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建新

(天津大學副教授)

鎖定
劉建新,天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 
2000年至2010年就讀於天津大學,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2年至2013年在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先進湍流模擬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2014年進入天津大學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 
中文名
劉建新
外文名
Liu Jian xin
畢業院校
天津大學

劉建新人物經歷

2000年—2004年, 天津大學,工程力學學士學位。
2005年—2007年,天津大學, 流體力學碩士學位。
2007年—2010年,天津大學, 流體力學博士學位。
2012年4月—2013年12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先進湍流模擬實驗室博士後。
2014年1月,天津大學講師。
2017年6月,批准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2018年8月,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應用數學系訪問學者。 [1] 

劉建新研究方向

全局穩定性分析方法及機理;邊界層穩定性與轉捩預測;計算流體力學及穩定性分析的高性能計算 [1] 

劉建新講授課程

計算流體力學;流體動力學中的數值計算方法 [1] 

劉建新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表面粗糙元形狀對高超聲速邊界層穩定性和轉捩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項目負責人;
2.作為重要參與人蔘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高超聲速邊界層轉捩機理與預測方法研究”,主要負責高超聲速邊界層穩定性與轉捩預測方法的相關研究;
3. 作為重要參與人蔘與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高雷諾數壁面剪切湍流中相干結構的非線性動力學”,主要從事邊界層Bi-Global穩定性分析相關研究工作。 [1] 

劉建新代表論著

[1] Han Yufeng, Liu Jianxin*, Luojisheng, Improvement for the expansion of parabolized stability equation method in boundary layers stability analysi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accepted.
[2] Liu Jianxin, Zhang Shaolong, Fu Song*. Linear spatial instability analyisis in 3D boundary layers using plane-marching 3D-LPS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2016.8 Vol. 37(8) pp. 1013-1030
[3] Zhang Shaolong, Liu Jianxin*, Luo Jisheng, Effect of wall-cooling on Mack-mode instability in high speed flat-plate boundary layer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2016.9 Vol 37(9) pp. 1219-1230
[4] Zhao Lei, Zhang Cunbo, Liu Jianxin*, Luo Jisheng, Improv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nonlinear parabolized stability equations. Chinese Physics B, 2016.8 Vol 25(8), 084701
[5] Liu Jianxin, Luo Jisheng*, Effect of disturbances at inlet on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on a blunt cone at small angle of attack,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2010.5 Vol 31(5) pp. 535-544
[6] Liu Jianxin, Luo Jishe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inviscid instability of streaky structures in in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flow.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10. 8, Vol 27(8), 084701
[7] 劉建新,禹旻,羅紀生,拋物化Navier-Stokes方程在求解高超聲速流動穩定性分析的基本流中的應用, 航空動力學報, 2011.5 Vol.26(5), pp 984-990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