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物遺傳資源學

鎖定
《動物遺傳資源學》是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洪。本書系統地總結了國際、國內這一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
書    名
動物遺傳資源學
作    者
常洪編
類    別
科學與自然,生物科學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01
頁    數
498 頁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030232397

動物遺傳資源學內容簡介

《動物遺傳資源學》包含四部分內容:①當代世界和我國的動物遺傳資源形勢(第一章);②我國固有的25個和近代引進或相關的8個家養、半家養哺乳類和鳥類物種的起源系統、馴化史(第二~八章);③應用於動物遺傳資源評價、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形態學、細胞遺傳學、生化遺傳學以及分子遺傳學標記(第十一~十四章);④遺傳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原理、方法和技術;其中包括遺傳資源的演變機制,遺傳資源抽樣調查、系統分類、品種審定的原理、方法和技術,關於當前遺傳資源保護、開發事業的現狀與主要理論、學説的分析和評價,以及品種資源數據庫(第九、十、十五~十九章)。
本書將為從事動物遺傳相關研究的人士拓展視野,提供全新的思路,從而推動我國動物遺傳資源事業和當代動物遺傳資源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1] 

動物遺傳資源學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中國家畜遺傳資源現狀
第二章 中國牛亞科家畜的起源系統
第三章 中國羊亞科家畜起源系統
第四章 中國豬的起源系統
第五章 中國家禽起源系統
第六章 中國馬、驢的起源系統
第七章 中國鹿科家畜的起源系統
第八章 中國駱駝、犬、兔、貓的起源系統
第九章 品種資源及其審定
第十章 種羣的遺傳演變
第十一章 形態學遺傳學標記
第十二章 細胞遺傳學標記
第十三章 作為遺傳標記的結構基因
第十四章 分子遺傳標記
第十五章 遺傳資源調查的抽樣方法
第十六章 系統分類
第十七章 遺傳資源保護
第十八章 動物遺傳資源開發
第十九章 家畜品種資源數據庫
主要參考文獻 [2] 

動物遺傳資源學前言

應主編常洪教授之邀為《動物遺傳資源學》一書撰寫序文。常教授是中國動物遺傳資源領域最活躍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之一,是編著此方面著作毋庸置疑的最合適的人才。
在已經過去的20世紀裏,F.E.Zetmer(1960年)、I.L.Mason(1984年)、W.Herre和M.ROhrs(1990年)等都曾編寫過彙總、記述有關動物遺傳資源理論原理和實際狀態的著作。這些著作以全世界為視野,作為最經典的家畜起源論、系統論,對這個領域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和日本的學者們都曾以其為基礎性的專著來使用。然而,關於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的同有家畜、品種,則不能認為在這些著作中已經作出了充分的陳述。H.Epstein(1969年)曾經出版過介紹中國家畜的專門著作,中國農業科學院鄭丕留博七於1980年、1986年先後以中、英文的形式向世界介紹過中國家畜,遺憾的是,這些書籍的正文都不足200頁,相對於中國家畜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程度而言,令人感到過於簡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