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連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導彈彈頭技術專家)

鎖定
劉連元(1941年9月2日—2014年11月17日),北京人,導彈彈頭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6] 
劉連元於1965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畢業,之後進入第七機械工業部一院第一設計部工作;1971年進入航天一院十四所工作;1978年擔任航天一院十四所工程組副組長;1984年擔任航天一院十四所防熱研究室主任;2006年擔任國家某重點型號系列副總設計師;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11月17日逝世,享年73歲 [5] 
劉連元一直從事中國導彈彈頭系統的研發工作 [2] 
中文名
劉連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41年9月2日
逝世日期
2014年11月17日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連元人物生平

1941年9月2日,劉連元出生在河北省大興縣(1958年劃歸北京市)西黃村的一户貧苦農民家庭。
1960年9月,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噴氣動力熱物理專業 [7] 
1965年7月,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畢業;8月,進入第七機械工業部一院第一設計部工作。
1971年2月,進入航天一院十四所工作。
1978年8月,擔任航天一院十四所工程組副組長。
1984年3月,擔任航天一院十四所防熱研究室主任 [4] 
2006年12月,擔任國家某重點型號系列副總設計師。
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3] 
2014年11月17日9時57分,逝世,享年73歲 [2] 

劉連元主要成就

劉連元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連元完成了第一代導彈彈頭防熱設計,攻克了“熱障”;主持研製了多型導彈彈頭,實現了彈頭的更新換代 [1] 
劉連元對氣動熱環境預測技術、防隔熱及熱控技術、天線罩設計技術及防隔熱試驗技術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及應用技術研究,創新技術,牽引高超聲速防隔熱技術的發展;參與制定了中國航天科技發展戰略和技術創新路線,引領並推動了中國國防科技的發展 [2] 
  • 學術論著
根據2022年8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劉連元先後發表論文20多篇,專著2冊 [1]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2年8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劉連元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一等、二等獎各1項,部委級一等獎5項 [1]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5年
彈頭抗天候粒子侵蝕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4年
XX號陸基機動固體遠程核導彈武器系統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09年
XX陸基機動固體洲際導彈武器系統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劉連元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3年
1998年
航天工業總公司有突出貢獻專家
201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連元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8年
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重點實驗室項目驗收委員會副主任 [8]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總裝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專家組專家

中國空氣動力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國家重大專項工程專家組專家 [5] 

劉連元人物評價

劉連元參與主持過數個型號再入飛行器的研製,為提高中國國防實力、保持大國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4]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評)
劉連元是中國戰略導彈事業的重要學術學科帶頭人,是中國國防力量的有力支柱,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2]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在訃告中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