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勝論經

(202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勝論經》是202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勝論經
出版時間
2020年 [1]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80887 [2] 
開    本
32 開 [1] 

勝論經內容簡介

勝論派是古印度六大正統哲學流派之一,亦是為佛教批判最多的“外道”。《勝論經》是勝論派現存最古老的梵文經典,大約成書於公元5-6世紀,該疏對《勝論經》作了逐頌註釋,是研究早期勝論思想的最重要文獻。本書完整翻譯了著名印度學者Muni Śrī Jambuvijayajī校訂的月喜疏梵文精校本,並結合勝論派的歷史與思想資料,隨譯文作了大量註釋,綜合考察了早期勝論派的教義學説。本書旨在展示和分析古印度重要的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與佛教哲學的研究提供基礎性文獻。 [2] 

勝論經圖書目錄

譯者導言
體例説明
第一章 總論句義
第一節 法以及實體、運動、性質
1.造論緣起
2.法的本質與特性
3.實體
4.性質
5.運動
6.六句義
7.實體、性質、運動的共性
8.實體、性質、運動的異性
第二節 同、異、有
1.因果關係
2.同、異
3.有性
4.實體性
5.性質性
6.運動性
7.有是一
第二章 實體之一
第一節 諸實體的差異性(1)
1.地的特性
2.水的特性
3.火的特性
4.風的特性
5.虛空的特性
6.流動性
7.風之辯
8.虛空之辯
第二節 諸實體的差異性(2)
1.諸實體中的熱
2.時間之辯
3.方位之辯
4.疑惑之辯
5.聲之辯
第三章實體之二
第一節 我之辯
1.感官和對象的證明
2.證明的有效性
3.認識的證明
4.身體的證明
第二節 意與我
1.意的特性
2.我的特性
第四章實體之三
第一節 實體的特性
1.恆常性與非恆常性
2.可知性與不可知性
第二節 身體的構成
1.胎生
2.非胎生
第五章運動
第一節 身體及其相關運動
1.手和杵的運動
2.胎兒的運動
3.火燒者的運動
4.睡者的運動
5.草的運動
6.寶珠和鐵針的運動
7.箭的運動
第二節 元素與意的運動
1.地的運動
2.水的運動
3.火和風的運動
4.意的運動
5.瑜伽與輪迴、解脱
6.方位、時間、虛空的無運動
第六章性質之一
第一節 法的特性
1.吠陀的真實性
2.佈施與昇天
3.苦難法
4.殺人與自殺
第二節 昇天與至福之法
1.昇天之法
2.至福之法
第七章 性質之二
第一節 五種性質
1.色、香、味、觸
2.量
第二節 六種性質以及聲、和合
1.數與別體
2.合與離
3.聲
4.遠與近
5.和合
第八章 性質之三(1):覺(直接知覺)
1.關於句義的認識
2.認識的對象
3.認識的感官
第九章 性質之三(2):覺(推理認識)
1.無
2.瑜伽行者的認識
3.推論的定義
4.有關聲的認識
5.憶念
6.夢
7.無知與知
8.仙人與成就者的見識
第十章 性質之四
1.樂與苦
2.疑惑與確定
3.關於果與因的認識
4.總結全論
縮略符與譯釋所用參考文獻
後記:“印度哲學”的名義 [2] 

勝論經作者簡介

何歡歡,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主任、宗教學研究所副所長、“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佛教數字資源中心董事,哈佛大學南亞學系合作研究員;曾任東京大學、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JSPS研究員,哈佛燕京學社合作研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等。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榮獲第七屆“教育部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2013年度優秀圖書獎等。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內外科研項目七項,已發表中、英、日文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要研究方向梵文、佛教哲學、印度哲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