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雲瀚

鎖定
劉雲瀚(1910~1981)江西大庾(今大餘縣)人。1927年,就讀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預科。1929年,畢業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工兵科。1930年,參加隴海路戰役,升任連長、少校團附。1932年,參加淞滬抗戰,同年冬,入陸軍大學學習。1935年,考入陸軍大學研究院第四期。1937年起,歷任上校課長,少將副處長、處長、副旅長等職,率部在蘇南進行抗日活動。1939年10月,升任第十一師參謀長。後歷任處長,軍委會政治部部長辦公廳副主任、第六戰區參謀處長、副師長、師長等職。1943年,率部參加鄂西會戰,力挫日軍。後調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1944年後,相繼任第十一師師長、國防部第一廳副廳長。1948年,任新編第五軍軍長。後其部改為六十八軍,駐防山海關。1949年1月,從天津戰役中逃脱,任長沙綏靖公署南昌指揮所副主任。同年9月,任第十九軍軍長,率部去金門。後撤退台灣,歷任台當局防務部門參議,工兵學校校長、工程署署長、工兵署署長。1957年,任台灣“陸軍供應司令部”中將副司令。1964年退役。1981年5月17日病卒台北。 [1-3] 
中文名
劉雲瀚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大庾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81年5月17日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第七期

劉雲瀚人物生平

劉雲瀚軍校學習與軍閥混戰

1926年冬,考入黃埔學生軍。次年夏,升入黃埔軍校第七期預科。1929年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在中央軍校軍官教育團任分隊長、連副、教導第二師連長。隨部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的隴海路戰役。入中央軍校附設憲警班學習,中途輟學重返部隊。

劉雲瀚抗日戰爭時期

1932年,任八十七師五二二團團副,參加淞滬抗戰。旋入陸軍大學第十一期學習,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入陸軍大學研究院第四期,留任兵學教官。1937年,調任第十五集團軍司令部參謀處第一課課長,從此追隨陳誠,受其器重。抗戰期間歷任武漢衞戍司令部參謀處少將副處長,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處長,陸軍六十七師一九九旅副旅長兼第三九七團團長,十一師參謀長,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處處長,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辦公廳副主任,十八師副師長兼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辦公室主任、幹訓團教育處長、第八軍第五師師長、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十八軍第十一師師長,軍政部人事處處長兼後勤總司令部人事處處長,軍政部駐新疆供應局少將局長。
率部參加蘇南抗日遊擊戰役和鄂西會戰,力挫日軍。協助司令長官,軍政部長陳誠處理抗日軍事指揮和軍事幹部訓練等事宜。

劉雲瀚朋黨比周排擠人才

1946年7月,劉調任國民黨政府國防部第一廳第一處處長,副廳長。次年,升第五廳代廳長、廳長,掌管國民黨軍隊編組訓練事務。以陸軍大學第十一期畢業生為基幹,參與編織國民黨軍事系統中以陳誠為中心的小集團,被圈中人評為“朋黨比周,排擠人才”,“局度太小”,“非為總長(即參謀總長陳誠)幫忙,實足敗乃公事”。

劉雲瀚解放戰爭兵敗南逃

1948年6月,出任新編第五軍軍長(10月改番號八十六軍)駐防山海關。在北寧路抵抗解放軍不果,退駐天津。以東局子為重點,守備河東陣地。因屬嫡系而有虛驕之氣,表示要行連坐法防守天津。
1949年1月11日,人民解放軍送達司令員林彪簽署的致天津守軍指揮官陳長捷林偉儔、劉雲瀚的信,勸告放下武器,限12日晚答覆。3人復以“放下武器是軍人恥辱。如果共謀和平,請派代表進城商談"以示拒絕。14日,解放軍發起總攻,次日下午,攻佔天津。陳、林被俘,他脱逃南下。

劉雲瀚參與金門戰役對抗解放軍

1949年1月,任長沙綏靖公署南昌指揮所副主任。繼隨主任方天南逃廣東,9月,在粵東重組第十二兵團第十九軍時,任軍長。10月下旬,全兵團由潮汕退守金門,25日在海空軍支援下,參加抗擊攻打金門的解放軍,在古寧頭激戰三晝夜。

劉雲瀚赴台後任職與晚年生活

在台灣歷任防務部門參議,工兵學校校長,"聯勤總司令部工程署”署長,"陸軍供應司令部”工兵署署長,副司令,"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編纂委員等。1957年,任台灣“陸軍供應司令部”中將副司令。1964年退役。
1981年5月17日病卒台北。

劉雲瀚人物著作

著有《紀金門古寧頭之役》《大陸光復後邊防建設之研究》。 [1-3] 
參考資料
  • 1.    《江西省志人物誌》編纂委員會編,江西省志人物誌,方誌出版社 , 2007.12,第526-527頁
  • 2.    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1989.04,第157頁
  • 3.    王新生 、 孫啓泰主編,中國軍閥史詞典,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04,第2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