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少奇軍事生涯

鎖定
《劉少奇軍事生涯》是一部文獻紀錄片,2014年08月20日下午,文獻紀錄片《劉少奇軍事生涯》開機儀式在中國青年報社舉行。
中文名
劉少奇軍事生涯
國家/地區
中國
製作公司
解放軍軍事科學政治部、中國青年報社等
每集長度
40 分鐘
播出狀態
已完結
節目類型
文獻紀錄片

劉少奇軍事生涯基本介紹

該片共分5集,每集40分鐘,由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治部、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聯合拍攝,將系統呈現劉少奇不同人生時期的軍事思想、軍事理論、軍事實踐和功績。 [1] 

劉少奇軍事生涯背景資料

劉少奇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劉少奇軍事生涯》編劇、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研究員徐佔權説。
在開機儀式上,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局長薛慶超表示:“拍攝《劉少奇軍事生涯》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豐富的歷史資源,鮮為人知的重要史實,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
史料顯示,在領導工人運動期間,劉少奇就較早地認識到武裝鬥爭的重要性。他積極組織和擴大工人糾察隊,也為南昌起義等積蓄了武裝力量。
1932年冬天,劉少奇進入江西瑞金,領導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工人師”(即“中央警備師”),為前線輸送了大量人力和物資,創造了“模範的後勤工作”。長征期間,劉少奇開始擔任軍事職務,並在長征結束後成為中央重要領導人之一。
抗日戰爭期間,劉少奇在華北、華中指導抗日遊擊戰爭,創建敵後根據地。在華中地區,劉少奇組建中共中原局,領導開闢了蘇北等敵後抗日根據地
據薛慶超介紹,皖南事變後,“劉少奇任新四軍政治委員,重建新四軍軍部,實現了新四軍由遊擊兵團向正規兵團的戰略轉變”。到抗日戰爭結束時,新四軍已有30多萬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劉少奇代理主席職務。他主持制定了“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在東北實行“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部署,為建立東北根據地、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劉少奇對軍隊和國防建設傾注了大量精力。他秘密赴蘇聯談判創建人民空軍,視察海防和海軍基地,發展“兩彈”和尖端武器,有力推動了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在開機儀式上,中國青年報社黨組書記、社長、總編輯張坤説:“給歷史以真實,這是紀念偉人的最好方式,也是讓青少年瞭解歷史的最好方式。”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李金海等出席了開機儀式。

劉少奇軍事生涯播出時間

據悉,《劉少奇軍事生涯》將通過實地採訪、紀實拍攝、歷史再現等方式展示劉少奇一生的軍事歷程,該片已於2015年播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