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錄

(2013廣東省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鎖定
劉錄是茂名石化生產一線的一名班長。他恪守孝義,29年如一日,盡心盡力照顧身患重病的伯母和患有精神病的堂姐,不離不棄,為這個破碎的家撐起一片藍天;他忠孝兩全,在照顧好親人的同時,刻苦鑽研、勤奮工作,為企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孝老愛親的事蹟感動了油城、感染了千千萬萬善良的人們。2002年,被茂名石化公司評為年度勞動模範;2012年,獲得茂名市“孝老愛親”好人稱號,並當選2012年第四季度廣東“孝老愛親”好人;2013年,當選為茂名石化公司第三屆年度新聞人物。 [1] 
中文名
劉錄
國    籍
中國
職    業
工人
性    別
1984年,在茂名工作的伯父因故去世,留下身患重病的伯母和患有精神病的堂姐。絕望的伯母託人給遠在黑龍江的親人致電救援。年近17歲的劉錄毅然放棄學業,帶着父母的囑託,從東北黑龍江千里迢迢趕到茂名,承擔起照顧伯母和堂姐的重任,扛起了這個特殊的家。
每天早上天不亮,劉錄就起牀,匆匆趕到市場買菜,回家為兩個病人準備好早飯和午飯,照顧伯母吃好早餐,自己顧不上扒兩口飯,就要趕往十幾公里外的單位上班。下班後,他第一時間趕回家做晚飯,給老人餵飯,督促堂姐吃藥,幫伯母做康復訓練、按摩,一直到忙深夜,照顧老人睡下後,他才就着昏黃的電燈開始温習一天的工作。
1993年,伯母中風半身不遂住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堂姐的病時好時壞,不時得安排住院治療。劉錄像一個陀螺,每天在家、兩所醫院、工廠之間不停地轉着。他把一天的時間按分秒劃分,每天奔跑着,忙碌着,工作以外的時間幾乎全部用於照顧兩位親人,每天睡不了五個小時。
勞累使劉錄日益消瘦,但對伯母和堂姐的照顧始終無微不致。老人長期病卧在牀,脾氣不好,常常因一些小事發脾氣。每次劉錄都順着老人,想辦法哄老人開心。老人心情煩燥,他就給老人放喜歡的節目,抱老人到陽台曬太陽,給老人講單位裏的樂事;老人腸胃不好,時不時拉肚子,他每次不厭其煩地給老人換衣服、擦身子、全身按摩;老人牙口不好,他細心把食物做得又細又軟,而且經常變着法子換口味。伯母的病友們無不羨慕地對伯母説:“你真有福氣,有個這麼孝順的兒子!”醫生護士也對老人説:“您躺在牀上這麼多年,皮膚、肌肉沒有一點潰爛,全憑您兒子侍候得好啊!”每當這時,伯母總是眼含淚水,哽咽着説:“是啊,有這樣的孩子,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1998年,伯母去世。劉錄把全副精力用在工作和照顧堂姐上。堂姐的病時好時壞,除了上班,他不敢離開她。堂姐發病次數越來越頻繁,他只好讓她常住醫院,自己一有時間就跑去醫院護理她,給她做她喜歡吃的,帶她四周走走,陪她説話解悶,逗她開心。從17歲到30歲,劉錄的一切就是照顧這個家,沒談過戀愛,沒外出學習過,沒回過一趟黑龍江老家,沒參加過一次朋友聚會。
32歲那年,劉錄結婚了,由於妻子沒有工作,堂姐的病又要長期花錢醫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劉錄還是經常接濟已經下崗的岳父岳母,並幫原是廠醫的岳父在生活區開了一個小門診,解決了老倆口的生活問題。門診雖小且簡陋,卻深受小區居民的歡迎,劉錄有時間就去幫着幹些力所能及的活,減輕老人的工作量。
對遠在千里之外的雙親,劉錄心裏有一份深深的愧疚。為了照顧這個“家”,劉錄一直沒時間回黑龍江家鄉,沒機會在年邁的父母面前儘儘孝。現在,不管怎麼繁忙,劉錄每天都會給父母一個電話、一聲問候,知道父母在家鄉過得好,他就放心了。
由於長期勞累,劉錄得了小腿靜脈曲張疾病,而且腰肌嚴重勞損、椎間盤突出、頸椎增生。但是他無怨無悔,對堂姐的照顧一如既往。
在家裏,劉錄是大孝子,在單位,他是同事們眼中的“老黃牛”、“土專家”。2012年來,劉錄共查出各種設備設施、維修工程隱患26項,利用休息時間完成搶修任務12項,義務奉獻達100多工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