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勃然

鎖定
勃然,漢語詞彙,拼音是bó rán,釋義為突然;興起的樣子;因憤怒或心情緊張而變色的樣子。
中文名
勃然
釋義1
突然
釋義2
興起的樣子
注    音
bó rán

勃然基本解釋

(1) [agitatedly]∶因心情煩亂、發怒等而激動地
權勃然曰。——《資治通鑑》
勃然而起。——唐· 柳宗元《封建論
(2) 又
(3) [vigorously]∶朝氣蓬勃地,精力充沛地
勃然興起
勃然奮勵。——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4) [suddenly]∶突然的樣子
忽然出,勃然動。——《莊子·天地》

勃然出處與詳解

1.突然。
①《莊子·天地》:“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
②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失誤》:“縣令婦勃然入內,諸夫人不知所以,欲卻回。”
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先軫勃然唾襄公之面曰:‘咄!孺子不知事如此!武夫千辛萬苦,方獲此囚,乃壞於婦人之片言耶?放虎歸山,異日悔之晚矣!’”
④茅盾 《春蠶》一:“他的被窮苦弄麻木了的老心裏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來了。”
2.興起的樣子。
①《莊子·知北遊》:“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
②《韓詩外傳》卷八:“喻德教,舉遺士,海內翕然向風。故百姓勃然詠宣王之德。” 許維遹 集釋引 郝懿行 雲:“勃然,興起。《傳》曰:‘興曰勃然。’”
③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強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奮厲,不可恐懾也。”
④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不知幾時的怒風,引着‘自由’的波濤勃然興起。” [1] 
3.因憤怒或心情緊張而變色之貌。
①《莊子·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
②《老殘遊記》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竦,勃然色變。”
③巴金 《春》十:“克明聽見這些話,勃然變了臉色。”
④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孫權聽了孔明之言,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眾皆哂笑而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