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達江

鎖定
劉達江(1928~2020),江蘇無錫人。童年得病致殘,成半聾啞。自幼師從秦古柳,1947年於前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旁聽,1957年參加工作,1961年於江蘇省國畫院進修。20世紀50年代末進入無錫市文聯創作室,後又成為無錫市文化局文藝創作組美術組第一批成員。1979年底,無錫市書畫院在文化局文藝創作組原班人馬基礎上組建,劉達江與華士清、楊雨青、裘國驥等成為無錫市書畫院首批畫家。精金石,工花鳥,尤善山水,作品《春滿湖山》入選"1969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深山春早》入選"1973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 
中文名
劉達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無錫
出生日期
1928年 [2] 
逝世日期
2020年 [2] 
代表作品
《春滿湖山》、《深山春早》等 [2] 

劉達江人物經歷

1941年正式拜秦古柳為師,學習國畫,同期隨常州名家朱松闇學習治印。1947-1949年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研學深造。1962年參加江蘇省國畫院進修班。1958年起先後在無錫市文聯美術創作室、無錫市圖書博物館工作,1971年進入無錫市文化局文藝創作組從事國畫創作,1979年底無錫市書畫院成立即為首批在編專職畫家,1988年退休。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江蘇省盲人聾啞人協會副主席。1960年,國畫作品《錫惠大橋工地》獲江蘇省青年美術展覽三等獎。國畫作品《試耕》被選送到奧地利展出並獲外交部獎金。1969年,國畫作品《春滿湖山》(與朱宗之合作)入選 “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赴意大利、伊朗等國展出,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1974年,國畫作品《深山春來早》入選 “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赴加拿大國際博覽會展出,並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1982年,國畫作品《民間音樂家阿炳》(與朱宗之合作)入選 “中國畫展覽”在廣州美術館展出,並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國畫作品《古運河上》獲 “江蘇省聾啞人書畫展覽”一等獎。1986年,篆書作品《一衣帶水》被日本相模原市民會館收藏;國畫作品《普陀山梵音洞》參加“江蘇省市書畫院作品聯展”獲榮譽獎。 [1] 

劉達江個人生活

劉達江童年時得病致殘,半成聾啞,他自幼師從國畫家秦古柳先生學畫,取宏用精,融煉貫通,1947年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深造,1961年入江蘇省國畫院進修,中國美協會員,江蘇省書協會員。劉達江精金石、工花鳥,尤擅山水,在無聲的世界裏筆墨耕耘了一生,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自強不息,不斷探尋藝術真諦,形成了古拙蒼渾、奔放灑脱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反映祖國和家鄉的山河新貌,在推陳出新的道路上成績斐然。他的巨幅《太湖山水》長期懸掛在無錫火車站候車大廳,迎接八方來賓;他的巨幅《太湖勝境》是無錫市人民大會堂正廳的最佳背景,一展城市形勝。他筆下的太湖山水就是無錫名片。 [1] 

劉達江人物評價

“驚聞劉老仙逝,心情沉痛。”無錫市美協主席梁元提起,去年12月,他跟美協代表到醫院看望劉達江時,他已病情危重。梁元介紹,上世紀60年代,無錫市文化局文藝創作組美術組成立,劉達江是元老。上世紀80年代,以劉達江、華士清、楊雨青、裘國驥等美術組成員為班底,無錫市書畫院成立。而今,裘國驥、華士清、劉達江先後離去,無錫書畫鄉賢又少了一位。入選全國美展很難,國畫是大畫種,能夠“出線”更是難上加難。“劉老的作品自上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入選全國美展了,他的山水畫傳承而又具個人特點,他是無錫美術界的山水泰斗,是江蘇乃至全國山水畫的傑出大家。”梁元對劉達江的評價恰如其分。 [1] 
恩師離去,無錫市美協副主席許惠南傷心不已。“1982年,我和老師劉達江先生沿長江寫生,坐着綠皮火車,途徑秦嶺入川”“1983年,我們四個同事劉達江、週一清、楊春華和我去山西、陝西一帶採風寫生,沿黃河一站站地往上走”“2001年,我與劉達江老師第一次來到河南太行山郭亮村、紅旗渠一帶寫生”……正如許惠南的記錄,劉達江的一生,遊名山,歷勝地,深入生活,把脈時代。他的山水畫,水墨為骨,參以色彩渲染,明豔動人,境界一流。 [1] 

劉達江人物簡介

擅長中國畫,曾在前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旁聽,江蘇省國畫院進修。自幼隨秦古柳學畫,主攻山水,初入馬遠夏珪劉松年諸家。後又取法朱耷石濤、吳昌碩等人,所作筆墨蒼勁暢達,格調清新,意境生動。

劉達江藝術成就

劉達江畫作
劉達江畫作(6張)
國畫作品《春滿湖山》入選“1969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深山春早》入選“1973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寄暢園》入選在香港舉辦的“中國園林畫展”,《九峯翠嶂》《蠡園荷風》入選在英國舉辦的“中國園林畫展”,《古運河上》獲“江蘇省聾啞人書畫展覽”一等獎。另有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及在報刊上發表。亦擅書法、篆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