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劍經

鎖定
《劍經》見於戚繼光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是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所著的一部棍術專著。俞大猷將此書稱為“劍經”而不是“棍經”歷來有多種説法,見解不一。
作品名稱
《劍經》
作    者
俞大猷
創作年代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劍經作者簡介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輔,號虛江,明代抗倭名將,著名武術家。福建晉江(今泉州)人。曾從李良欽習荊楚長劍,著有《射法》、《劍經》、《正氣堂集》等著作。曾教授少林弟子宗擎、普從棍法,對少林武術、尤其是少林棍法的發展與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參加御倭戰爭時所帶領的“俞家軍”令倭寇聞風喪膽,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 [1] 

劍經《劍經》原序

猷學荊楚長劍,頗得其要法。吾師虛舟趙先生,見而笑曰:若知敵一人之法矣,詎知敵百萬人之法本於是乎?猷退而思,思而學,學而又思,思而又學,乃知天下之理原於約者,未嘗不散於繁。散於繁者,未嘗不原於約。復以質之,先師曰:得之矣。夫首之大,嘴牙之小,不相稱焉,兩不相為用也。手足之大,指爪之小,不相稱焉,兩不相為用也。鳧以掌大而不能棲,鶩以嘴大而不能啄,鳶以翼大而不能擊,狼以尾大而不能掉,鹿以角長而困,豕以肉多而喘,駑以鬣濃而鈍,虎以項短而力,兔以前短而狡,雞以爪細肩廣而善鬥,犬以毛淺尾鋭而善獵。疾病之人,手足鞅掌者懶,臍腹彭亨者倦,頭項癭瘤者偏,腰膂薄弱者痿,前急後曳者躓:無不有勢存焉。聖人制兵師之陣,必有奇有正,必有從有伏,必有揚有備,必有前後、有中央、有左右,必有握奇,必有遊闕。其陣不一,各有輕重、饒減盈縮、遠近、疏數之權。度大以稱小,小以稱大,人以稱地,地以稱人,無不勝也。然則舍萬 物之情,以求行陣之法者,遠矣。一人之鬥,有五體焉:一身居中,二手二足,為之前後左右,有防有擊,有立有踢,一體偏廢,不能為也。唯伍法具於一人,故起伍之數,必五人兩之數,必五伍隊之數,必五十卒之數;必四兩一車,車之數必五乘,偏之數必五隊,軍之數必五偏,陣之數必五軍,自一人以至百千萬人,同一法也。一人之鬥,身體手足,皆有屈伸之節。屈於後者,伸之於前;屈於右者,伸之於左。使皆屈而無伸,與皆伸而無屈,僵人而已耳!雖具五體,不能為也。故伍必以三人為正,二為奇;什必七人為正,三為奇;八陣必四隅為正,四方為奇;自一人以至百千萬人,同一法也。人之善鬥者,一身四肢屈伸變化,有無窮盡之形,故前正而後奇,忽焉正後而奇前,正聚而奇散;忽焉正散而奇聚,車正而騎奇;忽焉騎正而車奇;自一人以至百千萬人,同一法也。萬人之變化,猶一人之伸縮;萬人之從令,猶五體之從心,無不勝也。然則舍一人之身,以求行陣之法者,遠矣。上古聖人觀之於天,察之於數,驗之於易,推之於度,取之於身,證之於物,曲盡其理,而立為伍,法以教人,可謂明且盡矣。忠臣義士,志可以矢,效公忠而學,必求乎實用。氣可以運,量宇宙而謀,又貴於有成,彼覽影偶質,豈能改?獨指跡慕遠,何救於遲也耶?猷謹將所得要法,著為《劍經》,以告後人,世有真丈夫,當亮予志。 [2] 

劍經《劍經》選讀

用棍如讀《四書》,鈎、刀、槍、鈀,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
中直八剛十二柔,上剃下滾分左右,打殺高低左右接,手動足進參互就。
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
陰陽要轉,兩手要直,前腳要曲,後腳要直,一打一揭,遍身着力,步步進前 ,天下無敵。
千言萬語不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一句。李良欽之所以救得急者,都是前一下哄我去,然後轉第二下來接救,故救得速,故能速也。
不外乎“後人發先人至”一句,不外乎“不打他先一下,只是打他第二一下”。
問如何是“順人之勢,借人之力”?曰:“明破此,則得其至妙至妙之訣矣。蓋須知他出力在何處,我不於此處與他鬥力,姑且忍之,待其舊力略過、新力未發,然後乘之,所以順人之勢、借人之力也。上乘落、下乘起,俱有之,難盡書。勾、刀、槍、棍,千步萬步,俱是乘人舊力略過,新力未發而急進壓殺焉”。我想出“舊力略過,新力未發”八個字,妙之至也!前言拍位,都是此理。
千言萬語,總是哄他舊力過去,新力未發而乘之。
響而後進,進而後響,分別明白,可以語技矣。 [3] 

劍經影響

嘉靖四十年(1561年),精通“荊楚長劍”的俞大猷奉命南征,特地到嵩山少林觀看武僧棍技,結果大失所望。他認為:少林功夫“已失古人真訣”並“明告眾僧”。在少林寺主持小山和尚的請求下,俞大猷帶兩名“年少有勇力者”兩人——宗擎、普從隨其“南行出入營陣之中,時授從陰陽變化真訣,復教以智慧覺照之戒”。三年後,二僧歸少林“以所授之教,轉授寺眾”。十三年後,宗擎再次見到俞大猷,並告訴他“普從已化為異物,惟宗擎回寺以劍訣禪戒傳之,眾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傳可永也。”俞大猷見到心愛的弟子,十分高興,專門寫了一首詩少年送給宗擎:“學成伏虎劍,洞悟降龍禪。杯渡遊南粵,錫飛入北燕。能行深海底,更陟高山巔。莫訝物難捨,回頭是岸邊。”在這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明代俞大猷生活的時代,少林功夫“禪武合一”的風格已經形成。
吳殳曾見有一稱作“五虎攔”的少林棍法,演練時“唯一打一揭而已。打必至地,揭必過腦,平平無奇,殆如農夫之懇土者。而久久致工,打揭得勢,則少林諸法,亦甚畏之,不可以平平而輕視也”,這種棍法與程宗猷《劍經》中“一打一揭,遍身着力,步步進前,天下無敵”的記述相似。由此,可以大致判定該棍法應是俞大猷傳宗擎,宗擎傳少林寺眾的“長劍技”。
“真正由少林傳出的棍法,共有兩種”,其中“一種是明朝正嘉年間,喇嘛僧傳於少林,經洪轉改編,而託始於元末緊那羅的”,“一種是嘉靖末俞大猷傳與少林僧宗擎,宗擎轉授寺眾的。”在這兩種棍法之中,第一種“兼槍帶棒”、注重把法變換的少林棍法更符合北方拳種的特點,而宗擎所傳的第二種棍法動作樸實、把法變換不大的練法更符合南方拳種的特點。兩者共存於少林寺,從而奠定了“天下功夫匯少林”而後“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堅實基礎。 [4] 
參考資料
  • 1.    徐長青:《少林歷史與文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2.    李良根,李琳:《劍經註釋》,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版。
  • 3.    唐豪:《少林拳書秘訣考證》,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版。
  • 4.    昌滄,周荔棠:《中國武術人名辭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