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曉剛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

鎖定
1960年出生於上海。現任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劉曉剛教授是我國服裝設計高等教育領域的傑出學者,長期從事服裝設計教學工作,在我國服裝界有着廣泛影響。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2009),紡織之光教師獎(2008),2009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2007-2009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等。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服裝總策劃和總設計師,為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
劉曉剛教授是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全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863計劃專家庫成員,中國美術學院及芬蘭北中部應用科技大學等客座教授,上海國際服裝服飾中心專家委員、上海市長寧區人大代表等社會任職。
中文名
劉曉剛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60年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劉曉剛簡介

一、敢為人先,挑戰“第一”的教育家
具有敢為人先創新精神的劉曉剛教授擁有多個“第一”和“唯一”,他是我國服裝設計領域的第一位碩士和第一位博士,也是我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名家和名師。當九十年代初上海的淮海路還滿是他時裝設計海報的時候,他卻拒絕媒體的聚焦,回到他最鍾愛的三尺講台。
他是國內第一位進行品牌服裝系統研究的學者,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有關品牌服裝設計的專著《品牌服裝設計》,並率先提出“服裝設計元素論”。東華大學的服裝設計學科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和上海市重點學科,作為學科帶頭人,他帶領學科團隊不斷鋭意進取,探索時代需求,使該學服裝設計教學和科研始終保持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水平。
針對國內外服裝設計學科長期注重實踐而缺乏系統理論的問題,他率先提出把服裝設計課程分為六大系列的漸進式課程結構,用自己20多年的教學經驗,帶領教師歷時五年進行教改,經過反覆論證,使原本以實踐傳授為主的服裝設計學科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並主編出版《服裝設計1-6》系列教材(共6個分冊)。2008年,他領銜的“服裝設計”課程被評為我國服裝設計高等教育界域唯一國家級精品課程,2009年他帶領的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該課程和教材已被國內高校學習和採用。為使我國的服裝設計教育更加系統化,劉教授正在主編我國最完整的服裝設計系列教材《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核心系列教材》(共約30本),已出版10餘本,預計於2011年全部出齊。
作為一名熱愛教育事業的園丁,他捨棄個人的光環,用辛勞換來我國幾代服裝設計人才的茁壯成長,為我國的服裝設計高等教育做出了傑出貢獻。
二、奉獻世博,勇擔重任的帶頭人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劉曉剛令人尊重的人格魅力所在。當得知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博會,身為上海人的他就把為上海世博會設計服裝視為己任,作為地處上海的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學科帶頭人,他更加義不容辭。
2008年初,劉曉剛代表東華大學向上海世博局主動請纓,提出願意為世博會進行服裝設計。他組織創意設計研發團隊近50人,集合了東華大學在服裝設計、平面設計、服裝結構、材料、染整等多個專業技術領域的優秀專家,為世博服裝的完美展現貢獻自身的專業力量。劉曉剛的團隊展開對世博會職業服裝的深入調研,包括世博會職業服飾的型制、功能與意義、歷屆世博會職業服飾形象與主題演繹、設計要素等。作為世博服裝總策劃,他毫無保留地將所有策劃主題和方案公開給參與設計的國內外設計師和設計團隊,並無償為其他設計師作輔導。當劉教授被問及為何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團隊分享時,他的回答很簡單“最後無論採用誰的設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世博的服裝一定要讓大家滿意!”
為了向上海世博會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確保世博職業服設計的高質量,劉曉剛教授和他的團隊捨棄休息時間,奮戰600余天,不分晝夜地開展工作,所設計的各崗位款式累計近500款。期間,劉曉剛身先士卒,為了創意反覆討論,為了修改趕稿熬夜,為了樣衣試製奔波,用毅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劉曉剛領銜團隊提交的設計方案最終以絕對優勢通過專家和領導的多輪評審,被確定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參觀者服務、禮賓接待、司機等服裝。
三、腳踏實地,“實戰型”學者典範
劉曉剛教授是我國服裝界的權威學者,他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為品牌服裝創新與服裝設計方法論,近三年出版專著和教材10餘本,發表論文近20篇,2007年《基於風格的服裝快速設計技術》獲得上海市技術發明二等獎。當前,我國的服裝產業正面臨從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型”向自主服裝品牌和自主研發設計轉型,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現實問題。他主動把高校科研對接社會,針對企業需求聯合多領域教授進行跨學科交叉研究,協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劉曉剛經歷

劉曉剛近三年承擔包括我國最大男裝企業雅戈爾在內的服裝企業委託科研項目20餘項,協助國內服裝企業新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上海市名牌多項、中國服裝企業“雙百強”三項,與企業共同申報獲得實用新型與外觀專利60餘項,為我國服裝企業的自主品牌建立和提升,服裝產品研發等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而這些實戰的寶貴經驗又被劉教授總結與提煉,用於指導教學的方針和方法,為國家輸送能滿足行業需要的合格人才,促成“產學研”的良性循環。同時,他積極為學術研究創造良好學術環境,創立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服裝研究中心、全國高校首家職業服研究所、東華大學-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中心等科研基地。
“實戰型”教授並不好當,要比常人付出加倍的努力。“真實”和“嚴謹”是所有熟悉劉教授的人對他的評價。他是個徹底的“工作狂”,無論週末假日,還是颳風下雨,幾乎每天都能在辦公室找到他,他把所有自己的時間都奉獻給了教學和研究工作,忙的時候經常以方便麪充飢,累的時候只在沙發上小憩。身邊的同事和學生都為劉教授對待工作廢寢忘食的精神所感動,更以他為榜樣時刻敦促自己的學習與工作。

劉曉剛研究方向

品牌服裝創新與設計方法論

劉曉剛主要項目

2005年,加速上海成為國際時尚中心策略研究,上海國際服裝服飾中心委託
2004-2006年,上海國際服裝服飾信息服務平台,上海市經委委託 2005年-2008年,海林品牌內衣產品研發,上海海林實業有限公司委託
2005年至今,湖南忘不了品牌建設,湖南忘不了服飾有限公司委託
2005-2006年,雁皇品牌諮詢,上海雁皇羽絨製品有限公司委託
2006年,創立東華大學-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中心,與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公司合作 2007-2008年,新品牌整體企劃與產品研發,江蘇聯發集團委託
2008-2010年,上海市重點學科“設計藝術學
2008年至今,男裝品牌與流行趨勢研究,雅戈爾集團委託
2008年至今,職業裝品牌文化研究,浙江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委託
2008年至今,服裝流行趨勢信息優化,國家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2009-2010年,華藝服飾新品牌整體定位,江蘇華藝集團委託 2010年至今,創立東華-迪卡儂創意設計中心,與法國迪卡儂公司合作
2008-2010年,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官方工作人員服裝總策劃和總設計師,上海世博局委託
2012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項目“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服務平台”
2013年,基於雲計算的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基地,上海張江重大項目

劉曉剛主要論著

服裝設計與大師作品,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0.12
品牌服裝設計,東華大學出版社,2001.12
基礎服裝設計,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9
時裝畫技法大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12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zzy Theory and Thoughts of Fashion Design,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005.1
面向非專業用户的三維服裝智能CAD系統研究,紡織學報,2005.2
時裝設計藝術,東華大學出版社,2005.9
服裝設計師手冊,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10
服裝企業與服裝教育的互動,東華大學學報,2006.6
品牌服裝設計(第2版),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6
品牌服裝運作,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8
服裝設計1-6系列教材,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1
創辦小型服裝企業,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11
中小服裝企業款式開發系統評估方法,紡織學報,2008.12
集成化環境下服裝設計過程模型及其應用,紡織學報,2009.1
服裝設計師績效綜合評估體系創建與研究,東華大學學報,2009.1
奢侈品學,東華大學出版社,2009.8
流程、決策、應變--服裝設計方法論,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8
品牌價值論,東華大學出版社,2010.4
品牌創新論,東華大學出版社,2010.11
品牌服裝運作(第2版),東華大學出版社,2013.7
品牌服裝設計(第4版),東華大學出版社,2015.3

劉曉剛曾獲獎項

1993、1995、1997年,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1996年,上海市優秀藝術教師
1997年,第二屆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
200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代軍服設計”一等獎,主持
2007年,“基於風格的服裝快速設計技術” 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主持
2008年,“服裝設計”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
2008年,紡織之光教師獎
2009年,“服裝設計教學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主持
2009年,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
2009年,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
2010年,上海世博工作先進集體,主持
2011年,立足行業需求,培養“卓越服裝設計師”的精品教學體系,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 [1] 
參考資料
  • 1.    劉曉剛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職業服研究所官網[引用日期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