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勒子

(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

鎖定
勒子,古老讀音為lēizi,源於初始並非玉石瑪瑙,結繩後的繩子於生產勞動中的應用附件,將獸皮包卷繩上兩端用細繩繫緊,成為提握功能,後發展為更加耐用的石玉材料,直至成為飾品等等。也稱“蠟子”,文記主用“勒”字底下加個“玉”字旁,即“勒玉”,有圓柱形、扁圓柱形、束腰形、橄欖形等等,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可單獨掛,也可與其他玉飾組合掛。 其讀音在後來,就有地方發音差異了。諸如:lēizi,lēzi,làzi等。
中文名
勒子
別    名
蠟子
拼    音
lēizi
來    源
初始並非玉石瑪瑙
勒子簡介
圓勒子有上下一樣粗的圓狀,也有中間縮為細腰形的,或中間粗兩頭細的橄欖形的,或一頭粗一頭細的喇叭形、秤砣形等。方勒子為方柱形,與琮相似,只是大小不同。有種説法認為琮是勒子的放大,或勒子是琮的縮小,但從考古發現來看,方勒子與琮常是同地出土,故它們之間不存在相仿的問題。用作禮器的,形體須大方顯威嚴,稱琮;用作佩飾的,形體要小才方便,稱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