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上號輕巡洋艦

鎖定
是由日本於1921年製造的5千噸級球磨型輕巡洋艦,由於舊日本海軍當時對美國海軍進行漸減作戰的構想(簡而言之就是一步步削弱美軍戰力再進行決戰),與1941年將北上和大井兩艘舊巡洋艦進行改造,使其成為重雷裝巡洋艦,將一部分14cm單裝炮和53cm魚雷發射管變更為61cm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左右兩舷各5座,總計10座,一側20個魚雷發射管,共40個魚雷發射管。該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舊日本海軍研製的93式酸素(氧氣)魚雷,此型魚雷射程遠並且隱蔽性極好,對當時的美軍來説是非常可怕的武器。可是由於以航母為核心的戰略戰術的崛起,魚雷作戰的運用越來越艱難,使得日軍的構想徹底化成泡影,大井和北上一同失去了用武之地。
戰爭末期,為了解決各方面戰艦不足的問題,日軍再次對這兩艘生不逢時的雷巡動刀,將一部分的魚雷發發射器拆除,改為運輸艦使用。1945年本土作戰時,日軍放手一搏,將北上編進海上挺近部隊並在其身上重新安裝魚雷發射管,搭載着可怕的特功兵器·迴天。可是於1945年7月24日,在吳海軍工廠中的北上遭到美軍的轟炸而航行不能,經過修復在戰後充當運輸艦,最終於1946年10月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解體。
中文名
北上號輕巡洋艦
外文名
きたかみ
建造所
佐世保海軍工廠
基準排水
5100噸

北上號輕巡洋艦歷史解讀

北上號屬於輕巡洋艦球磨級的一艘,是舊日本海軍第一批五千噸級的輕巡洋艦,裝備的是五十三公分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不能發射威力強大的九三式氧氣魚雷.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這些五千噸級輕巡洋艦已經算是舊式化了,而日本海軍決定要拿其中的兩艘來開刀,裝上大量的六十一公分魚雷發射管,作為一種前所未見的,具備強大魚雷打擊能力的重雷裝艦.
北上號跟大井號被撤去了舷側甲板上的一切東西,並在舷側鋪設了向外張出的甲板,在其上安裝了六十一公分四連裝魚雷發射管十座共計四十門,舷側五座共二十門,也就是説他的舷側魚雷打擊能力是整整二十枚大型魚雷!這樣的魚雷打擊能力可以説是前所未有,也可以説後來也沒有一艘船能超過.日本海軍中舷側雷擊能力居次的是島風級驅逐艦,他搭載了五連裝的魚雷發射管三基,全都裝設於中線上,所以一次舷側齊射擁有十五枚魚雷的攻擊力,但是他也只能搭載十五枚魚雷,而經過重雷裝艦改裝的北上號則是擁有一舷二十枚,兩舷共四十枚的驚人雷擊能力.但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兩艘重雷裝艦發射魚雷的機會可以説是一次都沒有.
太平洋戰爭開戰後,和姊妹艦大井號組成第九戰隊,為了準備能及時參加艦隊決戰,這兩艘重雷裝艦一直跟隨着戰列艦部隊行動.但是海戰已經進入了航空機時代,航空母艦迅速的登上了艦隊中心的地位.而兩艘重雷裝艦的初次作戰即是中途島作戰,伴隨着山本大將的主力戰艦羣到了中太平洋晃了一圈.
在此之後,因為瓜達卡那爾島戰事急迫,日本海軍又抓到這兩艘老輕巡洋艦開刀,撤去了四連裝魚雷發射管八座三十二門,改造成為高速運送艦,從事東南方面作戰的運送任務.昭和十九年(1944)一月,本艦在赴安達曼羣島執行運送作戰中於馬六甲海峽遭受英國潛艦的雷擊而損傷.回到本土修理以後又被海軍改裝成搭載特攻兵器載人魚雷迴天的母艦,但是,還是沒有出擊的機會,一直停泊於吳港中.結果在昭和二十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港中遭受美軍機動部隊的空襲而以航行不能的姿態迎接戰爭的結束.在戰爭結束後本艦被利用來當作復員運送艦用的工作艦.最後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八月十日於長崎解體.北上號一生歷經三次大改裝,而她的四個型態也代表着日本海軍四個不同的時期.最先的輕巡洋艦時代見證了日本海軍第一批五千噸級輕巡洋艦的誕生,而重雷裝艦時代則是代表了日本海軍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時期.至於後來的高速運輸艦則是象徵着在瓜島陷入苦戰的日本海軍.最後的迴天搭載艦型態則又讓我們明白的體會到日本海軍戰爭末期那種窮途末路的悲哀.

北上號輕巡洋艦起始時間

建造所:佐世保海軍工廠
起工:大正八年九月一日
下水:大正九年七月三日
竣工:大正十年四月十五日
基準排水:5100噸
全長:162.15m
艦寬:14.2m
航速:36節
航續力:14節/時5000浬
武備:14cm50倍徑主炮七門
8cm高角炮二門
53cm魚雷發射管八門
水偵一機
重雷艦改裝後: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重雷裝艦改裝完了
排水量:6900噸
航速:31.7節
航續力:14節/時8000浬
武備:14cm50倍徑主炮四門
25mm機槍四挺
61cm魚雷發射管四十門
迴天搭載艦改裝後:昭和二十年一月二十日迴天搭載艦改裝完了
排水量:7041噸
全長:159.8m
艦寬:14.25m
速力:23節
武備:12.7連裝高角炮兩基
25mm三連裝機槍12基
25mm連裝機槍27基
人間魚雷迴天八基
損失時間:昭和20年(1945)七月二十四日
艦名由來:因為是輕巡洋艦,所以依河名來命名,由來是東北地方第一大河-北上川.源流於巖手縣北部,向南流經盛岡,花捲等城市,最後注入太平洋.
艤裝員長
坂元貞二大佐:1920年6月11日-
(兼)坂元貞二大佐:1920年11月15日-1922年3月15日
艦長
坂元貞二大佐:1920年11月15日-
山崎正策大佐:1922年3月15日-
高橋律人大佐:1922年12月1日-
河野董吾大佐:1923年12月1日-
吉川真清大佐:1924年11月1日-
松田利三郎大佐:1925年4月15日-
古川良一大佐:1925年11月20日-1926年12月1日
(兼)清宮善高大佐:1927年1月10日-
小檜山真二大佐:1927年12月1日-
下村正助大佐:1928年12月4日-
斎藤直彥大佐:1929年10月5日-
園田実大佐:1929年12月5日-
堀江六郎大佐:1930年12月1日-
草鹿任一大佐:1931年11月14日-
鮫島具重大佐:1932年12月1日-
武田盛治大佐:1934年3月14日-
井上保雄大佐:1934年11月15日-
松山光治大佐:1935年10月10日-
堀內馨大佐:1937年12月1日-
上野正雄大佐:1938年12月15日-
西岡茂泰大佐:1940年10月19日-
鍋島俊策大佐:1940年11月1日-
浦孝一大佐:1941年3月15日-
荒木伝大佐:1941年9月1日-
則満宰次大佐:1941年11月28日-
鶴岡信道大佐:1942年9月5日-
野村留吉大佐:1943年5月17日-
田中穣大佐:1943年11月21日-
加瀬三郎大佐:1944年6月10日-
清水正心大佐:1944年8月29日-
金岡國三大佐:194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