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春陽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

鎖定
劉春陽,1981年生,河南固始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教研室主任。2005年畢業於鄭州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2010年就職於武漢大學,其中,2013-2016年、2017-2019年,兩次入選武漢大學“351人才計劃”,被聘為“珞珈青年學者”。2014年3月-2015年2月,於韓國嶺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部任教。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青年美學學術委員會理事、湖北省學院空間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湖北省美學學會理事、湖北省文藝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興趣在美學理論、西方中世紀美學、藝術理論等方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規劃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參與或主持其他課題多項,出版專著2部,合著2部,2010年以來,發表論文30餘篇,主講本科生課程《文學理論與文藝批評》《文藝美學》《人文社科經典導引》等,研究生課程《文學理論基礎》等,獲武漢大學2018-2019學年本科優秀教學業績獎、湖北文藝評論獎等。 [1] 
中文名
劉春陽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81年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劉春陽人物簡介

劉春陽,男,1981年生,研究生學歷,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文學理論美學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2] 

劉春陽學術簡介

科研項目:
主持:
1. 奧古斯丁美學思想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1立項,已結項。
2. 藝術學理論研究的知識依據問題,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017年立項,已結項。
3. 第53批博士後面上資助項目(二等),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2013年立項,已結項。
4. 20世紀中國“美學熱”的社會學研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自主研究項目,2015年立項,已結項。
5. 百年中國美學話語體系的建構與變遷研究,武漢大學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專項,2019年立項,在研。
6. 韓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前沿動態,武漢大學2020年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沿追蹤項目,2020年立項,已結項。
7. “中國美學話語體系建設研究”,湖北省社科聯湖北思想庫課題,2020年立項,在研。
8. 《君品之美:世界醬酒美學的領創與實踐》課題研究與圖書創作,貴州日報社委託橫向項目,2022年立項,在研。
參與:
1. 西方美學通史1-2卷,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研究項目,第2卷《中世紀文藝復興美學》負責人,2014年立項。
2. 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評價機制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負責人,2012-2017,已結項。
3.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與國家文化軟實力,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委託項目,子課題負責人,2017年立項,已結項。
4. 抗戰題材影視劇生產與消費調查研究,中國文聯部級研究課題,研究報告執筆,2013年立項,已結項。
[3] 
學術著作:
1.《藝術理論建構的知識學問題》(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
2.《審美與救贖:奧古斯丁美學思想研究》(北大美學研究叢書第一輯)(獨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
3.《學術話語體系建設的理與路:一項分科的研究》(參著,第二章),3.0萬字,人民出版社,2019年;
4.《文化強國建設的中國邏輯》(參著,第二章),3.20萬字,人民出版社,2017年。
學術論文:
1.《學科建制與藝術理論知識系統的建構》,《民族藝術》2021年第5期;
2.《論藝術理論的知識學屬性》,《華中學術》2021年第2期;
3.《藝術理論知識學建構中的三個問題》,《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0年第5期;
4.《藝術理論的知識依據問題》,《長江學術》2019年第3期;
5.《以人為起點的文物敍事方式轉變之期待——對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篩選與展陳的考察》,《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
6.《“話語-權力”視域中的藝術定義問題》,《美術界》2019年第6期;
7.《藝術品審美價值建構的知識學依據問題》,《理論月刊》2017年第6期;
8.《基於地域文化視角的地方美術館定位問題——以武漢美術館為例》,《文化發展論叢》2017年第3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12月;
9. 《“後理論”時代的< 文學理論>課程教學改革芻議》,《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10.《逃逸與背離:語言與圖像關係的再審視》(第二作者),《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第1期;
11.《<不朽的藝術>:重述藝術經典》(書評),《中華讀書報》2016年10月19日。
12.《新世紀韓國的中國現代小説研究新動向》,《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13.《藝術作為救贖的階梯——奧古斯丁的音樂美學思想新探》,《基督教文化學刊》2015年總第33輯。
14.《“無利害性”原則源於奧古斯丁》,《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8月4日。
15.《社會學視野中的20世紀中國“美學熱”》,《文藝研究》201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6.《中國審美現代性肇端的社會學考察》,《東亞人文學》(韓國),2014年總第28輯。
17.《宗教經驗與文學創作——以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為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18.《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美學研究方法論的反思—弗朗索瓦·於連<迂迴與進入>的啓示》,《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6期。
19.《形式遊戲在審美文化產品評價活動中的功能問題 》,《江漢論壇》2013年第10期。
20.《政黨、民族、全球——抗戰題材影視劇中社會歷史意識的變遷》,《文藝新觀察》,2013年第5期。
21. 《後極權主義時代的主流影像敍事——以<南京 南京>與<金陵十三釵>為例》,《東北亞文化研究》(韓國),2013年總第37輯。
22.《藝術與貨幣:消費社會中的審美倫理》(第二作者),《洛陽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4期。
23.《當學術研究作為一種職業》,《新文學視野》(筆談),2013年第3期。
24.《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文學的危機》,《文藝爭鳴》2012年第7期。
25.《奧古斯丁的“情感”理論》,《雲夢學刊》2012年第3期。
26.《淺談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評價機制中的幾個問題》,《長江學術》(筆談)2012年第2期。
27.《消費社會語境下的網絡玄幻小説》,《蘭州學刊》2012年第11期。
收入歐陽友權編:《網絡與文學變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
28.《培植“藝術心”:豐子愷的藝術教育思想》,《第二屆豐子愷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29.《數是美的依據——奧古斯丁美學思想新探》,《外國美學》2012年總第20輯。
30.《淺析普羅提諾思想中的審美與靈魂的迴歸理論》,《哲學門》2011年總第24輯。
31.《奧古斯丁與現代美學的興起》,《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數據《美學》2012年第3期全文轉載
32.《電視、身體、審美——消費社會背景下的電視娛樂節目管窺》,《理論月刊》2011年11期。
33.《數位傳媒時代的文學批評生態與“類型文學”的興起》,《蘭州學刊》2011年第7期。
34.《淺論老子“道論”的美學內藴》,《中國文化研究》2011春之卷。
35.《“摹仿説”探源》,《長江學術》2011年第4期。
36.《繆斯與上帝的相遇—生存論視域中的審美體驗與宗教體驗》,《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37.《〈悲劇的誕生〉中的形而上學問題》,《蘭州學刊》2010年第2期。
教授課程
1. 文學理論與文藝批評,弘毅學堂本科生必修課
2. 人文社科經典導引,全校本科生通識課
3. 電影中的當代文學,全校本科生通識課
4. 文學理論基礎,文學院研究生必修課
5. 影視藝術與文學,文學院研究生選修課
榮譽獎勵
1. 武漢大學2018-2019學年本科優秀教學業績獎(2019)
2. 2019年度武漢大學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二等獎(2019)
3. 武漢大學第十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7)
4. 2017年度武漢大學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三等獎(2017)
5. 第九屆湖北文藝評論獎一等獎(2015)
6. 第八屆湖北文藝評論獎二等獎(2013)
7. 第十二屆湖北文藝評獎三等獎(202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