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建藩

鎖定
劉建藩(1887—1918),字昆濤,湖南醴陵人。曾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騎兵科,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畢業後任廣西學兵營騎兵隊隊長。1910年8月任學兵營同盟會支部分部長。1911年武昌起義後,在北伐第三軍中統率騎兵部隊。1912年4月去南京,任第八師騎兵團團長。1913年7月參加討袁,失敗後去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曾參加歐事研究會。1916年任湖南營產清理處處長,後任零陵鎮守使。1918年在與張敬堯作戰中,失足落水身亡。後廣東軍政府追贈陸軍中將銜。 [1] 
本    名
劉建藩
昆濤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18年

劉建藩人物生平

劉建藩,字昆濤,醴陵市仙霞鎮清安鋪何寺沖人。清光緒十三年(1887)十月十八日生。先後入湖北武備普通學堂、保定陸軍學堂騎兵科學習。畢業後分發廣西新軍,任混成協督隊官,騎兵管帶,學兵營教官。
民國1年4月,南北和議告成,劉建藩任南京第八師參謀長兼騎兵第八團團長。奉命回湘招募新兵3000人,充實第八師。
民國2年7月,爆發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令劉建藩為第八師前敵指揮,率部攻佔徐州。後奉令回師江寧。討袁失敗,隨黃興、李烈鈞避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學,研究法政。
民國5年返國,相繼任湘軍第二梯團長、第一師第一旅旅長。
民國6年,段祺瑞解散國會,撕毀《約法》。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集“非常國會”,號召“護法”。8月29日,劉建藩出任零陵鎮守使,所部由12營擴編為20營。9月18日與衡陽湘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聯名通電,宣佈“衡、永自立,與段政府脱離關係,舉武裝“護法”旗幟。段祺瑞派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為正副司令,率3路大軍進逼湘南,護法軍分3路迎戰,劉建藩部任右翼。
民國7年1月下旬,護法軍分3路向嶽州進擊,劉建藩率部從右翼出平江。1月27日,北軍全線遺退,嶽州宣告收復。北洋軍部隊分3路攻湘。護法軍後兵不足,粵、桂軍態度消極。3月13日,南軍開始全線撤退。24日北軍攻陷醴陵,25日,湘粵桂聯軍總司令譚浩明自長沙出走。4月下旬,粵、桂軍分別撤至湘粵、湘桂邊境;劉所部不足3000人,遇10倍於己之張懷芝部大軍,經英勇機智抗擊,張懷芝部遺敗。劉率部反攻,收復醴陵、攸縣大片地區。
劉建藩因孤軍奮戰,迅速南撤。5月7日,劉建藩過株洲鎮徐家橋地,遭北軍伏擊,墜水殉難,護法軍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國葬於長沙嶽麓山,墓門題“護國元勳”。 [2] 

劉建藩參與護法運動

袁世凱帝制覆滅後,段祺瑞奪取了北京政權,譭棄約法,解散國會。為了反對段祺瑞的軍閥專制統治,1917年7月,孫中山率駐滬海軍南下廣州,高舉護法旗幟,組織護法軍政府,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湖南成為南北兩軍激烈爭奪的戰場。孫中山委派程潛等到湖南活動,推動護法鬥爭,為北伐開闢道路。
段祺瑞則將譚延闓免職,任其親信傅良佐為湖南督軍,並派吳光新率重兵進駐岳陽。國會解散後,國會議員陳嘉會回到湖南,倡議護法,希望湘軍聯合粵桂軍共同抵抗北洋軍。對此,譚延闓初有難色,認為湖南兵力薄,沒有能力反段。後經多方商量,遂定對付傅良佐督湘之大計。譚延闓花重金調望雲亭北上,迎接傅良佐,同時任命一向堅主反段的劉建藩署理零陵鎮守使。當時,零陵鎮守使署所轄各守備隊的中下級軍官,多屬廣西學兵營出身,與劉建藩有師生關係。且湘桂兩省,唇齒相依,劉建藩早年從廣西發跡,零陵的地理位置,又正好與廣西聯成一氣,緩急可以相濟。
劉建藩8月29日接到命令,次日即輕裝簡從趕往零陵視事,集中所能收編的隊伍,將守備隊由12營擴編為20營;同時報請譚延闓批准,由前鐵道守備司令李仲麟率領舊部兩營赴湘南駐防。劉建藩在零陵厲兵秣馬,同時與衡陽林修梅緊密聯繫,互成犄角之勢。
9月9日,傅良佐抵達長沙,對劉建藩深懷疑忌。13日發佈命令:撤銷湘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的職務,派鄒序彬接替;撤銷零陵鎮守使劉建藩的職務,調回長沙,另委陳璩章接替。劉建藩當即拒絕陳驟章入境。9月18日,劉建藩與林修梅同時發出通電,宣佈獨立。通電發出後,兩處起義軍迅速控制了湖南24個縣,佈告安民,宣佈湘南24縣為戒嚴區域。衡、永獨立,揭開了第二次南北戰爭的序幕。
孫中山得悉劉建藩、林修梅起義護法,無比興奮,於當天發來電報,深表支持和鼓勵。10月7日,孫中山又委任赴廣州彙報起義情況的林伯渠為湖南勞軍使,回湘南前線慰問起義將士。段祺瑞得到衡、永獨立的消息後坐卧不寧,一面電令派兵“剿撫”,一面發表褫奪林、劉官職並予以通緝的命令。傅良佐也在長沙宜布戒嚴,並通電“聲討”林、劉。他還指使一些湘軍將領“勸導”林、劉取消起義,並收買一些原湘軍將領,妄圖玩弄湘軍打湘軍的把戲。
劉建藩在零陵起義以後,帶領部隊向衡陽方向前進,與林修梅一起抵抗北軍的進攻。時因傅良佐出師不利,段政府即派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為正、副司令,率三路大軍共計3萬多人進逼湘南。護法軍除電請廣州軍政府實力援助外,即分三路迎戰。劉建藩率領零陵鎮守使署守備隊負責右翼任務,赴攸縣抗擊敵人。此時劉建藩、林修梅僅有5000之眾,而且裝備較差,靠將士的勇氣和人民的支持,抗拒強敵。10月初,林修梅等率領中路部隊與敵軍在萱洲河地區發生膠着戰。10月11日,衡山失守,湘軍退守賀家山一帶。10月下旬,桂軍、粵軍一部陸續人湘增援,公推譚浩明為湘粵桂聯軍總司令,部署全線反擊。這時,北軍內部有皖系主戰和直系主和的矛盾,王汝賢、範國璋均接近直系,不願為皖系的傅良佐打江山,再加上時值初冬、陰雨連綿,北軍水土不服,士氣低沉,兵士厭戰,且指揮不統一,導致北洋軍全線敗退。王汝賢被迫逃往株洲,護法軍乘勝追擊。11月14日,王汝賢、範國璋通電請求停戰議和。督軍傅良佐見大勢已去,當晚逃離長沙。17日,王汝賢、範國璋亦逃出長沙。在這種局勢下,段祺瑞被迫辭職。19日,起義軍攻佔長沙。21日,程潛、劉建藩、林修梅等進人長沙,受到各界人士歡迎。24日,程潛以總司令兼任省長。12月18日,譚浩明又以湘、粵、桂聯軍總司令名義兼領湖南軍、民兩政事宜。
北軍潰退至岳陽一帶後,湘、桂兩軍內部發生分歧。程潛、劉建藩、林修梅等湘軍將領,極力主張擴大戰果,一鼓進取岳陽。可是聯軍總司令譚浩明卻認為,“段祺瑞已奉命免職,根本已得解決”,主張同北京政府妥協議和。對此,劉建藩等極力反對,並向譚浩明等桂軍將領呈文,闡明奪取岳陽的利害關係:湖南人民要求驅逐岳陽北軍的情緒日益高漲,如壓制這種正義要求,必將影響桂系在湖南的領導地位;孫中山的廣州軍政府對桂軍按兵不動,深表不滿,這種情勢發展下去,可能會引起粵、桂兩軍關係破裂;北軍在湖北的荊州、襄陽已經得手,主力將回師湖南,我軍應先發制人,佔領岳陽戰略要地。譚浩明無奈,只得同意湘軍將領的要求。1918年1月23日開始,護法軍分三路向嶽州進擊,劉建藩仍擔任右翼,駐防平江。1月27日,北軍全線潰退,岳陽宜告收復。不久湘境全由南軍控制。
湘、桂軍佔領岳陽後本可乘勝推進,直取武漢,聯合西南各軍,進而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但譚浩明與程潛權利之爭愈趨激烈。譚以總司令名義嚴禁聯軍入鄂。北洋政府趁此機會,集中優勢兵力,於3月10日分兩路進攻湖南。曹餛為第一路軍總司令,由湖北南下,正面攻岳陽張懷芝為第二路軍總司令,分別由江西進攻湘東。南下北軍號稱40餘萬人,而湘、粵、桂聯軍合計不過5萬人。其時,劉建藩的部隊負責自新牆至平江南江橋九嶺方面的防線,抵擋張敬堯部的進犯。劉建藩在戰鬥中身先士卒,拼力抵抗,以寡敵眾,遏止了北軍向平江方面的進攻。3月初,戰鬥激烈進行,譚浩明仍安然坐鎮長沙,讓桂軍精鋭部隊留駐後方。劉建藩認為平江方面可告無虞,而岳陽正面則兵力單薄,岌岌可危,於是派人到長沙催譚浩明速向岳陽前線增兵,扭轉戰局。但譚對此置之不理,特別是當曹錕手下的吳佩孚率兵向岳陽逼進的時候,譚浩明釜底抽薪,把桂軍撤回廣西,湘軍士氣因之大受影響。3月10日,北軍未遇強烈抵抗,即佔領羊樓司;13日,又佔領云溪。3月18日,岳陽復為北軍攻陷,前線部隊紛紛向長沙敗退。劉建藩所部也被迫由平江後撤。至23日,北軍進駐平江,24日,攻陷醴陵,25日,譚浩明自長沙出走,湘、粵、桂護法聯軍隨之瓦解。時劉建藩部退駐攸縣草市一帶。他因指揮作戰操勞過度,咯血不止,身體非常消瘦。在護法軍大撤退的情況下,劉建藩不願潰退,因而馳騎會見粵軍總司令馬濟和湘軍總司令程潛、師長趙恆惕,他説:“吾軍械彈尚堪一戰,不戰,恐散之民間,且為患,曷若再決勝於萬一。”
4月下旬,程潛、林修梅率部退守耒陽、郴州一帶。劉建藩在攸縣附近發起進攻。當時劉建藩所部只有3000人左右,但向乘勝猛進的張部大軍進行猛烈攻擊,把張部殺得大敗。劉建藩收復了醴陵和攸縣。張懷藝全軍潰敗,分兩路逃跑彼此各不相顧,長沙大為震動,張敬堯嚇得手忙腳亂,連電北京政府告急請援。那時在寶慶的張敬堯所部第七師田樹勳旅,為了回兵救援長沙,也從寶慶退了下來。
但是,劉建藩孤軍奮戰,難以持久。當時,桂、粵軍已撤出湘境,為保存實力,無意回援;其他湘軍亦已退到郴、永一帶,未能回軍應援。在這種形勢下,劉建藩率領前敵護法軍在反攻大捷之後,不得不迅速南撒,向株洲方面且戰且退。而北軍乘虛由馬鞍山、龍頭鋪、荷塘鋪長驅直入,佔領晏家灣、石子頭;又於5月4日猛攻株洲北車站,企圖截斷南軍歸路。5月5日,北站失守,情勢極為危急。劉建藩督隊,向株洲正街退卻,準備巷戰。其一部通過齊家橋,以沙袋及蘆溪紙捆堆作臨時工事抵禦。劉建藩準備從齊家橋下游港口便橋(俗名孔道門)過港,從城隍廟小巷進人正街,沿湘江東岸向易家鳳形山退走。不料便橋狹窄,劉建藩失足落水,當時經過救護,未死,但口嗆鮮血,氣息奄奄,抬至大沖而歿,時年31歲。 [3] 
參考資料
  • 1.    劉國銘.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 上.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505
  • 2.    株洲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株洲市志·人物.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54-55
  • 3.    湖南省革命烈士傳編纂委員會.三湘英烈傳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2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