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

(2009年08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是2009年08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歐陽素貞。 [1]  本書主要介紹了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遺傳變異及與生態環境的關係,與動物相關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實驗室診斷和免疫防治方法,以及有益微生物的開發與利用等內容。
中文名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
作    者
歐陽素貞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122063717
定    價
30 元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圖書簡介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在介紹細菌、病毒等八大類微生物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論述了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基本規律。 本教材可作為高職高專畜牧獸醫類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畜牧獸醫工作者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閲讀、參考。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內容簡介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結合動物微生物應用性、針對性的特點,融入了學科新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為方便讀者學習,《動物微生物與免疫》每章設有學習目標與技能目標、小結和複習題,並提供了“動物常見病原菌主要特性鑑別表”、“常用培養基”、“常用試劑和試液配製”、“微生物學常用縮寫”等查閲資料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圖書目錄

緒論
一、簡介
二、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發展簡史
三、21世紀微生物學的發展趨勢
四、動物微生物與動物免疫學研究的內容與任務
【思考題】
第一篇 微生物概論
第一章 細菌
第一節 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一、細菌的形態
二、細菌的結構
第二節 細菌的生理
一、細菌的營養
二、細菌的生長繁殖
三、細菌的新陳代謝
第三節 細菌的人工培養
一、培養基的概念
二、製備培養基的基本要求
三、培養基的類型
四、常用培養基的製備
五、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
第四節 細菌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一、病料的採集、保存與運送
二、細菌的形態觀察
三、細菌的分離培養
四、細菌的生化試驗
五、動物接種試驗
六、細菌的血清學試驗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二章 病毒
第一節 病毒的形態和結構
一、病毒的大小與形態
二、病毒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複製的概念
二、病毒複製的過程
第三節 病毒的培養
第四節 病毒的其他特性
一、干擾現象和干擾素
二、包含體
三、病毒的血凝現象
四、噬菌體與亞病毒
五、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第五節 病毒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一、病料的採集、保存與運送
二、病毒包含體的檢查
三、病毒的分離培養與初步鑑定
四、血清學實驗
五、病毒核酸檢測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三章 其他微生物
第一節 真菌
一、形態結構及菌落特徵
二、增殖與培養
三、菌落特徵
第二節 放線菌
二、放線菌屬
第三節 螺旋體
一、形態結構
二、培養特性
三、致病性
第四節 支原體
一、形態結構
二、增殖培養
三、致病性
第五節 立克次體
一、形態結構
二、培養特性
三、致病性
第六節 衣原體
一、形態結構
二、致病性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四章 微生物與外界環境
第一節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佈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中的微生物
三、空氣中的微生物
四、正常動物體的微生物
第二節 外界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
一、物理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
二、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
三、生物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 微生物的變異
一、常見的微生物變異現象
二、微生物變異的應用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五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與傳染性
第一節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與毒力
二、細菌的致病作用
三、病毒的致病作用
第二節 傳染的發生
一、傳染的概念
二、傳染髮生的條件
【本章小結】
【複習題】
【本篇小結】
第二篇 免疫學基礎
第六章 免疫概述
第一節 免疫的概念與功能
一、免疫的概念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 免疫的類型
一、根據免疫起源分
二、根據免疫機體內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分
三、根據機體對於病原的作用特點分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七章 非特異性免疫
第一節 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與機理
一、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二、非特異性免疫的機理
第二節 影響非特異性免疫的因素
一、種屬因素
二、年齡因素
三、環境因素
四、應激因素
第三節 非特異性免疫的增強劑
一、微生物疫苗製劑
二、生物製劑類增強劑
三、化學免疫增強劑
四、中草藥免疫增強劑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八章 特異性免疫
第一節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一、免疫器官
二、免疫細胞
第二節 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
二、構成抗原的條件
三、抗原的分類
四、主要微生物抗原
第三節 免疫應答
一、免疫應答的機理
二、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
三、體液免疫應答
四、細胞免疫應答
第四節 免疫應答的效應物質及作用
一、體液免疫的效應物質——抗體
二、細胞免疫的效應物質——效應細胞
及細胞因子
第五節 特異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一、體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二、細胞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第六節 特異性免疫的獲得途徑
一、主動免疫
二、被動免疫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九章 變態反應
第一節 變態反應發生的概念與類型
一、Ⅰ型超敏反應
二、Ⅱ型超敏反應
三、Ⅲ型超敏反應
四、Ⅳ型超敏反應
第二節 變態反應病的防治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十章 免疫血清學試驗
第一節 概述
一、抗原抗體反應的一般規律
二、影響血清學反應的因素
三、血清學反應的應用
第二節 凝集試驗
第三節 沉澱試驗
一、補體及其作用特點
三、補體結合反應及其原理
四、補體結合反應的特點
五、補體結合反應的應用
第五節 中和試驗
一、簡單定性中和試驗
二、固定血清稀釋病毒法
三、固定病毒稀釋血清法
四、空斑減少法
一、ELISA實驗原理及類型
二、ELISA試驗條件的選擇
三、ELISA結果判定及表示法
第七節 分子免疫學技術
一、免疫PCR技術的概念
二、免疫PCR體系的組成
三、免疫PCR產物的檢測
四、結果與注意事項
【本章小結】
【複習題】
【本篇小結】
第三篇 主要病原微生物
第十一章 主要動物病原細菌
第一節 葡萄球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展望
第二節 鏈球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三節 炭疽桿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回顧與展望
第四節 豬丹毒桿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五節 大腸桿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回顧與展望
第六節 沙門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展望
第七節 布氏桿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展望
第八節 破傷風梭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展望
第九節 魏氏梭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展望
第十節 肉毒梭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展望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十二章 主要動物病毒
第一節 口蹄疫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二節 狂犬病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四節 豬瘟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五節 豬繁殖障礙與呼吸道綜合徵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六節 豬圓環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五、研究進展
第七節 小鵝瘟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八節 細小病毒
一、豬細小病毒
二、犬細小病毒
四、貂阿留申病病毒
第九節 新城疫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十節 馬立克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十一節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十二節 犬瘟熱病毒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一、流感病毒的分類和特徵
二、豬流感病毒
[相關鏈接]甲型H1N1流感病毒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十三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
第一節 麴黴菌
一、煙麴黴
二、黃麴黴
第二節 牛放線菌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四、防治
第三節 螺旋體
一、豬痢疾蛇形螺旋體
第四節 支原體
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學診斷
【本章小結】
【複習題】
【本篇小結】
第四篇 微生物的應用
第十四章 生物製品及其應用
第一節 生物製品的分類及命名
一、生物製品的分類
二、生物製品的命名
第二節 臨牀常用生物製品及其應用
一、疫苗
二、免疫血清及卵黃抗體
三、診斷液
第三節 臨牀常用生物製品的製備及檢驗
一、疫苗的製備及檢驗
二、免疫血清及卵黃抗體的製備及檢驗
第四節 疫苗使用注意事項
一、疫苗的運輸與保存
二、病原體型別與疫苗質量
三、動物的體質與疫病
四、接種的時機與密度
五、疫苗的稀釋與及時應用
六、免疫劑量、次數與途徑
七、母源抗體與抗菌藥物的干擾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十五章 微生物的其他應用
第一節 微生物與飼料
二、微生物與發酵飼料
三、微生物與青貯飼料
第二節 微生物與畜產品
一、微生物與乳
二、微生物與肉
三、微生物與鮮蛋
第三節 微生物活性製劑
一、飼用酶製劑
二、微生態製劑
【本章小結】
【複習題】
實驗實訓項目
微生物學實驗室安全須知
微生物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使用與保養
項目一 顯微鏡油鏡的使用及細菌形態的觀察
項目二 細菌標本片的製備及染色
項目三 常用培養基的製備
項目四 細菌的分離培養、純化、移植及培養性狀的觀察
項目五 細菌的生物化學試驗
項目六 細菌的藥物敏感性試驗(紙片擴散法)
項目七 水的細菌學檢查
項目八 飼料中微生物的檢查
項目九 實驗動物的接種和剖檢技術
項目十 病毒的雞胚接種技術
項目十一 病毒的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
項目十二 凝集試驗法檢測畜禽疾病
項目十三 沉澱試驗法診斷畜禽疾病
項目十四 免疫熒光法檢測豬瘟
項目十五 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豬瘟
項目十六 雞大腸桿菌油佐劑菌苗的製備
項目十七 抗豬瘟血清的製備
項目十八 法氏囊卵黃抗體的製備
附錄
附錄一 動物常見病原體主要特徵一覽表
附錄二 常用的培養基
附錄三 常用試劑和試液配製
附錄四 微生物學常用縮寫
參考文獻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