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重桂

鎖定
劉重桂(1915-2005),江西于都人。1933年5月入伍,193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處長、軍分區參謀長、41軍參謀長和駐越南大使館武官,1963年11月起先後擔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兼南寧軍分區司令員,廣西軍區政委、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重桂同志還參加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先後參加了四渡赤水、搶渡大渡河、搶渡金沙江,突破臘子口,遼瀋、平津等戰役戰鬥。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榮譽章。2005年於廣州逝世。 [1]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劉重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5年 [1] 
逝世日期
2005年 [1] 
出生地
江西于都

劉重桂人物生平

劉重桂(1915-2005),江西于都人。1933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劉重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江西補充二師五團五連戰士,江西軍委教導團一營一連學員,于都補充八團三營八連排長,紅一軍團十五師警衞連班長,紅一軍團二師五團二連班長,紅一軍團教導大隊三隊學員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隨部隊突破國民黨軍隊四道封鎖線,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奪佔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臘子口。到達陝北後,參加吳起鎮、直羅鎮、東征、西征、山城堡等戰役。

劉重桂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大隊三隊區隊長、三隊隊長,冀魯邊區教導營營長,冀魯邊區教導六旅十六團參謀長,冀魯邊區三分區參謀長,中共山東分局黨校學員,山東渤海軍區七師二十一團副團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和魯南、冀魯邊區各次“反掃蕩”、解放山東商河的戰鬥。

劉重桂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六縱隊司令部作戰科科長,東北六縱隊十八師參謀長,東北軍區上幹隊學員,東北四野一六。師參謀長,湖南常德軍分區參謀長。參加了四平保衞戰,三下江南,夏季、秋季、冬季攻勢,遼陽、鞍山戰鬥,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安陽和宜昌的戰役。

劉重桂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學員,中南軍區高幹軍事研究班副主任,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四十一軍參謀長。1960年9月駐越南大使館任武官兼軍事專家組組長。1963年11月回國後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兼南寧軍分區司令員,廣西軍區第三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書記、第二書記。1979年2月參加了中越邊界自衞還擊作戰。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77年8月當選為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83年5月離職休養。
2005年3月30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 [3-4] 

劉重桂家鄉情懷

劉重桂情繫家鄉教育

2004年12月4日,在廣州軍區幹休所內,劉重桂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對侄子談到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説,贛南是生他養他的地方,是贛南的這片土地養育了他,他留戀着贛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人生所剩不多的日子裏,想把自己積蓄的10萬元存款,捐獻給家鄉辦教育。他叮囑侄子要與他的子女一起,抓緊落實捐助項目、受助地點。根據劉重桂的意願,在於都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項目很快落實到了劉重桂家鄉所在地的一所小學——禾豐黃塅小學,在黃塅小學原校址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和添置教學設備。2005年4月11日,于都縣委、縣政府為接受劉重桂捐款,在於都縣禾豐黃塅小學舉行了既簡短又熱烈的交接儀式,實現了一位老紅軍對家鄉教育事業關心和支持的最後夙願。 [5] 

劉重桂牽掛鄉親發展

劉重桂不僅熱心家鄉的教育事業,而且對家鄉的其他公益事業也慷慨解囊。1965年春節,劉重桂回到于都禾豐老家探望母親,看到家鄉廟堂坑村及周邊的焦樹下村、竹篙潭村的鄉親們趕圩、外銷土特產、村幹部到鄉里開會、羣眾上醫院看病必須經過村門口的一條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獨木橋,來來往往的羣眾一不小心容易掉進河裏,尤其春夏雨水多的季節危險性更大。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當時,他家庭並不寬裕。一回到部隊,他就把自己僅有的3萬元積蓄寄到村裏,並交待村幹部一定要把這座橋修成鋼筋水泥橋,希望能過板車、拖拉機、汽車。一年後一座鋼筋水泥橋建成了。為了加速家鄉的建設與發展,早在20世紀六十年代末,他就積極與廣西玉林柴油機廠聯繫,支持幫助於都禾豐鎮廟堂坑村添置了柴油機,便於村裏防旱抽水,並建立碾米廠。 [5] 

劉重桂嚴格家風家訓

劉重桂家風嚴格,生前曾與侄子談起對後輩的教育,認為一個家庭要有一個好的家風家訓,才能培養出國家需要的人才。夫婦倆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4個子女全部送到了部隊,服役時間都在10年以上,其中有3人蔘加了對越自衞還擊戰。侄女小輝要到美國留學,孫女沙沙要到英國留學,他都把她們叫到身邊叮囑説:出國要愛國,學習要刻苦,學好本領後一定要回國建設社會主義,報效自己的國家,不能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更不能留在國外。老家的一個侄孫女,考進了一所師範院校,她認為不如堂哥堂姐,思想上有點難為情,劉重桂把她叫到身邊鼓勵説:師範學院很好,可以學到很多中國的歷史、教育文化,將來為建設祖國做貢獻。 [5] 
參考資料
  • 1.    南方日報社.劉重桂同志逝世[N].南方日報,2005-04-04(4).
  • 2.    劉重桂  .廣西地情網.2018-03-05[引用日期2022-10-06]
  • 3.    鍾榮涵主編;于都縣地方誌辦公室編. 于都縣志 1986-2000[M]. 北京:方誌出版社, 2005.09:505.
  • 4.    劉熙波,鍾榮涵主編. 禾豐鎮志[M]. 于都縣地方誌辦公室, 2007.05:249-250.
  • 5.    劉濱湖等.贛南籍外交官劉重桂的家鄉情懷[N].贛南日報,202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