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查·瑪達

鎖定
加查·馬達(又譯加查·瑪達、卡查·瑪達,Gajah Mada,約1290-約1364),印度尼西亞古國——滿者伯夷王國權臣,政治家,軍事家。其名含有聰明的或博學的象之意。原為國王查耶納卡拉的侍衞隊長,因其在1319年的古蒂叛亂中大膽行動挽救危局而得國王賞識,步步高昇。1328年因其妻被國王霸佔,密謀殺害國王,擁立女王特麗布瓦娜Tribhuwana Wijayatunggadewi)。1330年成為首相,權勢達到全盛,至此成為王國的真正統治者。他立下著名的帕拉帕誓言,逐一討伐不服從滿者伯夷霸權的周圍國家。1350年女王去世後擁立哈奄·武祿(Hayam Wuruk)作為國王,自己繼續獨掌大權。1351年為使巽他臣服,製造甫拔特大屠殺。掌權直至1364年左右去世。
由於他史無前例地將相當於現代印尼之大部的領土統一起來,被印尼早期民族主義者視為民族英雄,第一所印度尼西亞大學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其事蹟也被用來嘗試説明現代印度尼西亞的法理基礎並不依賴於歐洲殖民者。 [1] 
本    名
加查·馬達
別    名
Gajah Mada
所處時代
相當於元代中晚期
出生日期
約1290年
逝世日期
約1364年
主要成就
史無前例地將相當於現代印尼之大部的領土統一起來

加查·瑪達人物生平

加查·瑪達嶄露頭角

加查·馬達的素描畫像 加查·馬達的素描畫像
1319年,滿者伯夷王查耶納卡拉因古蒂叛亂的嚴重威脅而離開首都,出奔巴丹德爾,隨行有一部分衞隊,由青年軍官加查·馬達率領。這個年輕人用大膽的計謀挽救了危局。他喬裝回到首都探明情況,宣稱國王已被古蒂殺死。羣眾聽到這個消息後所表現的感情,證明古蒂是不得人心的。因此,加查·馬達得以發動羣眾起義反對古蒂,取得了勝利,並使國王復位。國王委任他為卡胡裏班的巴迪(總督),以獎賞他的勇敢行為。幾年後,他成為諫義裏的巴迪。命運預定他將升任更重要的職務。

加查·瑪達獨攬大權

此後一直到1328年查耶納卡拉王之死,史籍沒有記載下什麼大事件。這個國王死亡的情況是很有趣的,他愚蠢到竟霸佔加查·馬達的妻子。這個受損害的丈夫便唆使訓練有素的宮廷醫生,在為國王動手術時,把刀子深深插入到原本不需要到達的地方,隨後又立即把這個替他辦事的不幸的人處死。
文明5遊戲中的加查·馬達 文明5遊戲中的加查·馬達
國王死後,特麗布瓦娜(也就是我們在文明6中看到的印尼女領袖)成為女王,她統治到1350年後讓位給兒子哈奄·武祿。在她的統治時期,加查·馬達的權勢提高到在爪哇史上作為一個大臣前所未有的地步。1330年他被任命為滿者伯夷的摩巴迪,即首相,從那時直到1364年他死為止,他是王國的真正統治者。

加查·瑪達征戰千島

加查·馬達就任首相引起了東爪哇的一場叛亂。1331年他鎮壓這場叛亂返回滿者伯夷時,據説他曾在閣僚會議上立下了著名的“帕拉帕誓言”(Palapa Oath):
“在征服整個南洋世界(Nusantara)之前,加查·馬達將不吃任何水果和香料(Palapa)。”
當時出席這個著名會議的大臣們嘲笑了加查·馬達的誓言。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幻想破滅了,有的人被撤銷了職務。此後三十多年,加查·馬達將要成為滿者伯夷的實際統治者和決策人。使巴厘島降服成為他的主要目標。他舉行劃時代的宣誓時還提到其他地方——古倫、斯蘭、丹絨普拉、阿魯、彭亨、東波、巽他、巴鄰旁和淡馬錫(今新加坡)。有人認為這些地方及其他地點在1331年-1351年期間先後被置於滿者伯夷控制之下。但只有巴釐一地能肯定被滿者伯夷控制過。
滿者伯夷帝國 滿者伯夷帝國
加查·瑪達加強中央集權制度,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與軍事的改革與整頓,並致力於對外擴張。他執政以前滿者伯夷的疆域僅領有東爪哇和馬都拉島。1343 年,率軍征服巴釐 。1347年,他委任阿迭多跋摩為末羅遊王以阻止室利佛逝的復興,並迫使蘇門答臘中部和北部的小王國承認滿者伯夷的宗主國地位。加里曼丹沿海各小王國(包括文萊)懾於滿者伯夷的強大威力,亦被迫承認其宗主國地位。1351年,製造甫拔特大屠殺事件,以圖迫使巽他王國臣服。他趁室利佛逝衰落之機在馬六甲海峽沿岸建立若干統治據點。他還建立一支水軍,以維持對羣島的統治和香料貿易的壟斷。
1364年,加查 · 瑪達病死。死後被神化,受到崇拜 。印度尼西亞早期民族主義者視其為民族英雄。 [1] 

加查·瑪達主要成就

除了巴厘島外,據説加查·馬達還征服了古倫、斯蘭、丹絨普拉、阿魯、彭亨、東波、巽他、巴鄰旁和淡馬錫等大片地區,建立了滿者伯夷在南洋地區的霸權。
之後凡有野心的爪哇土邦國王,皆以恢復昔日滿者伯夷的版圖為己任。

加查·瑪達人物評價

馬來族的史書《馬來紀年》是如此評價加查·馬達的:
巴杜卡·羅闍(敦霹靂)被人們奉為能臣。因為在他任職的時代,有三個大國。第一個是滿者伯夷,第二個是巴賽,第三個是馬六甲。在這三個國家中有三位能臣,滿者伯夷的能臣名叫阿里亞·加查·馬達,巴塞的能臣名叫羅闍·格納嚴大人,而馬六甲的能臣就是巴杜卡·羅闍宰相。
這本史書的作者和馬六甲王室關係頗深,和滿者伯夷非常疏遠。然而他依舊把加查·馬達的名字放在自家的宰相之前,盛讚他的賢明、忠誠,卻對排名第二、國土更近的羅闍·格納嚴用筆不多,亦可見對加查·馬達的評價之高。
參考資料
  • 1.    D.G.E.霍爾.東南亞史:商務印書館,1982: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