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紀原

鎖定
劉紀原,男, 曾用名陳紀原,1933年8月生,山西省興縣人,導彈、火箭控制技術及航天系統工程專家,航天系統工程管理專家 [11]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中國宇航學會教授。 [1-2] 
劉紀原於1960年5月從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校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同年分配到國防部五院二分院;1978年任七機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9]  ;1983年5月任航天部一院副院長;1984年4月任航天部副部長;1988年4月任航空航天部副部長;1992年9月21日擔任載人航天工程“921工程”副總指揮 [3]  ;1993年4月—1999年1月任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國家航天局局長)、黨組書記 [2]  ;1999年卸任退休。 [42] 
劉紀原長期從事導彈和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究和航天系統工程管理。 [2] 
中文名
劉紀原
別    名
陳紀原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西省興縣
出生日期
1933年8月1日
畢業院校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校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7年獲得第十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終身奉獻獎”
2011年獲得馮·卡門獎
籍    貫
山西省興縣
祖    籍
安徽巢縣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劉紀原人物經歷

1933年8月1日,劉紀原出生于山西興縣(原籍安徽巢縣,現巢湖市)。 [3]  [18] 
195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3年,畢業於北京一零一中高中2班。 [19] 
1960年5月,從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校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同年分配到國防部五院二分院。
1978年,任七機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9] 
1983年5月,任航天部一院副院長。
1984年4月,任航天部副部長。
1988年4月,任航空航天部副部長。
1992年9月21日,擔任載人航天工程“921工程”副總指揮。 [3] 
1993年4月—1999年1月,任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國家航天局局長)、黨組書記。 [2] 
1999年,卸任退休。 [42] 
劉紀原相關圖片

劉紀原主要成就

劉紀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紀原參加並主持了中國第一代戰略武器和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製,先後研製出慣性位置捷聯補償制導系統和具有中國特點的慣性“平台—計算機”制導系統。主持航天系統全面工作後,在型號研製、民品開發、科研生產管理、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基礎建設等方面組織制訂並實施一系列重大決策和規劃設計,倡導並組織“長二捆”、“載人航天”等多項重點工程的研製;領導併成功地組織了許多重點型號的大型飛行試驗;倡導並促進了對外發射服務的發展;率先提出並決策汽車、計算機應用、衞星應用為航天三大支柱民品,得到國家認可。 [2] 
劉紀原長期從事中國航天的領導和管理工作,1991年提出航天效益工程,通過航天育種、衞星減災、利用航天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為國民經濟服務,主要從事航天育種的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等研究。 [13] 
劉紀原親自策劃和領導制訂、實施了國家“七五”、“八五”和“九五”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發展規劃,推動了關鍵技術突破和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航天系統工程管理等一系列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戰略性工作;為適應航天科技發展和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需要,決策並領導開發了大型運載火箭,為長征火箭在國際市場拓寬了發射服務領域;主持建立了科學有效的質量體系,實現產品保證工作系統化和規範化,開創了中國航天質量工作的新局面。 [18] 
  • 科研項目
據2023年10月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數據,劉紀原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 [31]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承擔機構
項目負責人
2005年3月1日—2006年3月1日
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考核指標體系架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
劉紀原 [32]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10月國家圖書館數據,劉紀原發表論文44篇,編寫著作6部。 [23]  [30] 
代表性論文
發表時間
論文題目
期刊名稱
1987年
中國航天進展
《世界導彈與航天》 [33] 
1993年
抓住機遇 迎接挑戰——航天事業面臨的歷史抉擇
《中國航天》 [34] 
1994年
開發空間 放眼未來 加強合作
《中國航天》 [35] 
1996年
21世紀航天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對策
《科技與經濟畫報》 [36] 
1997年
實施大集團戰略 創世界一流公司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 [37] 
1998年
全面推進航天科技工業的改革與發展
《中國兵工》 [38] 
1998年
加強空間法研究,促進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在中國空間法學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航天》 [39] 
2001年
中國航天技術應用及其效益工程
《高科技與產業化》 [40] 
2006年
中國航天50年創業發展之路
《國防科技工業》 [41] 
著作
出版時間
書名
出版社
2023年
《中國航天育種發展報告-1987-2021, 1987-202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4] 
2013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2013年
《自然災害與空間信息體系》
中國宇航出版社 [26] 
2007年
中國宇航出版社 [27] 
2007年
科學普及出版社 [28] 
1996年
《mal aju aqui-yin ejengnelte qamiyarulta》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29] 

劉紀原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2017年12月27日
第十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終身奉獻獎”  [3] 
2011年10月2日
2002年
阿蘭·艾米爾獎 [3] 
1988年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 
1980年
國防部七機部勞動模範 [2] 
/
/
/
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 [1] 

劉紀原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2022年5月
2022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名譽主席 [17] 
2021年
2021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名譽主席 [12] 
2017年10月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7] 
2017年8月25日—28日
巴東國際地質災害學術論壇指導委員會委員 [14] 
2013年9月22日
國際宇航科學院(IAA)副主席 [21] 
2013年9月22日
2013年—2015年度國際宇航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21] 
2009年10月12日
國際宇航科學院副主席 [22] 
1999年11月30日
中國宇航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 [8] 
1998年3月—2003年3月
1997年9月—2002年11月
1993年6月19日—20日
中國宇航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 [8] 
1992年10月—1997年9月
/
/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榮譽顧問 [9] 
/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13] 
/
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 [13] 
/
第一屆中國計算機自動測量與控制技術協會理事長 [20] 
/
第二屆中國計算機自動測量與控制技術協會理事長 [20] 
/
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 [9] 

劉紀原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劉紀原的父親是陳原道,犧牲於1933年,他死時妻子劉亞雄已懷有五個月的身孕,劉亞雄給同年出生的兒子取名為劉紀原。 [3] 

劉紀原人物評價

劉紀原不但在“兩彈一星”研製、“兩彈結合”等實驗中功不可沒,還在改進遠程運載火箭系統等科研攻關中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宇航學會評) [3] 
劉紀原是“中國航天開展國際空間技術合作的開拓者”。(時任國際宇航聯主席馬爾西奧·巴博薩評) [3] 
劉紀原是中國航天事業國際化之路的“開路先鋒”,他如同一位忠誠的佈道者,不但全力將中國的航天事業推向世界,更致力於用宇航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大業上。(國家航天局評) [10] 
劉紀原是航天育種最早的倡導者和發起人之一,他始終是航天育種的積極推動者,是團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皮書數據庫評) [13] 
劉紀原為祖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見證者和親歷者,一生心繫祖國航天事業。(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評) [15] 
劉紀原是載人航天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新聞週刊網評) [16] 
劉紀原為早期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綜合設計和試驗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立項和順利實施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智能製造產業促進中心評)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