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勞民

鎖定
勞民,讀音為láo mín,漢語詞語,指使人民勞苦;貧寒勞苦的民眾。語出《晏子春秋·諫下二》:“寡人自知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中文名
勞民
拼    音
láo mín
注    音
ㄌㄠˊ ㄇㄧㄣˊ
解    釋
使人民勞苦

目錄

勞民解釋

1.使人民勞苦。2.貧寒勞苦的民眾。3.謂奸巧的人。4.慰勉人民。

勞民出處

《晏子春秋·諫下二》:“寡人自知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明·劉基《春秋明經·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人君以不義勞民為可危。”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七回:“(楚)昭王曰:‘國事粗定寡人尚未敢勞民也。’”
漢·賈誼《過秦論》:“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史記·律書》:“又先帝知勞民不可煩,故不以為意。”
柳亞子《次韻和寰老》之一:“樓台金碧勞民血,清淺蓬萊滄海塵。”
《商君書·農戰》:“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勞民。”
《易·井》:“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孔穎達疏:“勞謂勞賚;相,猶助也。井之為義,汲養而不窮,君子以勞來之恩勤恤民隱,勸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則養而不窮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