經濟系現有碩士生導師14人,有1人入選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百人工程”學者,4人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多名教師擔任北京外國經濟學説研究會副會長、首都經濟學家論壇常務理事和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承擔多項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委託課題。目前,經濟系已成為北京經濟學博士論壇會員單位、北京外國經濟學説研究會理事單位。
經濟學專業是北京工商大學學術型經濟專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本專業依託北京工商大學理論經濟學科的科研優勢,基於寬口徑、厚基礎、高起點的人才培養理念,深化理論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優化多層次、全流程、立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深厚理論功底的經濟學人才,併為經濟學及相關學科領域輸送優秀的研究生生源。
西方經濟學學科在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教授帶領下,較早將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引入國內,為我國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與知識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並於2010 年獲批校級重點學科。經過多年探索與努力,力圖培養熟悉經濟學的演變歷史、前沿與發展趨勢,掌握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和分析技術,獨立研究與解決經濟問題,未來能從事經濟管理、理論研究和教學等實際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培養形成以下特點:①校外實踐導師全程參與學生培養;②雙導師制與青年博士培養小組的三重保護與支持;③學生與來自行業、政府和高校專家的零距離接觸;④對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的高度重視。力圖培養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能,具有持續學習能力和國際化視野,未來能獨立從事相關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8] 
金融系
金融系起源於1993年6月組建的北京商學院財金系,現有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兩個教研室、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和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兩個科研平台、一箇中國區域金融學會秘書處,擁有金融雙學位、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兩個本科專業、金融學碩和專碩兩個碩士點、應用經濟學(金融學方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業已形成雙學位、本科、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多層次金融人才培養格局。
金融系 金融系
金融系現有專職教師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講師11人,26人擁有博士學位(博士後5人);多位教師擔任中國金融學會、中國投資協會、北京金融學會、北京國際金融學會、北京市區域經濟學會等組織的常務理事、理事、會長,北京市新世紀百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長城學者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4人,北京市優秀教師2人,校優秀教師3人,師資力量雄厚。
金融系生源狀況良好,本科和研究生錄取分數一直是我校最高的專業之一。金融學專業先後獲批市級品牌專業(2005年)、市級重點學科(2007年)、國家特色專業(2008年)、北京市和教育部本科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博士學位授予權(金融學方向,2018年)、北京市高精尖學科(2019年)、“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和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2019年);金融學教學團隊先後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學團隊(2010年)、市級學術創新團隊(2012年)、北京市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3年)。金融工程專業於2012年開始招生本科生,先後獲批校本科教學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2年)、市級新專業建設項目(2013年)、校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示範專業(2014年)、“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2022年);金融工程教學團隊於2016年獲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7獲市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近年來,金融系教師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課題9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60餘部,2008年“證券投資學”獲批國家精品課程,《金融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學》獲評北京市精品教材,2012年《證券投資學》、《投資銀行學》成為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金融系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成功舉辦數次學術研討會,組織發起“全國區域金融論壇”和“區域金融與金融科技發展論壇”(每年一屆)等系列學術研討會,邀請人民銀行等相關金融決策機構、高校及高級金融從業人員對當今金融創新的趨勢和熱點問題開展討論,在學界和業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1]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現有專職教師16人,教授1人,副教授9人,講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5人;同時外聘有70餘位富有理論和實務經驗的兼職專家。多位教師擔任或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商業保險研究分會會長、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保險服務分會會長、中國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風險管理與精算分會常務理事、亞太風險與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北京保險學會等機構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或副秘書長等,1人榮獲“北京市師德先鋒”榮譽稱號,1人入選“中國保險業改革開放40年40人”。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專業建立於1993年,並在全國較早設置保險精算方向,開辦了保險精算實驗班,目前本系設有保險學和精算學2個本科專業,保險學學術型碩士和保險專業碩士兩個碩士點;2018年所屬應用經濟學科獲批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同時,本系與國外大學長期保持密切的學生交往和合作關係,學生可參與“2+2”、“3+1+1”等國際交流項目。2015年,本系開始實施與國內知名高校、海(境)外知名大學聯合開展的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項目。2020年,本系獲得英國精算師協會(IFoA)認證,2021年獲得北美精算師協會(SOA)認證,2022年獲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主要在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保險產品開發、核保理賠、保險運營管理、精算、投資及其他相關工作,或繼續深造,本科畢業生連續多年升學率高達40%以上。
本系依託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科的綜合優勢,遵循“厚基礎、重應用”的人才培養理念,深化“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實踐應用”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保險精算、社會保障三大課程模塊,形成思政(築魂)+專業(築基)+科技(築能)的課程架構,打造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人才培養路徑。本系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和北京市優質課程《保險學》、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保險學》、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財產保險》等高水平課程和教材。
本系設有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商業健康保險分會秘書處、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商業保險研究分會秘書處等科研機構,本着“以科研促教學”的理念,長期以來專注於保險行業政策制定、市場發展、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保險精算、行業諮詢等理論和實踐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保險業“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重大課題及其他20餘項國家及省部級保險專項課題研究;主持社會委託科研項目60餘項,在學界和業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0] 
貿易經濟系
貿易經濟系 貿易經濟系
貿易經濟系現有專職教師19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近五年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40餘部,主持完成國家、省部級課題40餘項。
貿易經濟是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商學院)第一批本科專業,1960年招收本科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商業經濟”(現“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先後獲批原國內貿易部重點學科(1997年)、北京市重點學科(2007年)、北京市特色專業(2009年)、博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北京市高精尖學科(2019年)、“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2019年)。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已擁有本、碩、博和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多年來,貿易經濟專業聚焦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多維流通視角打造專業特色,以流通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期貨市場學、數字化零售與電商四大主要模塊為學生提供面向行業、市場與前沿的一流課程。培養了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適應國家特別是首都和京津冀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的貿易經濟精英人才。2022年度開始招收的數字貿易方向也將為社會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擔當的複合型、應用型數字貿易經濟人才。貿易經濟專業在2022年校友會中國大學一流專業排名中進入A++檔榜單,成為在全國貿易經濟專業中排名第一的本科專業。
本專業上行的碩士研究生學科——產業經濟學,自2003年至今一直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所屬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在教育部開展的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居B檔,處於全國前20%~30%。產業經濟學學科下設流通產業研究、產業組織理論與產業政策、期貨市場與產業發展三個研究方向。以學科為依託,形成了兩個省部級研究基地(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北京市商委批發業研究基地)、兩所(證券期貨研究所、商業經濟研究所)、兩中心為核心(商業經濟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以若干北京市教委專項科研平台為補充的科研平台體系。
本專業就業前景良好,每年就業率位居學校就業排名前列。畢業生總體質量優秀,社會美譽度高,其中部分優秀畢業生升學進入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深圳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曼切斯特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本專業培養過程中湧現了賀名侖、黃國雄蘇志平紀良綱等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培養了紀寶成朱光耀盧彥等傑出校友。 [9]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擁有本、碩、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語教學)、國際貿易學(學碩)、國際商務(專碩)、國際商務(留學生)、應用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方向(博士)等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始於1988年,199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經過30多年的積累與發展,目前在全英語教學、立體化實踐教學、“幹中學”教學方面已形成了特色和優勢,併成功入選“雙萬計劃”——獲批“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形成了服務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和“兩區”建設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特色專業。全系圍繞“將北京打造成為具有全球輻射效應的數字貿易先導區”目標,不斷加強對數字貿易、服務貿易、跨境電商、“一帶一路”國際商務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進一步提高全英語教學和國際化教育的質量,打造特色鮮明的“服務北京”的專業教學科研團隊,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適應全球化需要的實用型外經貿人才和國際商務人才。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博士後3人。多名教師是北京工商大學巴基斯坦科技與經濟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2人,中國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修訂委員會委員1人,兼任英國穀物與飼料貿易協會(GAFTA)仲裁員、英國油、油脂、油籽貿易協會(FOSFA)仲裁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仲裁員、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仲裁員、上海仲裁委員會(SHAC)仲裁員、大連國際仲裁院(DIAC)仲裁員,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互聯網與區塊鏈常務委員1人。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2人,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5人。近年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餘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科協項目4項,省部級課題10餘項。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自1988年開始招生以來,累計培養了近4000名畢業生。199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獲批國際貿易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10年獲批首批國際商務專業學位授權點,同時招收來華留學生,成為北京工商大學國際化教育的標杆單位,留學生的招生規模和招生歷史在全校具有代表性。2018年獲批應用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後,開始培養國際貿易學方向博士生。本碩博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中外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商貿公司、海關、自貿區、各類工商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從事對外貿易、國際貿易、國際商務相關業務和管理、科研工作。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科研機構

經濟研究所
根據2011年資料顯示 [3]  ,經濟研究所有教授4名,其中有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教授;有副教授5名,4人具有博士學位。所長為嚴旭陽副教授、周清傑副教授。該所專家承擔了大量各級各類課題,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出版專著30餘部,發表論文200多篇,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或省部級獎。 [3] 
合作經濟研究中心
截至2011年,北京工商大學合作經濟研究中心有研究人員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4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具有碩士學位,由廖運風教授任主任。本中心的主要職能是研究、培訓與學術交流。,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合作經濟理論、中外合作經濟比較研究、合作制企業的治理結構研究、合作經濟發展與政府支持研究、合作金融研究、流通領域合作經濟研究。
該中心研究人員參與和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共出版了專著教材30多部,發表論文100多篇,完成與參與國家級與省部級研究項目10餘項。本中心與供銷合作總社、北京商業管理幹部培訓中心、華中農業大學等單位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4] 
證券期貨研究所
截至2011年,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有研究人員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1人,由童宛生教授、常清教授擔任名譽所長,胡俞越教授任所長。研究所先後承擔了40多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交易所、期貨經紀公司及上市公司委託的課題,有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其中《中國商品期貨價格形成理論與實證分析》於1998年獲得全國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2001年獲薛暮橋價格研究獎,先後培養了證券期貨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80餘人,是國內研究證券期貨的重要陣地之一,在同行業中有較高的聲譽。 [5] 
保險研究中心
保險研究中心成立於1994年,由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潘履平教授擔任名譽主任。
截至2011年,保險研究中心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王緒瑾教授任主任。
中心的主要職能是研究與培訓,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保險合同、保險監管、保險會計、風險管理、社會保障、保險精算等。同時,中心也將根據中國自身的特點,採用適合中國的培訓體系和培訓方法,為保險業輸送高素質的從業人員。
保險研究中心成立以來,鄧得了較多的研究成果。先後承擔了10多項國家級、中國保監會等立項、委託的課題研究,出版專著與教材共30餘部,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海外14篇。
保險研究中心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交流。曾選派研究人員至美國與英國進行學術交流,並將委派更多的人員前往國內外大學及各種學術機構學習和從事研究工作。 [6] 
商業經濟研究所
商業經濟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是經原商業部批准成立的專職研究機構,2002年併入經濟學院。據2011年資料顯示 [7]  ,該所擁有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家、教授21名,並在社會各界聘請了一批具有相當造詣和知名度的客座研究人員。商業經濟研究所成立26年來,先後承擔完成了100餘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的課題,為委託單位的決策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得到了委託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並有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和服務範圍是:商業佈局規劃、企業營銷策劃、企業戰略顧問、企業市場調研、開業形象塑造、企業改制設計等。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