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海峯詩文集

鎖定
清代中葉劉大魁著。他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劉大魁為桐城文派承前啓後的中堅人物,其創作成就和理論主張,對桐城派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十分重大的橋樑作用。
作品名稱
劉海峯詩文集
作    者
劉大魁
創作年代
文學體裁
詩文
清代中葉劉大魁著。劉大魁(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峯。出生於桐城湯溝人(今屬安慶市樅陽縣)。劉大魁自幼便受到家庭的薰陶,苦讀儒學,但累試不中,在第十次鄉試中得秀才。後遊學京城,拜方苞門下,受到方苞的賞識,稱之為“國士”。乾隆時曾應博學鴻詞科和經學科的薦舉,均落選。後為黟縣教諭,數年告歸。為人美丰姿、擅文辭,性格豪爽,喜飲酒賦詩,著作頗豐。有:《海峯先生文集》10卷、《海峯先生詩集》6卷、《論文偶記》1卷、《古文約選》48卷、《歷朝詩約選》93卷等,並纂修了《歙縣誌》20卷。
劉大魁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劉大魁為桐城文派承前啓後的中堅人物,其創作成就和理論主張,對桐城派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十分重大的橋樑作用。劉大魁的文學主張主要見於《論文偶記》。它補充發展了方苞“義法”論並進一步探求散文的藝術性,並提出了“因聲求氣”説。指出文字“無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重在藝術體現。又將我國詩歌理論中的韻律學説用到散文領域,形成“音節”、“字句”理論,所謂“積字成句,積句成章,積章成篇,合而讀之,音節見矣;歌而詠之,神氣出矣”。以上理論世稱“因聲求氣”説,被認為是桐城古文的創作秘訣。
劉大魁的文章內容並非如有的文學史所説的那樣,“極力提倡封建正統觀念”,而是具有早期的啓蒙思想,劉師培認為在桐城諸家中,“惟海峯較有思想“(《論文雜記》)。他的啓蒙觀念,主要表現在繼承荀子、柳宗元等人進步思想,在天道觀、倫理觀、歷史觀和人才觀等方面發表過許多有見解的言論,還吸取老莊敢於憤世嫉俗、大膽懷疑的思想,如在《天道》中強調是統治者的“無道”造成了“衰亂之世”,而“天”是“渾然無知”的;在《汪烈女傳》中反對“臣死其君”,認為君臣之間是“共事之義”,而不是“受君之恩”的主從依附關係;在《答周君書》、《鄉飲大賓金君傳》中則持“世異則事變,時去則道殊”的社會發展變化觀,斥責當前仍採取“重農抑商”傳統做法的不合時宜;在《方節母傳》中批判上智下愚、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在《答周君書》、《見吾軒詩序》中又譴責科舉制度誤世害人,扼殺人才。所有這些,都閃爍着理性的光輝。他的傳記文有許多是為村野郎中、乞丐立傳,表彰他們的品德,反映他們的心聲,這是其它桐城作家很少為的。劉大魁散文中還有一些山水遊記,它不像方苞紀遊散文那樣重在闡發從其中領悟的哲理,而是細述遊歷路線、所見所聞、極盡形容,而且融入個人生活遭遇,借景抒情,頗似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其散文風格是雄奇恣肆,而且敍事、議論之中都噴湧着不可遏止的激情,與方、姚之文相比,其情感表達方式要強烈、直率得多。也很注重散文的章法佈局、轉折開闔。善於運用聲音的高低、節奏的緩促來增加文章的氣勢。他特別喜用長句來造成文章雄勁之氣,如《書荊軻傳後》“天下之變”一段,每句長達15字以上,有的達20多字,汩汩滔滔,形成一瀉千里之勢。他還善於運用大量排比、對偶句式來使文勢貫通、節奏強烈,如《答吳殿麟書》就是如此。
劉大魁不僅專於古文,亦擅長詩歌,袁枚甚至説劉“詩勝於文”(《隨園詩話》)劉大魁的詩歌內容上可分為四類:一類是感嘆身世遭遇,如《述舊三十六韻送張閒中之任泇州》、《雜詩》、《感秋》等;第二類是抒寫自己的用世之志,多是詩人壯年時代的作品,如《感懷》《秋夜獨坐寄沈惟涓》等。這類詩歌格調昂揚、辭氣悲壯,在劉集中很另類;第三類是憤世嫉俗的悲歌,如《雜感》、《天馬》、《晚行遇雨趁謝六車不及》、《燕台行》等;第四類是田園山水,多為晚年歸鄉後的作品,像《江鄉》、《夏日田間》等描繪沿江、江淮一代田園風光,平和而自然,頗有陶淵明詩意。前三類詩作,多為五、七言古體,感於哀樂,緣事而發,頗有樂府詩之意味,辭婉而旨深。晚年田園詩作,其特徵是“清絕”,詩風恬淡自然、清新超邁。
存有《劉海峯詩文集》22卷,清咸豐年間戴均衡刻本。
今有吳孟復標點《劉大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