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勐海豆腐柴

鎖定
勐海豆腐柴(Premna fohaiensis C. Pei & S. L. Chen ex C. Y. Wu),為馬鞭草科直立灌木至喬木,葉片紙質,長14-18釐米,花果期5-7月。產雲南南部。 [1]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勐海豆腐柴
拉丁學名
Premna fohaiensis C. Pei & S. L. Chen ex C. Y. Wu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豆腐柴屬
勐海豆腐柴
分佈區域
產雲南南部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 )

勐海豆腐柴形態特徵

勐海豆腐柴為直立灌木至喬木;幼枝、葉柄及花序均被黃棕色捲曲絨毛,老枝灰黃色,無毛,有細小皮孔。葉片紙質,廣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4-18釐米,寬7-9.5釐米,全緣,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截形,表面干時黑褐色,密被伏刺毛,老則漸疏,背面茶褐色,幼時密被長短不等的絨毛,老則漸疏,成伏毛狀,均在主脈及側脈上較密,側脈7-9對,幾平行地斜向上伸展,近葉緣匯合成不明顯的網結;葉柄長3-4.5釐米,有溝。
聚傘花序在枝頂排成傘房狀,長5-8釐米,寬8-13釐米;花萼杯狀,長約1毫米,有柔毛和細小黃色腺點,頂端有4齒,裂齒卵圓形;花冠黃綠色,長約2毫米,4裂,裂片長圓形,向外開展,花冠管長約1.5毫米,除近喉部以上有一圈柔毛環外,餘均無毛;雄蕊4,幾等長或2枚稍長,開花時與花柱均伸出花冠外;子房無毛,頂端有黃色腺點。果實倒卵球形,成熟後紫黑色,疏生淡黃色腺點。花果期5-7月。 [1] 

勐海豆腐柴生長環境

勐海豆腐柴多生於海拔1450-1760米的森林中

勐海豆腐柴分佈範圍

勐海豆腐柴產於雲南南部(勐海)。

勐海豆腐柴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2] 

勐海豆腐柴近種區別

本種近似思茅豆腐柴P.szemaoensis P'ei,但後者花萼頂端幾截平,或稍成二唇形,每唇2微裂,很少有一唇3微裂;葉柄脱落後,在枝上留有隆起的圓形或半圓形葉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