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沅

(清代四川學者)

鎖定
劉沅(1767年-1855年),字止唐,一字訥如,亦號青陽子,雙流縣雲棲裏(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彭鎮柑梓社區)人。清代四川著名國學大師,時人稱之“川西夫子”。
劉沅是歷史上少有的被人奉為教主的學問大家,其著作《槐軒全書》,以儒學元典精神為根本,融道入儒,會通禪佛,體大精深,鴻篇鉅製;又創立槐軒學派,名震一時;他在醫學上也頗有成就,是名醫鄭欽安的老師,被後世尊為“火神之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有《火神之祖——槐軒醫學全書》。
別    名
通天教主
火神之祖 [1] 
止唐、訥如
青陽子
所處時代
清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雙流
出生日期
1767年
逝世日期
1855年
主要成就
融匯儒釋道三家,創立槐軒學派。 [2] 
主要作品
《槐軒全書》
本    名
劉沅

劉沅人物生平

劉沅創立槐軒學派,名震一時,他以儒學精神為根本,融道入儒,會通禪佛,成為集古今大成的一代通儒。他精通詩書,曾多次前往成都武侯祠、望江樓、簇橋等地,留下了許多詩詞墨跡。劉沅在醫學上也頗有成就,是中醫火神派的開派祖師。
劉沅像
劉沅像(2張)
劉沅自幼聰敏過人,7歲能文,被稱為神童。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劉沅考中拔貢。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秋,時年25歲的劉沅考中舉人。然而,劉沅此後三試不第,又因家中屢遭變故,30歲後遂絕意仕途,在家奉養母親,潛心經史研究,著書立説,並設立私塾,教育後進。
嘉慶十八年(1813年),劉沅移居成都南門純化街(今已不存,原位於上南大街與中南大街交會處東側),因宅院中有一株老槐樹,故名“槐軒”。劉沅在槐軒治學講學40餘年,號為一代“塾師之雄”。他通常讓學生自學,定期解答疑難,並指導學生每日晨昏靜坐,養心存神,強身健體。學費不計多寡,視學生家財而定,家庭貧困者亦可免費讀書。據《清史稿·劉沅傳》記載,他的學生多達數千人,遍及省內外,百餘人考中進士、舉人,三百餘人考中貢士,清末民初的蜀中國學大師劉鹹炘、顏楷、鍾瑞廷、劉芬等均出其門。
劉沅一生,未曾做官。道光六年(1826年),禮部下文,選授劉沅為湖北省天門縣(今湖北省天門市)知縣,劉沅以丁艱守制為由推辭不往。朝廷念其孝誠,改為國子監典簿,但他不久又告假還家。
劉沅晚年致力於公益,集資興辦慈善事業,多次帶頭修復成都武侯祠、青羊宮、二仙庵、黃忠墓等。在培修成都武侯祠時,劉沅重新調整三國人物雕塑,裁定雕塑的相貌、供奉位置,並在祠內刻建大量碑碣。
咸豐五年(1855年),劉沅在成都故宅逝世,享年88歲。光緒末年,經四川總督錫良啓奏朝廷,清國史館為劉沅立傳。翰林院編修伍肇齡也曾為其宅院題字“清儒林劉止唐先生第”。民國時期,簇橋地區的劉沅門生為其集資建造儒林祠,常往供奉朝拜。
劉沅一生教書育人、著書立説,創立槐軒學派“以儒者兼弘佛道之學,著作等身,名震當世”。其學説博大精深,濃縮傳統文化精華,具有跨越古今的文化建樹和人生智慧,不僅對四川國學界影響深遠,更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劉沅個人作品

劉沅生逢清代學術鼎盛時期,師承徐十樵、靜一道人、野雲老人等,治學嚴謹,經史功底深厚。他的學問十分富有個人特色,力圖將儒學從繁瑣的哲學中解放出來,恢復其本來面目,因此他在《正訛》一書中對韓愈、周敦頤、張載等理學大師的主要著作加以評論,並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他的著述熔儒、釋、道三家於一爐,“以中庸之道折衷百家,以聖人之書權衡雜術”,主張通過社會實踐,將理論變為實際。 [3] 
蕭天石道海玄微》論劉沅之學,謂:“其學既直探洙泗心傳,復深得玄門秘鑰,融道於儒,援儒説道;復會通禪佛,並涉密乘,博學多方,雖較龐雜,然以其能障百川而東之,匯萬流於一海,故最後仍歸本於儒,不失孔門矩鑊。以其一生行事及其等身著作之內容性質而言,則稱之為道化儒家可,稱之為儒化道家亦可。其內養及修持方法,則又純用道家金丹宗手眼。而略帶少分藏密色彩。故自創‘劉門’以後,則又純屬道家人物。……講學規模,以儒家為主;功夫修煉,以道家為本。不奉佛氏,亦不詆排,間舉揚之以助傳心,期融會三家而貫通之。”其説略有差失,但大致不差。

劉沅槐軒全書

劉沅一生著作甚豐,現存著作逾200卷,《槐軒全書》收錄了《大學恆解》《中庸恆解》《論語恆解》《孟子恆解》《周易恆解》《詩經恆解》《尚書恆解》《禮記恆解》《儀禮恆解》《周官恆解》《春秋恆解》《孝經恆解》《子問》《又問》《槐軒約言》《正訛》《俗言》《大學古本質言》等劉沅的主要著作。
由其子孫及門人詳加整理考訂為《槐軒全書》,流傳後世;另有《醫理大概約説》《槐軒要語》《經懺集成》《明良志略》等著作未被收錄進《槐軒全書》。但由於資料散逸,難見全貌,劉沅著作一度被視為“無價孤本”。 [3] 
劉沅《槐軒全書》定本目錄(黃春元
《四書恆解》14卷; 《詩經恆解》6卷; 《書經恆解》6卷;
《周易恆解》6卷; 《禮記恆解》49卷; 《春秋恆解》8卷;
《周官恆解》6卷; 《儀禮恆解》16卷; 《大學古本質言》1卷; 《孝經直解》1卷; 《槐軒雜着》4卷; 《史存》36卷;
《正訛》8卷; 《拾餘四種》4卷; 《槐軒約言》1卷;
《壎篪集》10卷; 《子問》2卷; 《又問》1卷;
《俗言》1卷; 《明良志略》1卷; 《下學梯航》1卷;
《蒙訓》1卷。
另外,未收入《槐軒全書》的劉沅著作及相關考訂:
1:《尋常語》1卷,此書在光緒劉氏家刻本的全套107冊裏收錄。後來民國特園106冊本,未收入。原因是部分內容與《下學梯航》重複。
2:《保身立命要言》1卷,此書後來收入《尋常語》,光緒以前有單行本。
3:《豫誠堂家訓》1卷,收入《下學梯航》,也有單行本。
4:《槐軒要語》即是《槐軒約言》1卷。差別在於前者是其弟子編的,未經本人審定,後者是作者本人親自審定的。
5:《法言會纂》50卷,由劉沅及其弟子樊道恆、劉芬合著。
6:《經懺集成》共28卷,除《玉皇尊經》3卷為其父劉汝欽註釋的外,其他佛道各經24卷均為劉沅註釋。此書各經最先只有單行本,後由劉沅弟子虛受齋在其去世後合刊而取此名,並在前面加《雜問》一卷,故28卷。
7:《性命微言》1卷,劉沅註釋。
8:《感應篇註釋》不分卷,一般裝訂4冊。
9:《三聖經句解》3卷,分別是《感應篇句解》《陰騭文句解》《覺世經句解》。
10:《省抄古文》1卷。
11:《醫理大概約説》1卷,由其子劉梖文最先編輯出版。
12:《槐軒雜著外編》4卷,此書由其孫劉鹹炘編輯出版。
13:《遺訓存略》2卷,由其弟子劉鴻典記錄整理的劉沅晚年言行。
《槐軒全書》內容 《槐軒全書》內容

劉沅詩選

劉沅不僅樂道經史,潛心墳典,還精通書法,為世人稱道,他的筆力蒼勁圓潤,超凡俊逸,風采動人。成都武侯祠、望江樓等處舊時皆有其題詠。劉沅與其兄長還曾前往簇橋鎮,留下了許多吟詠簇橋風物人情的詩句,如《簇錦橋》:
何人更散浣溪花,分得餘暉傍水涯。
一簇春光真是錦,千層月彩尚流霞。
芙蓉已逐秋江老,葛陌難尋古道斜。
多少興亡成去浪,夕陽愁聽亂吹笳。
聞張船山下世(二首)
西蜀江山險,詩中有霸才。當關爭虎豹,破峽走風雷。
官薄名何重?心雄事竟灰。羈魂終倔強,抵死傍蘇台。
坡老儋黃後,疏豪合似君。別開詩世界,笑傲酒乾坤。
家戀江南好,才空冀北羣。夕陽斜倚杖,愁説為招魂。

劉沅社會評價

劉沅一生長達70年之久的教育和學術活動影響深遠。這主要表現在:1、劉沅身後形成了一個以劉沅槐軒之學為宗的槐軒學派,其代表人物有劉鹹炘、劉鹹榮、劉鹹焌、顏楷鍾瑞廷、劉芬等。2、劉沅身後形成了一個民間宗教派別即劉門教。3、作為一個教育家,劉沅的槐軒書塾規模很大,經常求學的學生有三百人以上,師從劉沅學習的學生有數千人,故此當清季即有“川西夫子”之稱,為一代塾師之雄。今人張舜徽、南懷瑾蕭天石、肖萐父、吳天墀、李學勤等都對劉沅的學術有過關注。早先,馬西沙、韓秉方先生對劉門教作了開創性研究。最近,台灣中央研究院、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已開始了對劉沅生平和學術的系統研究,這些研究可望使得這位長期以來被人忽視的學者重現於世人的視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