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殳

鎖定
吳殳(wúshū),又名吳喬,明末清初詩人史學家,還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武藝家和武學學者。對吳殳其人,史學界並不熟悉,很少有人專門研究他的生平和事蹟。但他的名字在武術界很響亮,他的《手臂錄》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部武學名著。然而,由於吳殳的書多是流行不廣的古籍,不熟悉古籍的人並不容易見到。
中文名
吳殳
別    名
吳喬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611年
逝世日期
1695年
出生地
江蘇太倉
代表作品
《手臂錄》

吳殳人物簡介

吳殳,又名吳喬,字修齡,本江蘇太倉人,早年入贅到崑山,遂佔籍崑山。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卒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得年85歲。吳殳是明朝滅亡後堅守志節的遺民,雖年壽很高,並且“高才博學”,但一生設有任何功名仕履可述,經常過着寄人籬下的清苦生活。他學術上沒有什麼家學傳承,學識主要得自“於書無所不窺”。但一生遊蹤甚廣,多次往返於南北之間,與順治、康熙年間的文壇人物多有交往,經歷和學術活動都十分複雜。清人有人説吳殳是一個“奇人”,這話不無道理。
吳殳之“奇”,一是他孤介傲岸的性格,這一點特別表現在他點評古今近於肆無忌憚的文風上。這使他遭受了很多非議和責難。然則,終其一生並無多少改悟,直至晚年,辭氣紛紜,口無遮攔,依然故我!其次,是他的行蹤和社會交遊頗為神秘,這方面我們所知不多,但隱約感覺到其中有些詭異的內容。如果説他參與了“反清復明”,那他到底做了些什麼?與他交往的漁陽老人、朱熊佔、倪覲樓、翁惠生、項元池等,都是些什麼人,這都還需要探頤索隱,慢慢去深入研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自身的學術取向和建構的特殊性。具體説,吳殳有自己獨特的學術體系和另一個縱橫馳騁的領域。在明清之際試圖兼通文武的學人羣體中,他無疑是做得最成功的之一,故用不着同一般侷促筆硯間者爭尺短寸長。憑着這點自信,在名家如雲的明清間學壇上,他睥睨海內,雲文雲武,真是罕有與之相匹者。
明末清初之際,南北文人中曾出現一股研討兵學和崇尚武藝的風氣,這應該與戰亂頻仍、國勢危重的時代背景有關,也與一時勃然興起的反理學思潮有關。當時,真所謂“風化所摩,學者比肩”,徜徉其中的南北學人不一而足。舉例説,北方有山西傅青主傅眉父子的交結武僧和演練武藝;河北王餘佑顏元、李恭、王源等對兵學與武藝的精研和傳播,最終成為“顏李學派”的主要特點之一。在南方,吳興文學家茅坤的孫子茅元儀,好學多識,喜好兵學,天啓年間着《武備志》240卷,是晚明軍事鉅著,影響深遠。錢謙益、程孟陽與多位身在低位的武林人物的交往,其中很有些耐人玩味的東西;黃宗羲黃百家父子與抗清義士王徵南的特殊友誼,這正是近世以來“內家拳”泛起的源頭。陸世儀、馮杼、馮行貞等人,也都有具體的武事活動,有的甚至還有論説傳存下來。但平心而論,這中間還要數吳殳用功最深,成就最高。他數十年潛心其中,貫通古今,融會南北,有多種武學著作留傳下來,直到現在仍然閃爍着光輝,繼續產生着影響。吳殳之“奇”主要在他成功地融合了文學、史學和武學,創造出獨具一格的學術模式,是明清革代之際文武兼修學風中最突出的代表。
在重文輕武之風愈演愈烈的中國古代,文武分為兩途,兼容二者是難度很大的事,歷史上做得好的並不多。及至視武學為末學的明清時代,不要説兼容,能做到不歧視武學就很不容易了。就此點而言,吳殳的確是相當特殊的一例,稱他是一位超凡脱俗、卓犖不羣的傑出人物,恐不為之過。
吳殳博學多識,勤於著述,直到垂暮之年猶筆耕不輟。只是他“一生困厄”,身後又十分寂寞,他的著作除《圍爐詩話》、《手臂錄》比較有名外,其他著作,有的已經亡佚,有的則僅以抄本存世,如荒寒孤碑,不為人知。
長期以來,很多學者一直在努力搜求吳殳的著作,追尋吳殳的蹤影,試圖深入全面地瞭解這位“奇人”。據學者們研究,到目前為止,吳殳的著述一共有24種之多,其中保存到現在的13種,另外11種或已經亡佚,或存佚暫時不詳。在這24種著述中,武學著述一共是5種。其中3種有刻本存世,2種只有抄本傳存下來。吳殳的武學著作是中國武術史上十分珍貴的文獻資料,對我們研究明清武藝的演變,瞭解一些重要的武術人物的活動等,都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同時,這也是我們瞭解研究吳殳本人的歷史經歷和他的武學思想的最直接的資料。
現根據友人提供的情況,將吳殳撰寫的《紀效達辭》與《手臂錄》二書向讀者作扼要的介紹。

吳殳紀效達辭

一、《紀效達辭》20卷
是吳殳撰寫的兵書之一。是他對戚繼光兵學名著《紀效新書》18卷本的改寫、詮釋與發揮,可以看成是一部關於《紀效新書》的講義或導讀。書的署名是:“明定遠戚繼光元敬立法後學古吳吳殳修齡達辭”。
《紀效達辭》非常稀見,清代公私藏書目錄中,唯見於清康、雍間蘇州藏書家王聞遠(聲宏)的《孝慈堂書目》。書序則被清王寶仁《婁水文徵》所收載。此書從來沒有刻板印行,僅僅以抄本傳存,據我所知,目前國內只有兩個清代抄本,可謂珍稀之極。
《紀效達辭》的卷首是戚繼光18卷本《紀效新書》的自序,其次是吳殳的序。吳序説,自古治軍者多不講旗鼓營陣之法,唯戚繼光《紀效新書》言之最詳,“人能熟讀而精思之,雖老於行間者不過是也。”但,他以為戚書“行列未整,字句多蕪,讀之不快。”文字上應當有所刪節、條貫,當然也包括內容上的調整和疏解。戚書在明代坊間翻刻本極多,大多質量低劣,到清代初年,已很難見到一個完整的本子,其中第14卷的《拳經》三十二勢,大多已經殘缺不全,有的剩下28勢,有的剩下24勢。所以“行列未整,字句多蕪”並不是戚繼光造成的,而是明坊刻本的通病。
吳殳説:予於丁丑戊寅間,有志於此,刪為一書以備他日之用。其後事事灰心,竟不知此書淪落何處。今者鹿城呼德下、雲間蔣大鴻、甬東潘用微屢相從臾,乃復取坊本,更以舊意為之,在成此書,名之曰《紀效達辭》。
丁丑、戊寅間,是明崇禎十年、十一年(1638年)間,此時,吳殳就曾經將《紀效新書》刪成一個以備他日之用的本子。這説明吳殳在兵學研究上起步甚早,這應該與他早在崇楨七、八年間,因為“天下多事”便與幾個同學師從常熟石電(敬巖)學習武藝是一脈相承的。
此書撰於康熙元年(1662年),吳殳51歲。據他在《峨嵋槍法》序言中説,這一年他在崑山盛氏家做家庭教師,結識了“弓馬精絕”朱熊佔,從朱氏得到程真如傳授的峨嵋槍法。又據《手臂錄·單刀圖説》序,此年8月他還撰寫了《單刀圖説》一書。總之,康熙元年,吳殳曾專心研究兵法和武藝,《紀效達辭》和他的多數武學著作都是這一年撰寫的。又過去了20多年後,他才在潘平格等幾位朋友的慫恿之下,再-次完成此書。
《紀效新書》是明清大量兵學著作中最有科學性和實用價值的一部,對明以後軍事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直至清末民初,猶是治軍者案頭必備的書。吳殳以《紀效新書》為研究對象,並對之做出訂補演繹,以求更切實用,亦見其兵學素養之深和眼力之高。相比於同時代的某些喜歡談兵的學人,吳殳在兵學上、武藝上,不但功夫下得深,所作所述也都立足實際應用,絕非紙上談兵者流。然則,吳殳畢竟是一介書生,終其一生沒有過任何的軍事經歷,武藝的實踐上也有很大侷限性。於是便仍舊脱不開書生“抵掌談兵”的習氣,有些議論不免但憑感悟,流於主觀,這在《紀效達辭》中亦不乏例證。但,吳殳確有自己的優長,作為一位武學家,在長、短兵器武藝方面,他經師既多,閲歷又廣,又善能比較鑑別,所以如第6卷擊刺篇、第7卷比試篇中,都有不少非常精彩的論述,有些地方確對戚書有所補益,也給我們研究明清武藝提供了珍貴資料。

吳殳手臂錄

二、《手臂錄》4卷,附2卷
此書清代叢書多有收錄,現在最常見的是《叢書集成初編》本。最近,台灣逸文圖書有限公司將其收入《武備叢書》中。清代張海鵬在書尾的《跋》中説,《手臂錄》附卷兩卷,即捲上《峨崛槍法》和卷下《夢綠堂槍法》,原本都是獨立傳世的書,雖然都曾經由吳殳整理而成,但並非吳殳著作。張海鵬在編刻《澤古齋叢抄》時,將其編進《手臂錄》中。應當説這是一個值得表彰的舉動,不然《峨嵋槍法》和《夢綠堂槍法》很可能遭到失傳。
顯然,卷帙並不算大的《手臂錄》,是一部具有“武學叢書”特點的書。它所收載的武藝內容既非出自一家,也非傳於一時一地,是吳殳在長時間的武藝活動中逐步蒐集得來的。吳殳將其彙編成了一部書,明顯具有存藝、存人、存史的用意。縱覽全書,卷1、卷2內容都是講槍法的,是戚繼光、程衝鬥、石敬巖等家槍法的綜合之作。卷3名《單刀圖説》,是吳殳對劉雲峯、石敬巖所傳日本雙手刀法的改進,其中吸收了漁陽老人的劍法,從而編成所謂“單刀法十八勢”。卷4內容比較駁雜,槍法外,還有《叉説》《狼筅説》《藤牌腰刀説》《大棒説》《雙刀歌》《劍訣》等,有些內容又見於吳殳的《紀效達辭》《無隱錄》兩書。吳殳所述武藝以槍祛為主,其次才是刀、劍等雜藝。正如清人張海鵬所説的,“吳之技,槍其最上乘,刀、劍、筅亦具有心得。”
《手臂錄》的確是明末清初之際最重要的武學專着,它上承戚繼光《紀效新書》、程宗猷《耕餘剩技》、程子頤《武備要略》等,不但記載了諸如石敬巖,程真如等明末江南名家的槍法及其傳授淵源,而且還對明代各家槍法進行了詳細而具體的比較。此外,吳殳所記述的某些武藝品類和涉及到的人物,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以《手臂錄》為主,再以他的《紀效達辭》《無隱錄》諸稿為參照,互相印證發明,對我們瞭解明清武藝流變的趨勢具有啓示意義。
民國年間,武術史家唐豪先生在《中國武藝圖籍考》一文中對《手臂錄》作者及本書內容均有所考證。其後,他又在《行健齋隨筆》等著作中多次談到吳殳的武學。唐豪先生是上世紀以來中國第一位研究吳殳與《手臂錄》的學者,他的研究成果和觀點至今仍有一定學術價值。對《手臂錄》所載各家武藝,唐先生有一個扼要的論列,今引之如下以備參考,並志紀念雲:崇禎六年,殳以天下多故,約同裏夏君宣、夏玉如、陸桴亭,從石敬巖遊,受搶刀法。敬巖教人習槍,以對扎入手,須厚縛紙於竹,肋下革戳三年,然後授以行看、再半載而成,與近代用護具擊刺者同法。法由實驗中得來,故其枝精純,而不流於虛浮,與講壇主義之武術異其趣。殳又於漁陽老人得劍法,於天都俠少項元池得雙刀法,於鄭華子得馬家槍法,於倪近樓得楊、沙兩家槍法,於朱熊佔得峨眉槍法。嘗以其心得,創筅槍之制,自謂於擊刺留心三十年,其中有四五年習練之功,深知甘苦,屢折槍師,故敢改作。其法有五利無一費。國亡後,以詩寄情。《登北固山》有句雲:“生平不忘中流揖,每到登臨便愴然。”《當夜感懷》有句雲:“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哀亡國遣恨,喻眼前隱痛,今日讀之,尤發人警惕。
唐先生此文寫於抗日戰爭時期,出於憂國之情,筆下多有撫今思昔的感慨。末尾“哀亡國遺恨,喻眼前隱痛,今日讀之,尤發人警惕”幾句,充分顯露了一位愛國武術家的情懷。他所引錄的吳殳的詩句,都錄自清代錢泳《履園叢話》卷8《以詩存人》條。吳殳是詩人,但他的詩集早已不傳,至今我們蒐集到的不過十多首而已。

吳殳手臂錄自序

用兵以戚南塘之旗鼓為初門,孫武子之虛實為極致;擊刺抑末矣。然不能此末藝,則不敢身至陣前,無以定將士勇怯,而行不逾時之賞罰。人無畏心,戰何能勝?況又平日所用教師,多被誘於花假,以誤士卒乎?雖然殳何人而敢言此,惟以壯年所廣集,匯為一編,以定其邪正淺深,貽之子孫而已。餘所得者,有石家槍,敬巖也。峨嵋槍,程真如也。楊家槍、馬家槍,其人不可考。少林槍,餘得者洪轉之法。汊口槍,則程衝鬥也。有《耕餘剎技》《少林棍法闡宗》《長槍法選》諸書刻印行世。此七家者,其法具存。餘若金家槍、拒馬槍、大寧筆槍等,尚有十餘家,名存而無徒,書又不傳,無可考據。應由技術淺小,雖取名一時,不足以傳久故也。
今就七家言之,真如一門而入,一師而成,一於純者也。敬巖遍歷諸家,年將四十,始遇真如,重下本源工夫,而得返正。及乎晚年,棍棒刀牌,皆成槍法,化雜以為純者也。二師身二而法則一也。沙家竿子長軟,別為一門。楊家器在長短間用之,亦兼取長短之法,此三家皆不雜棍法。馬家以楊家為根本,而兼用棍法。少林全不知槍,竟以其棍為槍。故馬家法去棍猶有槍,少林去棍則無棍也。然少林尚剛柔相濟,不至以力降人。衝鬥止學少林之法,去柔存剛,幾同牛鬥。而今世衝鬥之傳,江南最盛,少林猶不可得,況其上焉者乎?
總而論之,峨嵋之法,既精既極,非血氣之士、日月之工所能學。沙家、楊家,專為戰陣而設。馬家、少林、衝鬥其用於戰陣,皆致勝之具,惟江湖遊食者不可用耳。鐘王之手,親紙以成字者,毫端也。為毳、為苘、為膠、為管,皆所以成此者也。善將將之君,敵愾以奏功者,擊刺也。為旗鼓,為隊伍,為虛實,皆所以成此者也。聞擊刺而小之者,在武鄉謝艾韋睿,餘乃心伏,取子桓典論之語而名為手臂錄。時戊午八月,滄塵子吳殳修齡撰。

吳殳詩詞欣賞

質子妖姬儘可居,六王猶在已丘墟。鞭橋東去無靈藥,驂乘西歸有鮑魚。黃犬淚中慚廢立,白蛇醉裏報驅除。當時好為秦非計,牧地為封食有餘。
洛神
心不隨身葬寂陵,卻乘金縷一遊陳。舊愁黯黯因楊祖,新恨涓涓屬灌均。射鹿未消漳闕淚,驚鴻猶賦洛川塵。君王八斗今餘幾,腸斷無由更感甄。
季世唐虞只此時,泗亭天壞哲人違。三交城下波聲急,五丈原韻日色微。西國無煙生火井,東鄰有女落蟂磯。不關鍾鄧能緣險,黃皓譙周盡識幾。
蘇台懷古
秋風槭槭雨瀟瀟,追嘆先王氣正驕。壯士短簫吳市乞,美人雄劍越溪邀。三更姓館樽前蠟,千載胥江月下潮。只有忠祠今尚在,行人指點過皋橋。
胡牀數弄渺難蹤,只有清疏景物同。幾片曉梅江岸月,一行秋雁墅樓風。卻愁猿骨侵人籟,更嘆《龜茲》誤國工。那得中郎來仰卧,會稽千畝正叢叢。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淄川人。諸生。有《聊齋集》。
吳殳 吳殳
青石關身在甕盎中,仰看飛鳥度。南山北山雲,千株萬株樹。但見山中人,不見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捫蘿自茲去。句曲上層霄,馬蹄無穩步。忽然聞犬吠,煙火數家聚。挽轡眺來處。茫茫積翠霧。
渡河
歸途過黃河,一葉大如掌。颼飀西南風,飽帆蕩雙槳。船小墮帆側,高低任俛仰。舟如瓢水盈,閃閃浮甕盎。激水雪崩騰,珠花迸衣上。駛急穿橫流,洶洶作怒響。回首過來處,低雲接沆漭。
九日望日懷張歷友
臨風惆悵一登台,台下黃花次第開。名士由來能痛飲,世人元不解憐才。蕉窗酒醒聞疏雨,石徑雲深長綠苔。搖落寒山秋樹冷,啼烏猶帶月明來。

吳殳劍訣

吳殳《劍訣》節選解讀文節選重組:一、手前身後現刀式,身前手後隱刀式.二式用手身誘之,撲身刀尖迫使發,彼取我身手出奇,死裏得活做鐵屋.
吳殳 吳殳
解讀:持短兵械鬥有兩種臨戰式.一為現刀式.即持械的右手右腳在前,軀體在後.因前手持械在前,所以便於搶先進攻與防衞身體.但其式亦有缺點.即持械手前置,手腕容易在聰明的對手出其不意的一擊之下導致傷.致.因為受常規思維模式的束縛,攻擊一方往往習慣於率先攻擊對方軀體,防衞方也習慣於加強對軀體的防衞,從而忽略對持械前手的防護.進而形成防護前手的技術空白.當攻擊方搶先擊敵持械的手腕時,因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防守方意料不到進攻方的反常之舉,加之不知如何反擊,在措不及防,手足無措的情況下,一擊而敗.知道了此式的不足,我們就要加強,敵搶先擊我前手時的,反擊的研究與練習.第二種臨戰式為隱刀式.即左腳、身體在前,持械的右手在身體之後.或右腳在前,而持械的右手腕卻藏於左胯之後.因隱刀式持械手後置,所以敵擊我持械手的戰術無法落實.只能棄我手而擊我身.針對這種情況,我可保持隱刀式的勢式移步撲向敵人,我此時右手不動,擺出一副送死的樣子.敵必,(只能)擊我身,當敵劈剌我身軀時,我才出手劈敵持械的手腕,我擊敵腕時所走的攻擊路線大大短於敵擊我身時所走的攻擊路線,我武器到達敵腕所用時間,大大少於敵械到達我身所用的時間,所以我後發必先至.在敵刀末到我身之前,我刀亦擊中其手腕.敵持械手傷殘,必敗.此乃死裏求活,置死地而後生之法.似危實安.二、黯者奇正亦能識,捨身取手主擊客,我退我手進我身.龍翻虎躍皆蛇行,直進當胸不可阻.
解讀

吳殳六品論

吳殳"六品論"
清代吳殳在他偉大的兵器論着《手臂錄.卷二.槍法微言》中,提出了槍的六品,他説:“一曰神化、二曰通微、三曰精熟、四曰守法、五曰偏長、六曰力鬥。”這“六品”雖然是因槍而提出,但由於槍乃百兵之王,吳殳更認為槍術及各種兵器拳術,可以通微,因此吳殳的“六品”,除槍之外,同樣可以作為武者修行各種武術的次第與果位。
胡亂拜師,深陷師門難以自拔
一般武者初入武道之門,由於本身對武術的認識不夠,根本難以辨別如法與不如法;只好以名氣高低,作為拜師學藝的標準。由於習武乃個人終身之修行,中國人師徒觀念又特別強。所謂“師恩深似海”,一旦拜錯師父,一生就深陷在師門之中,無法自拔;不但學不到好功夫,還被矇騙了一輩子。因此,辨別師父武學的果位品秩,便成了開始習武時,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六品可以斷定師父的果位
吳殳的“六品論”正好提供了初習者辨別中國武學果位的尺度標準,用“神化、通微、精熟、守法、偏長、力鬥。”等“六品”,來判斷師父的武學果位,就像用“性能”來判斷汽車的好壞一樣有效,足以做為初習者入門拜師的重要參考。在此,我們要從最低的第六品:“力鬥。”開始談起。
吳殳以力鬥為末流六品
吳殳 吳殳
吳殳認為武術最差勁、最末流的就是第六品:“力鬥。”他説:“六曰力鬥。虛實全無,動即犯硬。”也就是説第六品的人,根本不知道虛實生克的道理,一動手就犯硬蠻幹,這是最底級的。吳殳非常強調武者的作戰方式,一定要像諸葛武候一樣,有“名士風流”才算神化的高手,絕不能像豬圈裏的豬一樣,衝來撞去(豕突中鬥)。博擊、散打場上,未見風流名士
一般人一定會認為在徒手(散手、搏擊)比賽場上,除了技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體力,根本不可能出現像吳殳所形容的風流高人,可以羽扇冠,談笑間讓敵人灰飛煙滅。有些人更沾沾自喜地高舉一些博擊、散打選手大敗中國民間武師的例子,用來攻擊中國武學,譏諷中國武學前賢所説的階級神明境界,實乃誇大欺人之論。
徒手比武,難免力鬥
吳殳 吳殳
沒錯,在當代深受外國徒手博擊規則影響之下的中國武術,採取長時間的徒手比賽,勝負不以生死為判定,不用力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宗嶽門經常提醒武者,中國武術原本就是“兵拳合一”的武術,根本不是“徒手博擊”的武術。中國人一貫以“兵拳合一”,在戰鬥時迅速殺死敵人,作為武術優劣的判準;拳腳功夫的優異展現,雖然在各門派中經常被提起頌揚,但是完全“徒手博擊”的武術觀念,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卻幾乎不曾單獨存在過。綜觀當前稟承古風,承傳至今的各門各派,絕無像現代受外國風潮影響,而興起的道館一樣,只練拳腳不練兵器的,就是最好的證明。
“兵拳合一”始見名士風流
我們從中國武術所強調的“兵拳合一”傳統觀念來看,吳殳所謂“名士風流”的戰技,確實存在,並且也確實是風流殺敵的最偉大戰技。我們看日本的劍道比賽,耄耋老人可以戰勝年輕小夥子;劍道高手持武士刀而戰,也絕對有令人讚歎的名士風流;我們再看西洋劍比賽時,選手衣着帥氣,動作優雅,也都是名士風流的最佳寫照。從這些外國兵器使用的例子,就足以證明中國傳統“兵拳合一”,兵器和拳腳同時使用的名士風流戰技,絕非欺人虛言。
武學失傳失血,精華盡失
吳殳 吳殳
宗嶽門強調中國武術的“兵拳合一”,絕非在説明中國武學的拳腳工夫不行,無法單獨以拳腳對抗敵人。中國武術即使不用兵器,單獨以徒手和敵人對戰,也同樣有威力。當前除了受限於不恰當的比武規則和得分條件,無法徹底發揮之外;中國武術失傳失血的情形極為嚴重,也是中國武術實戰的致命傷。許多武學的高深理論並非不實,而是現代人根本看不懂;由於看不懂而無法領悟其中奧妙,相對地就做不到,最後自然產生偏差和懷疑。重尋前賢秘技,恢復中華武學真面目。
因此要尋回前賢名士風流的戰技,除了要了解中國武學兵拳合一的傳統,更重要的就是在前賢所遺留的拳論中,仔細探索其武術的奧秘,把過去失傳的武學心法,重新找出來並加以發揚光大。如果不肯承先啓後,一昧地以自己的粗淺知見,胡亂論斷古人階級神明、名士風流之戰技為不實,而加以鄙視拒斥;恐怕只能永遠在外外國武學所崇尚的“力鬥”間打轉,只是這些充滿外國徒手搏擊武術陰影的武學,究竟還能不能稱為中華武學,就很值得人們省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