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鎖定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是五個國家實驗室之一(國科發基字[2003]389號)。 [1] 
2003年11月25日,正式開始籌建。 [2] 
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籌建中 )是科技部 2003 年批准籌建的五個國家實驗室之一,依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實驗室設超導物理、磁學與磁性材料、表面物理等 11 個研究部。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 265 人。 王恩哥、 陳東敏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籌 ) 主任,探索國家 實驗室管理運行模式。成立了“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 籌 ) 理事會”, 趙忠賢院士任理事長,於淥院士、王恩哥研究員( 物理所所長 )任副理事長 。
中文名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國科發基字
[2003]389號
開始籌建
2003年11月25日
依託單位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批准籌建
國家科技部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科研領域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為依託單位。
研究領域有超導物理、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極端條件物理、光物理、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與材料計算、微加工技術等。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實行理事會指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實行國際接軌的學術管理制度,以競爭和流動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制度。
實行崗位聘任制和任期制。 [1]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科研支撐

經過評議 ,採取國際上某些研究所的成功管理方式 (Co-Chair) ,任命王恩哥、 陳東敏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籌 ) 主任,探索國家 實驗室管理運行模式。成立了“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 籌 ) 理事會”,趙忠賢院士任理事長,於淥院士、王恩哥研究員( 物理所所長 )任副理事長 。
2004 年, 實驗室有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引進7 名“百人計劃”人才,從而使實驗室人才隊伍更加充滿力,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
2004 年實驗室獲國家級科研課題69項 ,其中973計劃2項,863計劃1項 ,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 4 項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項,基金委 面上項目36 項;獲研究經費5240萬元;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 ,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同時還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等個人獎項 ;實驗室在PRL和Science發表論文23篇,其中第一單位論文9篇(包括 Science 1篇);授權發明專利32 項;開展國際合作項目35項;實驗室人員參加國際會議237 人次,來室訪問外國專家340人次,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 上做特邀報告或大會報告54 次;舉辦8次大、中型國際會議;同時,啓動了“崔琦講座” 和設立“明理時空” 論壇;舉辦“凝聚態物理中關 村論壇”16次,凝聚態物理前沿講座15次。為了更好地、更廣泛地開展科學普及工作,實驗室推出了主題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的開放日活動,1200 餘人次來所參觀。
實驗室堅持大型儀器開放,如 MKII光 電子譜儀和PHI610俄歇譜儀。基本滿足大量樣品的測試, 給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技術服務平台。 [2]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主任介紹

根據中國科學院(計任通字[2009]3號)文件通知,,正式聘任王玉鵬研究員擔任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主任,任期五年。
1965年3月生於山東
1994年5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5年2月-1996年2月,在德國拜勞伊特大學物理系做訪問學者
1998年1月-1999年5月,德國奧格斯堡大學物理系洪堡學者
此後曾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1996年11月,任中國科學院極低温物理開放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師
1999年07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
2001年07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凝聚態理論與材料計算實驗主任
2003年06月-2005年05月 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副所長 研究員 凝聚態理論室主任
2005年05月-2006年02月 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副所長 研究員
2006年02月-2007年06月 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常務副所長 研究員
2007年06月-2007年06月 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所長 研究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