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長亮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

鎖定
劉長亮,男,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華人學者。2022年3月25日,劉長亮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 [2]  ,在《Science》發表題為“遠端軸突控制多巴胺分泌的動作電位啓動機制”的論文,揭示了一種獨立於樹突細胞動作電位啓動的內源性機制,並確定該機制在軸突和胞體之間分離了多巴胺信號傳導的控制。
中文名
劉長亮
出生地
山東招遠
畢業院校
中國藥科大學
性    別

劉長亮人物簡介

劉長亮 劉長亮
劉長亮,男,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華人學者 [1] 哈佛大學博士後 [2] 

劉長亮人物經歷

2005年,還是本科生的劉長亮來到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實習;
2007年,劉長亮正式考上了上海藥物所的研究生,師從中國著名神經藥理學家金國章院士和鎮學初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藥物成癮的神經網絡可塑性、神經元樹突振盪的離子通道基礎。
2013年,他開始在哈佛大學醫學院Pascal Kaeser教授的實驗室做博士後,主要研究突觸傳遞的生物物理和分子機制。而Kaeser的導師,正是以研究突觸傳遞聞名的2013年諾貝爾獎得主Thomas C. Südhof。
2022年是劉長亮人生的又一個轉折,他把自己人生的下一站選在了西湖大學 [2] 

劉長亮學術成果

  劉長亮博士長期致力於腦內多巴胺和突觸信號傳導的研究,闡釋了數個長期困擾學界的基礎理論問題。在多巴胺信號傳導方面,劉博士首次揭示了多巴胺釋放的時空結構與分子基礎(Cell, 2018),發現了其在軸突末梢的調控機制和編碼原理(Science, 2022),並提出了全新的多巴胺信號傳導模型(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1)。在突觸傳遞方面,劉博士系統研究了突觸前活躍區的組織方式和多個活躍區核心蛋白的生理功能 (Neuron, 2020)。
劉長亮實驗室主要以電生理,電化學,光遺傳,功能成像,行為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手段研究神經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與相關疾病病理。主要關注以下幾個研究方向: (1)腦內多巴胺與膽鹼能系統的信號傳導與編碼規則;(2)突觸傳遞的生物物理與分子機制;(3)神經精神類藥物的新型篩選與發現技術。這些研究將作為基礎理論和底層工具廣泛服務於神經科學和神經藥理,並在此基礎上催生新的診斷和治療策略。 [3] 

劉長亮代表論文

1.Changliang Liu#, Xintong Cai, Andreas Ritzau-Jost, Paul Kramer, Yulong Li, Zayd M Khaliq, Stefan Hallermann, and Pascal Kaeser#. An action potential initiation mechanism in distal axons for the control of dopamine release. Science, 375(6587):1378-1385. Mar 25, 2022.
2. Changliang Liu, Pragya Goel, and Pascal Kaeser.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of dopamine transmiss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Apr 9, 2021.   
3. Richard Held*, Changliang Liu*, Kunpeng Ma*, Austin Ramsey, Tyler Tarr, Giovanni De Nola, Shanshan Wang, Arn van den Maagdenberg, Toni Schneider, JIanyuan Sun, Thomas Blanpied, and Pascal Kaeser. Synapse assembly in the absence of presynaptic Ca2+ channels and Ca2+ entry. Neuron, 107 1-17, Aug19, 2020.
4. Changliang Liu and Pascal Kaeser. Nanoscale location matters: emerging principles of Ca2+ channel organization at the presynaptic active zone. Neuron, 104(4):627-629. Nov 20, 2019.
5. Changliang Liu, Lauren Kershberg, Jiexin Wang, Shirin Schneeberger, Pascal S. Kaeser Dopamine secretion is mediated by sparse active zone-like release sites. Cell, 172, 706-718, Feb 8, 2018.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