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遠翔

(中共自貢地下組織和工人運動的創建者和組織者)

鎖定
劉遠翔(1898~1933),又名劉榮成、劉雲程、劉源泉,1898年出生於四川嶽池(廣安市嶽池縣),早年在重慶從事刻字工作。1925年,劉遠翔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底,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擔任重慶地委工人運動委員會委員,同年夏,被派往自貢開闢黨的工作,任中共自流井特支書記;1927年,組織成立自貢總工會,並擔任委員長;1928年,被選為四川省執行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共川南特委書記;1929年,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後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巡視員;1932年,在接替青島市委書記職務時,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1933年8月18日,劉遠翔被反動派殺害於濟南洛口刑場,時年三十五歲。 [3-5] 
中文名
劉遠翔 [6] 
別    名
劉榮成
劉雲程
劉源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33年
畢業院校
莫斯科中山大學
出生地
四川省嶽池縣

劉遠翔個人簡介

劉遠翔(1904~1933),又名劉榮成、劉雲程、劉源泉,化名袁湘、李偉仁、李蔚如。劉遠翔是忠誠的、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烈士。1904年,劉遠翔出生於四川省嶽池縣大石鄉。曾經先後擔任中共自流井特支書記、中共川南特委書記、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共青島市委書記等職務。 [1-2] 

劉遠翔生平事蹟

1924年,劉遠翔進入重慶長安寺啓文印刷廠當刻字工人,做工期間,受重慶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蕭楚女、楊闇公等的影響,參加“平民學社”,後又參加“重慶勞工互助社”,從事工人運動。
1925年初,劉遠翔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底轉為中共黨員。這期間,他以重慶印刷工人身份,領導重慶工人蔘加“國民會議促進會”、“孫中山追悼會”和聲援上海、青島等地“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等活動。是重慶早期工人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先後擔任中共重慶地委工人運動委員會委員、國民黨四川省黨部工人部幹事、重慶市總工會組織部部長等職。
1926年初夏,劉遠翔受中共重慶地委派遣到自貢建立黨的組織,在自流井(今自貢市)鹽場工人中開展黨的工作。劉遠翔到自貢後,深入鹽場井灶向鹽工們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教育鹽工們團結起來改變自身命運。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工作,建立起自貢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自流井特別支部,並擔任特支書記。
劉遠翔以鹽工打扮,深入大墳堡、長土等工區,與工人們交朋友,同住篇棚,同喝一鍋粥,一起挑抬勞動,在鹽工中傳播革命思想,講解革命道理。他在破漏茅屋和篇棚裏,同鹽工及其家屬們在昏暗的油燈下促膝談心,傾聽鹽工們訴説苦難的生活,向鹽工們擺談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同軍閥鬥爭的英勇事蹟,向鹽工們講解只有團結起來,建立起為工人自己謀利益的組織——工會,與井灶老闆作鬥爭,才能使自己翻身得解放的道理。他每到一個工區,總是和工人羣眾親如兄弟,鹽工們相信他、愛戴他,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人,什麼心裏話都願意跟他談,成為了鹽場工人的知心朋友。
之後,他領導了大墳堡龍湧井反對資本家解僱工人的鬥爭,以及為爭取鹽工權益鹽場工人罷工鬥爭,均取得了勝利。這些勝利,鼓舞了工人的鬥志,使鹽工看到了團結的力量,深切感受到了跟黨走,才能翻身求解放的道理。
1927年冬,在劉遠翔領導下,自貢總工會成立,他擔任了總工會的委員長,自貢鹽場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28年春,劉遠翔被選舉為中共四川省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併兼任中共川南特委書記,繼續領導自貢鹽業工人運動。之後,因領導工人罷工鬥爭,身份暴露,中共四川省執行委員會決定將他撤離自貢,到瀘州專門負責中共川南特委的領導工作。
1929年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下半年被選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劉伯承等一起學習。
1931年10月,劉遠翔從莫斯科回國,黨中央任命其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巡視員,被派遣到山東工作。
1932年5月,以中華全國總工會特派員身份到山東工作的劉遠翔,化名李偉仁、李蔚如。此時,中共青島市委書記李春亭身份暴露,被敵探跟蹤,處境危險,中共山東省委決定派遣劉遠翔前往青島接替李春亭的工作,出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委書記。5月31日,因混入黨內的叛徒、內奸高振東的出賣,劉遠翔剛剛開展工作即遭逮捕。被捕後,劉遠翔身受酷刑,他始終以“不知道”、“實在不明白”來回答反動當局的訊問。他受刑後回到牢房,見到難友,便操着四川口音大罵敵人,説:“他媽的,叫我説,我説什麼?”暗示戰友嚴守黨的機密。他還和李春亭一起,組織難友學文化,宣傳黨的紀律,介紹對敵鬥爭經驗,領導同志們開展對敵鬥爭。 [1-2] 

劉遠翔英勇就義

1933年8月18日,劉遠翔和李春亭等9名同志在濟南洛口被反動當局槍殺。犧牲前,9名烈士手拉着手,圍成圈,邊走邊高唱《國際歌》,有人倒下了,站着的繼續高唱,表現了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