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全諒

鎖定
劉全諒(751年 - 799年),原名劉逸淮,懷州武陟(今河南武陟)人,唐代將領,平盧節度使劉正臣之子。
早年投身劉玄佐帳下,任都知兵馬使,後升任宋州刺史。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接替董晉,為宣武軍節度使,同年病卒,年四十九。
本    名
劉全諒
別    名
劉逸準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懷州武陟
出生日期
751年
逝世日期
799年
父    親
劉正臣
朝    代
唐朝

劉全諒人物生平

劉全諒的父親劉正臣為平盧軍校,安史之亂時追隨朝廷,官至平盧節度使。早年的劉逸准以父蔭,任州別駕、長史,唐德宗建中(780—783)初年,劉玄佐為宋亳節度使,召劉逸準為麾下牙將,以勇猛果敢、善於騎射聞名。劉玄佐很欣賞他,待他如宗族侄孫,累官至都知兵馬使,試太僕卿、兼御史中丞
貞元八年(792年),劉玄佐去世,其子劉士寧代為汴宋節度使(即宣武軍),懷疑宋州刺史翟良佐不依附自己,於是佯裝出巡,到了宋州後,即以劉逸準代替其為刺史。後經歷李萬榮董晉兩任節度使,職銜未變。
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晉去世,宣武軍亂,陸長源被殺,監軍俱文珍與大將密召劉逸準趕赴汴州,令其知宣武軍留後,劉逸準深得士心,騷動平息。朝廷也授其以檢校工部尚書、汴州刺史,兼宣武軍節度觀察等使,並賜名全諒。劉全諒在任僅八個月後去世,享年四十九歲。德宗為其廢朝一日,贈尚書右僕射 [1-2] 

劉全諒親屬成員

澤潞節度使劉悟,是劉全諒的侄子。劉全諒成為節度使後,任其為牙將,劉悟卻屢犯軍紀,怙惡不悛。劉全諒正欲將其法辦,劉悟卻伺機出逃到了潞州,投奔了昭義節度使王虔休,沒過多久劉全諒去世,有貲財數百萬錢存於東都洛陽。劉悟得知後,託病離開潞州,到洛陽打破了倉庫的門鎖,將叔父的積蓄全數盜取,揮霍一空。 [3] 

劉全諒軼事典故

父親:劉正臣,左驍衞將軍,平盧軍節度使
侄子:劉悟,昭義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贈太尉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全諒本名逸準,以父勳授別駕、長史。建中初,劉玄佐為宋亳節度使,召署為牙將,以勇果騎射聞。玄佐以宗侄厚遇之,累署都知兵馬使,試太僕卿、兼御史中丞。玄佐卒,子士寧代為節度使,疑宋州刺史翟良佐不附己,陽言出巡,至宋州,遽以逸準代良佐為刺史。及董晉卒,兵亂,殺陸長源,監軍俱文珍與大將密召逸準赴汴州,令知留後。朝廷因授以檢校工部尚書、汴州刺史,兼宣武軍節度觀察等使,仍賜名全諒。貞元十五年二月卒,年四十九,廢朝一日,贈右僕射。
  • 2.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全諒,始名逸淮,至是賜名,本懷州武涉人也。全諒事劉玄佐為牙將,以勇果善騎射為玄佐厚禮。累兼御史中丞。及玄佐子士寧代立,疑宋州刺史翟良佐不附己,揚言行部,至則以全諒代之,故汴將士多歸心焉。視事凡八月卒,贈尚書右僕射。
  • 3.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劉悟,其祖正臣,平盧軍節度使,襲范陽不克,死。叔父全諒,節度宣武,器其敢毅,署牙將,以罪奔潞州。王虔休復署為將,被病去,還東都,全諒積緡錢數百萬在焉,悟破滕鐍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