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曉

(中國前駐蘇大使、外交部前常務副部長)

鎖定
劉曉(1908年5月13日—1988年6月11日),湖南辰溪人 [1]  ,原名劉運權 [2]  ,出生於湖南省辰溪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外交活動家 [3]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前駐蘇大使 [1]  、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外交部顧問。 [1] 
1988年6月11日,劉曉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4] 
中文名
劉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南省辰溪縣
出生日期
1908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
1988年6月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原    名
劉運權

劉曉人物生平

1908年5月13日出生於湖南辰溪縣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 [2] 
1925年8月,劉曉離開家鄉湖南到南京求學,他開始閲讀《共產主義ABC》《新青年》和《嚮導》等革命書籍,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 [2]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領導了奉賢地區的農民運動和組織了奉賢武裝暴動 [5] 
1932年,撤往中央蘇區,曾先後擔任中心縣委書記和粵贛省委書記、軍區政委。後參加中央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 [5] 
1937年,中共中央委託劉曉,正式負責上海黨組織的重建恢復工作 [6] 
1937年7月,根據黨中央電示,劉曉與馮雪峯王堯山先組成中共上海三人團,作為上海共產黨的領導機構 [6-7] 
1937年11月經中央批准,在中共上海三人團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中共江蘇省委,劉曉任書記,領導上海市和江浙兩省沿滬寧、滬杭鐵路線地區地下黨的工作和開闢敵後武裝鬥爭 [6] 
1942年,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江蘇省委撤退到淮南顧家圩子新四軍根據地。
1943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中共江蘇省委,在淮南根據地,成立華中局城工部,對外稱新四軍政治部調研室,繼續領導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一帶的地下鬥爭 [6] 
1943年03月至1945年09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敵區工作部(又稱城市工作部)部長。
1944年04月,由華中局決定前往延安出席七大。
1944年07月,到達延安住在中央黨校。因大會延期,
1944年09月至1945年08月兼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長。
1945年04月至06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任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45年08月至10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10月任常務委員。
1946年02月,從延安回到上海後,繼續領導上海地下黨的秘密情報工作。
1946年03月,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
1947年01月至05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書記,
1947年02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務委員。
1947年05月至1949年05月,任上海局書記。
1947年05月,起任中共中央上海局書記。根據黨中央和周恩來的指示,領導上海地下黨廣泛發動和組織羣眾,開展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羣眾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兼組織部長、上海市委第二書記兼組織部長等職。
1955年2月至1962年10月任駐蘇聯大使。
1956年2月,作為以朱德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蘇共二十次黨代會;
1957年1月,陪同周恩來出訪蘇、波、匈三國;
1960年9月,作為鄧小平率領的中共代表團成員身份參加與蘇共的會談;同年12月,以劉少奇、鄧小平率領的中國黨政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八十一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
1962年12月至1966年09月,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黨委副書記 [1] 
1967年4月至1968年3月,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
1979年,任外交部顧問 [1] 
1988年6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劉曉曾任職務

劉曉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 [1]  。中共十二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任職至1985年9月)。

劉曉人物軼事

劉曉同志是新中國成立前中共上海地方組織的重要領導人,在劉曉誕辰一百週年之際,劉曉同志女兒劉松筠將家中珍藏了幾十年的父親遺物———西服、背心、領帶,捐贈給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這些遺物將在清明節期間首次在愚園路館內向市民免費開放展示。
劉曉一生頗富傳奇色彩,先後參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二萬五千里長徵。1937年,黨中央派劉曉赴上海恢復和重建地下情報組織,領導上海地下黨的情報工作。從此,劉曉堅持了長達十二年的地下情報鬥爭。上海解放後,劉曉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書記兼組織部長。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劉曉從事外交工作,歷任駐蘇聯大使、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駐阿爾巴尼亞大使等。
這次捐贈的劉曉遺物——西服、背心、領帶,保存簇新,透有悠然的樟木香味。記者仔細察看了捐贈品,發現黑藏青的毛料西服的裏子,並無商標。劉松筠説,由於工作需要,這套西服、背心和領帶,是父親在出任大使之前度身定做的。在女兒印象中,父親在秋冬季,穿得最多的是中山裝和長大衣。
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館長楊繼光對記者説,劉曉同志把一生獻給了黨,飽受磨難的他晚年(1988年逝世)在北京和上海居住,生活淡泊。這次捐贈添補了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缺少劉曉同志遺物的空白。
女兒回憶父親
父親劉曉在上海的故居位於愚園路中實新村44號,從1947年下半年至解放初期我們全家曾居住於此。
中實新村44號是一幢標準的三層新式里弄房子,一樓是客廳,二樓由母親帶着孩子們居住,三樓父親單獨居住。而三樓亭子間則住着譯電員朱志良,他對外的身份是劉曉的侄子。這樣,父親可以第一時間看到中央的來電和指示。父親當時擔任中共中央上海局書記,全面主持上海地下黨的工作,但他的公開身份是關勒銘金筆廠的副總經理兼董事。母親張毅以家庭主婦的身份做掩護,擔任地下黨領導層間的機要交通員。在鄰居們的眼裏,父親是位老成持重、事業有成、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的生意人。
1948年,國共內戰形勢已經明朗。但黎明前的黑暗,敵人變得愈加瘋狂,蔣介石下令抓緊對上海地下黨領導人的追捕。父親當機立斷,一方面把許多幹部分散到外地,另一方面加緊培訓幹部,進行革命氣節教育。三月,父親從上海親赴香港,主持上海、南京、西南等地的地下黨負責幹部培訓班,為迎接解放在政治上、思想上做好準備。父親到香港時身穿西裝,頭戴銅盆帽,一副金絲邊眼鏡,中等略胖身材,儼然一個到香港投資辦廠的大老闆。他歷來喜歡閲讀古典小説,這次隨身攜帶了一本《醒世恆言》,實際上此書已由我們的譯電員改成了一本密碼本。1949年1月,上海局發出指示,要求將地下黨的一切工作重心轉入迎接上海解放的鬥爭。準備力量,配合接管。3月,父親在香港接到中央通知,要他準備有關上海經濟方面的材料,去北平向毛澤東彙報。3月22日,父親將有關上海當時經濟狀況及中國國民黨四大家族攜資金外逃等材料密寫在一本張大千的畫冊裏,和地下黨員陸象賢等人乘一艘英國輪船離港北上。在西山的雙清別墅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在將帶去的材料面呈主席後,毛澤東讚揚了上海地下黨的工作,並要求父親就上海解放後的經濟建設問題向中央準備一份意見書,並希望他和從各解放區抽調的大批南下幹部一起回到上海,接管上海。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第二天清早,父親與一批上海地下黨員和南下工作團一起乘火車南下。在丹陽參加為接管上海的幹部舉辦的學習班上,父親反覆向大家強調要注意地下黨和部隊幹部會師的問題。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母親張毅帶着孩子們上街去看解放軍進城。十二年艱苦的地下鬥爭終於盼來了勝利的一天!母親心裏牽掛着父親,不知他今在何方,這次能不能回來?
回到中實新村的家中不久,忽然聽到敲門聲。打開門,母親驚呆了:門外站着身着解放軍軍裝的父親,他的身旁是鄧小平、陳毅,還有一二十個軍人站在後面。鄧小平、陳毅笑着對母親説,他們對上海地下黨的領導機關十多年來始終沒有遭到破壞感到奇怪,想來看看劉曉這位上海地下黨的總頭頭住的地方。還問母親:你們是怎樣搞地下鬥爭的,怎樣掩護的。二哥劉際翔看到爸爸穿着軍裝回來,感到陌生而驚奇,他睜大着眼睛怯生生地問:“爸爸,你以前是做生意的,怎麼會變成解放軍的呢?你教教我,我學了也要變成一個解放軍。”聞聽此言,眾人皆哈哈大笑。 [5] 

劉曉後世紀念

1992年6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位於今愚園路中實新村44號的劉曉故居為劉曉在解放戰爭期間的寓所成為紀念場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