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忠墓

鎖定
劉忠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彭樓鎮劉垓村,是明弘治年間建造的墓地。
中文名稱
劉忠墓
地理位置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彭樓鎮劉垓村
年    代
明弘治年間
保護現狀
1983年秋,恢復了“劉林”舊貌

劉忠墓地理位置

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彭樓鎮劉垓村西五百米處,為明弘治年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忠之墓。墓地現有碑刻二十四座,石獸兩對,石翁促埋於地下正在發掘,山門按原貌已經修復。

劉忠墓歷史考證

劉忠,字攄誠,濮州(現鄄城縣彭樓鎮劉垓村)人。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任廣西道御史,後任職台州,為人正直磊落,為政寬嚴適度,政績卓著,人皆悦服。當地人歸納他的政績達18條之多,朝廷以其有功升任山西右參政。時值當地連年災荒,有些青壯年聚眾山中搶掠,省臣商議發兵進剿,劉忠爭辯説:“這些人是近於飢餓,可以安撫,使之回鄉。”眾官同意了劉忠的意見。劉忠單人匹馬到山中去勸説,諭以禍福,這些人都跪在地下感動地哭泣,第二天即各自散去。垣曲人為歌頌劉忠的功德,立“安民碑”以紀念。朝廷為劉忠記了撫民功,遂提升為四川右布政使。劉忠推崇宋代同鄉張詠的為人,事事效法張詠治蜀的作法,把張詠的詩文收集刻印,名為《乖崖集》,從中吸取教益。後劉忠再轉山西左布政使,因其曾任職山西,久知其俗,其政績更為突出。不久,升任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撫榆林等地。因積勞成疾,居家三年去世。葬於今鄄城縣彭樓鎮劉大樓村北400米處。
《濮州志·古蹟》載:“都御史劉公墓在城南八十里瓠水之陽。”《濮州志》卷四有《劉忠傳》。
劉忠墓現存封土高1米,墓前有弘治六年劉忠祖父母、父母的誥命碑一棟,其餘附屬文物由劉氏家族人於六十年代就地埋藏。

劉忠墓保護現狀

1983年秋,恢復了“劉林”舊貌。埋於地下的石豬石羊各一對,石碑十四棟全部復原,並集資建了山門。
“劉林”的恢復,保存了鄄城的一座大型古代家族墓羣,每年農曆10月初開始為期4天的傳統古會照例在“劉林”舉行。
明弘治十年環首“大明通儀大夫右副都御史劉忠之墓”碑已完好出土,立於墓前。弘治十年諭祭文碑也已出土。弘治六年對劉忠父母的誥命(加贈其父為通議大夫右副都御史,加贈其母為淑人),全文摘《濮州志》卷七,這些都是劉忠墓的有力證據。鄄城縣人民政府於1984年9月公佈劉忠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了保護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