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鎖定
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開始建設一支現代化海軍力量,在 1889到1902年期間,德意志帝國海軍共建造了20艘戰列艦,其中第一批“勃蘭登堡” (Brandenburg)級戰列艦共4艘:大選帝侯號、勃蘭登堡號、威森堡號、伍爾斯號。勃蘭登堡級戰列艦於1890年開工建造,1893年完工,1901-1905年期間進行了改裝
中文名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外文名
Brandenburg
次型/級
愷撒·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
研製時間
1890年
服役時間
1894.4.29.-1919.5.13.
定型時間
1894年
所屬國家
德國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設計特點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的幹舷具有明顯的相內傾斜的特徵,這是設計參考了法國海軍戰列艦的樣式的結果。裝甲採用了克虜伯公司生產的新型裝甲,防禦能力顯著提高。與其他海軍強國普遍採用12英寸級別口徑的火炮相比,德國採用280毫米口徑火炮的口徑要小一些。這源自於當時德國海軍預想的交戰環境,早年橫跨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基爾運河限制了德國戰艦的排水量;而且北海氣候視野長年不佳,波羅的海範圍狹小,在這種水域的交戰距離比較近,火炮射速相對口徑與射程的重要性要高得多。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配備的炮塔比較特別,保留了露炮塔的基本樣式,具備固定的300毫米炮塔基座裝甲圍壁,同時還裝有一個“炮罩”,這個“炮罩”厚度達到120至50毫米,不僅能防炮彈爆炸產生的彈片,也能抵擋一定口徑炮彈的直接命中。前半部分的弧形外形使之防彈性能良好,後半部分的外形能給炮手提供相對寬裕的工作空間。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裝備6門280毫米口徑火炮,雙聯裝三座,三座炮塔全部沿艦體縱向中心線配置,為了在萬噸船體上中線佈置6門大炮同時以便在上層建築間方便調轉回旋炮口,安裝在艦體中部的2號炮塔的炮管被縮短了,只有35倍口徑,而位於艦體前後的炮塔的炮管長為40倍口徑。以當時技術條件的眼光來看,這種設計有點莫名其妙,既不像當時法國戰列艦菱形佈置火炮在各方向上比較平均的火力配置,而且還擠佔不少安裝副炮的空間,因此連德國都沒有繼續採用類似的設計。
由於當時的技術水準的限制,勃蘭登堡級戰列艦是一級設計不算成功的戰列艦。應該説還帶有源自中央炮塔戰艦的岸防鐵甲艦的遺風.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各艦系列

大選帝侯號 建造廠:威廉皇家船廠,完工1894.4.29,退役1910.9.12,1910年出售給奧斯曼土耳其海軍,1915年被英國潛艇擊沉。
勃蘭登堡號 建造廠:伏爾鏗船廠,完工1893.11.19 ,退役1919.5.19,1920年解體。
威森堡號 建造廠:伏爾鏗船廠,完工1894.12.14,退役1910.9.12,1910年出售給奧斯曼土耳其海軍,1938年解體。
伍爾斯號 建造廠:威廉皇家船廠,完工1893.10.31,退役1919.5.13,1919年解體。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主要數據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基本數據

標準排水量:10012噸
全長:115.7米
寬:19.5米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吃水:7.8米動力:12座圓形鍋爐,2台活塞式蒸汽機,主機功率9000馬力,2軸
航速:16節
續航力:4500海里/10節
燃煤搭載量:1050噸 [1]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武備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
火炮:3座280毫米口徑雙聯裝主炮(艦體前後部首尾主炮為40倍口徑,艦體中部主炮為35倍口徑)
6門105毫米口徑單裝炮;
8門88毫米單裝炮;
12座37毫米機關炮;
6具450毫米水上魚雷發射管
裝甲:水線處400毫米;甲板60毫米;主炮炮塔50毫米(前側120毫米);司令塔300毫米
艦員:568人(旗艦有司令部要員63人) [1]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同級艦艇

艦名
建造廠
完工時間
退役時間
解體時間
大選帝侯
威廉皇家船廠
1894.4.29.
1910.9.12.
1915(被擊沉)
勃蘭登堡
伏爾鏘船廠
1893.11.19.
1919.5.19.
1920
威森堡
伏爾鏘船廠
1894.12.14.
1910.9.12.
1938
伍爾斯
威廉皇家船廠
1893.10.31
1919.5.13.
1919
參考資料
  • 1.    王輝.“勃蘭登堡”級戰列艦.現代艦船2005增刊德國戰列艦發展史:現代艦船雜誌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