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達梅斯古鎮

鎖定
加達梅斯古鎮,世界遺產,位於非洲利比亞漢拉地區以西的沙漠綠洲上,歷來以“沙漠之珠”著稱,是撒哈拉北部邊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傳統聚集地的典範,建築的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作用。
羅馬帝國和柏柏爾人曾先後征服了這一地區,為古城的傳統建築帶來了獨樹一幟的特色。加達梅斯老城和它周圍的綠洲共佔地225公頃,其中土屋建築佔10公頃,房屋的多建於泉水豐富的地方。 [1] 
中文名
加達梅斯古鎮
外文名
OldTownofGhadames
地理位置
非洲利比亞漢拉地區以西
氣候條件
沙漠綠洲
所屬地區
非洲
面    積
225 公頃

加達梅斯古鎮世界文化遺產

加達梅斯古鎮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加達梅斯古鎮
OldTownofGhadames
入選時間:1986年(2016年瀕危世界遺產)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v)
地理位置:N30 07 60 E9 30 00
遺產編號:362

加達梅斯古鎮遺產描述

加達梅斯古鎮,位於利比亞漢拉地區以西,坐落於的黎波里西南方549公里處,屬納盧特省管轄。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因為位於利與阿爾及利亞的伊利濟省以及突尼斯的泰塔温省交界附近。加達梅斯古鎮建築是北非地區傳統住宅的突出範例,最能典型地反映當地傳統的撒哈拉生活方式。
加達梅斯古鎮是最古老的撒哈拉城市之一,為傳統民間建築的傑出代表,同時也是傳統聚集地的典範,它建築的特點是建築的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作用,一般的住宅至少有兩層,二樓以上是住房,儲藏室在底屋,樓下的地下室像迷宮一樣,蜿蜒曲折。底層儲備給養,在漆黑封閉的過道上面另一個突出的一層構成一組過道羣,而户外的平台是專為婦女準備的。加達梅斯的住宅運用的建築材料都非常原始,如磚坯牆、木結構和棕櫚木門窗等,但它所創造的建築風格卻非常獨特。
198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v),加達梅斯古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0屆會議報告。2016年7月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由於利比亞持續受到戰爭、襲擊等因素的影響,將利比亞的5處世界遺產一同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加達梅斯古鎮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加達梅斯古鎮建在沙漠綠洲上,歷來以“沙漠之珠”著稱,是撒哈拉北部邊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傳統聚集地的典範。那裏,家庭建築的突出特點是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作用:底層儲備給養,在漆黑封閉的過道上面另外突出的一層供家人生活居住,而頂層露天的平台是專為婦女準備的。 [2-5] 

加達梅斯古鎮加達梅斯古鎮簡介

加達梅斯古鎮(圖2) 加達梅斯古鎮(圖2)
加達梅斯古鎮位於非洲利比亞漢拉地區以西,古城建在沙漠綠洲上,是撒哈拉北部邊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加達梅斯古鎮是傳統民間建築的傑出代表,它很好的展現了當時的風土民情。然而,它因為遭受着不可逆轉的自然風化的剝蝕,而變得脆弱不堪,現在已經變得滿目荒夷。在夏季,住在加達梅斯古鎮內用黏土和防火磚建成得土屋裏面要涼快一些。但這些土屋並未得到維護,這意味着加達梅斯古鎮舉世聞名的土屋建築將逐漸消失。

加達梅斯古鎮往昔聞名於世的“沙漠之珠”

加達梅斯古鎮(圖3) 加達梅斯古鎮(圖3)
撒哈拉沙漠約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前,世界第二大荒漠(僅次於南極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它位於非洲北部,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總面積約容得下整個美國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源自當地遊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原意即為“大荒漠”。加達梅斯古鎮位於非洲利比亞漢拉地區以西,是撒哈拉北部邊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稱為“沙漠之珠”。羅馬帝國和柏柏爾人曾先後征服了這一地區,為古城的傳統建築帶來了獨樹一幟的特色。柏柏爾人是西北非洲的一個説閃含語系(分佈於北非和西亞的一個主要語系,包括阿拉伯語希伯來語豪薩語阿姆哈拉語等主要語言)柏柏爾語族的民族。實際上柏柏爾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它是眾多在文化、政治和經濟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統稱。柏柏爾人這個稱呼來自拉丁語中的barbari(野蠻人)。在北非有約1400至2500萬説柏柏爾語的人,他們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少數人羣最東部的可以到埃及,最南部的可以到布基納法索。 [3] 

加達梅斯古鎮建築特點

加達梅斯古鎮建築的特點是:建築的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作用,底層儲備給養,在漆黑封閉的過道上面另一個突出的一層構成一組過道羣,而户外的平台是專為婦女準備的。
加達梅斯古鎮,或稱加達梅斯舊城,位於利比亞與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交界的漢拉地區。加達梅斯老城是北非地區傳統民間建築的突出範例,最能典型地反映當地傳統的撒哈拉生活方式,很好的展現了當時的風土民情。夏季,住在加達梅斯老城內土屋裏面要涼快一些。這些土屋是用泥土和防火磚建成的,多建於泉水豐富的地方,後來泉水噴流兩逐漸減小。人們沒有好好維護這些土屋,也許這些舉世聞名的建築將逐漸消失。
加達梅斯的住宅運用的建築材料都非常原始,如磚坯牆、木結構和棕櫚木門窗等,但它所創造的建築風格卻非常獨特。一般的住宅至少有兩層,每層都有其不同的功能。二樓以上是住房,儲藏室在底屋,樓下的地下室像迷宮一樣,蜿蜒曲折。加達梅斯老城是傳統民間建築的傑出代表,它很好的展現了當時的風土民情。然而,它因為遭受着不可逆轉的自然風化的剝蝕,而變得脆弱不堪,現在已經變得滿目荒夷。
綠洲的振興以及引水渠的修復是使加達梅斯古鎮復興的前提條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居民在此務農,並長期定居。利比亞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政府機構來授權批准保護老城計劃,並設法從各種渠道吸納重振老城所需的資金。當地政府也把拯救加達梅斯老城當作發展旅遊業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了發展旅遊業以及鼓勵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擴大利比亞歷史名勝的知名度,許多國家的相關機構都做了不懈的努力。

加達梅斯古鎮歷史溯源

加達梅斯古鎮和它周圍的綠洲共佔地225公頃,其中土屋建築佔10公頃。房屋的多建於泉水豐富的地方。後來泉水噴流量逐漸減小,一部分原因在於人們紛紛拋棄舊城,搬遷至建於1975年到1983年間的新城,另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當地農業和商業的衰退。有一些居民只在夏季天氣炎熱時或是每逢一些重大節日時,才回到老城的土屋裏短暫居住。
在不到10年裏,加達梅斯老城倫為一個人跡罕至的荒城,它只有在炎熱的夏季才會有人居住,那時即使是現代化的空調也無法阻擋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浪,只有在老城的土屋裏才能感覺到一絲涼意。
綠洲的振興以及引水渠的修復是使加達梅斯老城復興的前提條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居民在此務農,並長期定居。利比亞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政府機構來授權批准保護老城計劃,並設法從各種渠道吸納重振老城所需的資金。當地政府也把拯救加達梅斯老城當作發展旅遊業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了發展旅遊業以及鼓勵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擴大利比亞歷史名勝的知名度,許多國家的相關機構都做了不懈的努力。
加達梅斯古鎮(圖4) 加達梅斯古鎮(圖4)
綠洲的振興以及引水渠的修復是使加達梅斯古鎮復興的前提條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居民在此務農,並長期定居。利比亞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政府機構來授權批准保護老城計劃,並設法從各種渠道吸納重振老城所需的資金。當地政府也把拯救加達梅斯古鎮當作發展旅遊業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了發展旅遊業以及鼓勵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擴大利比亞歷史名勝的知名度,許多國家的相關機構都做了不懈的努力。 這些歷史名勝有塞布拉塔的大劇場、萊普蒂斯馬格納的演講廳、加達梅斯老城的黏土建築、昔蘭尼的修道院,以及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石窟的壁畫,我們應該保護好這些展現古代地中海地區文化的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它們能夠世代流傳。
加達梅斯古鎮(圖5) 加達梅斯古鎮(圖5)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是人們紛紛拋棄舊城,搬遷之1975年到1983年間建成的新城。如果在最近幾年加達梅斯古鎮仍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它將毀於一旦,最終成為一處考古遺蹟。然後在不到10年會偶爾有人去居住。即使是最先進的空調也無法阻擋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浪,只有老城的土屋裏才能帶來一絲微弱的涼意。另一重要原因是當地農業和商業的衰退。振興綠洲,修復引水渠是使加達梅斯老城復興的前提條件,只有如此居民才能在此務農,並長期定居。當地政府為了拯救加達梅斯古鎮,發展旅遊業,也作出了重要的舉措。

加達梅斯古鎮保護情況

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支考察團在瞭解到加達梅斯古鎮的破壞情況以後,向利比亞政府提交了一項提議,建議當地有關部門在加達梅斯古鎮安裝足夠多的現代化的公用設施,來吸引居民返城居住,以保護老城建築,但遺憾的是這項提議並未得到進一步的響應。
1990年,聯合國有關組織在此進行了文物保護可行性調查,結果發現,如果在最近幾年加達梅斯老城仍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它將毀於一旦,而最終成為一處考古遺蹟。在不到10年裏,加達梅斯古鎮倫為一個人跡罕至的荒城,它只有在炎熱的夏季才會有人居住,那時即使是現代化的空調也無法阻擋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浪,只有在老城的土屋裏才能感覺到一絲涼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