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勁(拼音:jìn、jì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3]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古字形從力巠(jīng)聲。“勁”本義指強有力的,引申指強烈、猛烈。又用作名詞,指力量、力氣;引申指精神、神情;又引申為興致、趣味、效力、作用等。“勁”用作名詞時今讀為jìn。 [4] 
中文名
拼    音
jìn、jìng
繁    體
部    首
[14] 
五    筆
CALN(86);CAET(98) [1] 
倉    頡
NMKS [1] 
鄭    碼
XBY [1] 
筆    順
橫撇、點、橫、豎、提、橫折鈎、撇
字    級
一級(編號:0926) [3] 
平水韻
去聲二十四敬(jìn、jìng) [2] 
筆    畫
2+5
四角碼
1412₇ [1] 
注音字母
ㄐㄧㄣˋ、ㄐㄧㄥˋ
統一碼
52B2 [1] 
筆順編號
5412153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䑒、𠡍、𠡕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4]
形聲字。“勁”在戰國文字中寫作圖1、圖2。字形由形旁“”和聲旁“巠”兩部分組成。“力”作形旁,表示本義與力量有關;“巠”為聲旁,指示讀音。圖1為戰國古璽文,圖二字形1所從之“力”,乃“力”之反寫;其聲符左下豎畫中間加點為飾,是戰國文字的特點。字形2也有飾筆,且為左形右聲。小篆以後作右形左聲。繁體之“勁”實承秦漢篆隸的結構,只是筆勢上有所變化。“巠”旁簡化作“𢀖”,因此“勁”也類推簡化為“勁”。 [4] 
“勁”的原義是強有力,讀jìng。“疾風知勁草”中的“勁草”就是指堅韌的草。
“勁”用作名詞,指力量。讀作jìn。例如“手勁”“使勁兒”。渾身充滿力量的人,必定精力充沛,所以還延伸成精神、情緒、神情。例如“機靈勁兒”“不對勁兒”,其中的“勁”全部是在精神面貌上有向上的意思。 [13]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ìng
形容詞
強健有力。
strong
《孫子·軍爭》:“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
《荀子·非相》:“古者桀紂,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
宋·姜夔《續書譜》:“然而真以轉而後遒,草以折而後勁,不可不知也。”
勁旅;強勁;剛勁;疾風知勁草
猛烈;強烈。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詩:“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詞:“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勁風;勁雪
剛強;正直。
《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
唐·司空圖《書屏記》:“人之格狀或峻,其心必勁;心之勁,則視其筆跡,亦足見其人矣。”
堅固,堅硬。
《韓非子·十過》:“於是發而試之,其堅雖菌簬之勁弗能過也。”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豕)毛疏而勁,冬極苦寒。”
動詞
加強。
《史記·楚世家》:“裂其地不足以肥國,得其眾不足以勁兵。”
jìn
名詞
力量,力氣。
strength;
energy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氣兒一泄,勁兒一破,心早打了回頭了。”
柳青《銅牆鐵壁》第六章:“銀鳳停住手,聚着全身的勁,大聲吼叫:‘爸爸,是我哇——’”
用勁;手勁
精神;情緒。
spirit;drive;
zeal
鄧友梅《在懸崖上》:“我很喜歡她這種爽快勁,便也毫無顧忌的發表意見。”
幹勁;起勁
神情;樣子。
air;manner;
expression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只怕從有上海城以來,也不曾有過這個乾淨勁兒。”
老舍《二馬》第三段二:“遇着李子榮在鋪子的時候,他的飄灑勁兒更耍得出神。”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稻子熟過了勁,荒在地裏,稻粒爆了一地。”
趣味;興趣。
interest;
relish;
mood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趕他死了,我説,這還守個什麼勁兒呢!”
老舍《龍鬚溝》第三幕:“得啦,管它抽多少呢,反正今天先穿個新鮮勁兒!”
帶勁
效力;作用。
effect
藥勁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5]  《漢語大字典》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十三】【力部】吉正切(jìng)
彊也。從力巠聲。 [9] 

説文解字注

彊也。《廣韻》:“勁,健也。”
從力,巠聲。吉正切,十一部。按,以上三篆,移其舊次。 [8]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部】勁
(jìng)《唐韻》居正切。《集韻》《韻會》堅正切。《正韻》居慶切。並頸去聲。《説文》:強也。從力,巠聲。《廣韻》:健也。《增韻》:堅也,遒也。《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
又《正韻》:亦作繕。《禮·曲禮》:急繕其怒。 [7]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工”的末筆橫改提。“𢀖”窄“力”寬,頂部“𢀖”低,底部“力”低。“𢀖”的折點抵豎中線,撇尖抵橫中線,點收筆田字格中心;第三筆橫在橫中線下側末筆提的提尖抵豎中線。“力”,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長撇撇尖伸向“𢀖”下。 [1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i̯ĕŋ
王力系統
k
ǐeŋ
董同龢系統
k
jeŋ
周法高系統
k
jieŋ
李方桂系統
k
jingh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i̯ɛŋ
擬音/王力系統

k
ǐɛ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jɛ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i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jä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k
ǐɛ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0-11]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五勁

開口呼
全清
居正切
kjɛŋ
集韻
去聲
四十五勁

開口呼
全清
堅正切
kjæŋ
禮部韻略

去聲





居正切

增韻

去聲





居正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kiəŋ
中州音韻

去聲
庚青





葉經去聲

洪武正韻

去聲
十八敬


全清
居正切
kiə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七英影應益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1-12]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24]
  • 2.    平水韻 二十四敬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11-02]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02]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08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679;689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04-405
  • 7.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76
  • 8.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312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996
  • 10.    勁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11-02]
  • 11.    勁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11-02]
  • 12.    勁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1-11-02]
  • 13.    (東漢)許慎原著;馬松源主編.説文解字 第1冊 圖文珍藏版[M].北京:線裝書局,2016.01:265-266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6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