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勢不兩立

(漢語成語)

鎖定
勢不兩立,漢語成語,拼音為shì bù liǎng lì,意思是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出自《戰國策·楚策一》
中文名
勢不兩立
外文名
irreconcilable
出    處
《戰國策·楚策一》
拼    音
shì bù liǎng lì
注    音
ㄕㄧˋ ㄅㄨˋ ㄌㄧㄤˇ ㄌㄧˋ

勢不兩立引證解釋

兩立:雙方並立。雙方矛盾尖鋭,不能並存。
《史記·張儀列傳》:“凡天下彊國,非 秦 而 楚 ,非 楚 而 秦 ,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
《三國志》卷五十四 吳書 周瑜傳:“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司馬光資治通鑑》: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他與我們勢不兩立,定要捉盡俺山寨中頭領,做個對頭。

勢不兩立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1] 

勢不兩立詞語辨析

【近義詞】:你死我活、誓不兩立
【反義詞】:情投意合、親密無間 [1] 

勢不兩立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與事物。
示例
這飲馬川賊人這等可惡!幾番來攪擾,與他~!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