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偉領

鎖定
劉偉領(1983年10月9日)製片人,籍貫山東,畢業院校:瀋陽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前進歌舞團),文化工作者。
中文名
劉偉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3年10月9日
畢業院校
瀋陽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前進歌舞團)
職    業
製片人
出生地
山東菏澤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目錄

劉偉領簡歷

2002年,考進瀋陽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前進文工團)成為一名文藝兵(曲藝演員) 專業:快板、相聲、小品。
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同時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集團軍嘉獎一次;團優秀士兵一次。
2003年,參加瀋陽軍區曲藝創作班學習。
2004年,參加全軍第八屆文藝匯演:總政治部、陸軍、海軍、空軍、二炮等各直屬部隊十一家大單位齊聚北京國安劇院。榮獲集體“二等功”一次,個人榮獲全軍“優秀表演一等獎”個人“三等功”一次,“優秀戰士文藝獎”團嘉獎一次!
2004年,同年底該節目參加雙擁晚會《祖國大地春光好》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彙報演出。
2005年,參加十六集團軍,各師、旅、團演出。

劉偉領作品

電視連續劇《在人間》後改名為《人間情緣》演員副導演 導演:劉惠寧
演員:鄧超范冰冰、小山東
電影《枯藤花》出品人:劉偉領 製片人:劉偉領 導演:武聖基
演員:梁書悦 嘎子(謝孟偉劉青、楊建廣 、李洋
電影《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出品人:劉偉領 製片人:劉偉領
演員:趙婧佚、嘎子(謝孟偉)阿達、楊洋、馬莉、劉恆
電影《農谷之戀》製片人:劉偉領
演員:張京生嚴曉頻張兆北、尹銘、胡楊林李豪、 彭秀萍、焦志強貢維特、劉巖
電影《枯藤花
電影《農谷之戀

劉偉領活動

2012年12月25日於北京延安文化展示中心紀念毛主席誕辰一百一十九週年活動
2012年7月1日走河南、下基層、看變化採風座談會 [1]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劉偉領曾作為“走河南、行南陽、下基層、看變化”新聞採風團的負責人,帶隊率領一批專家、顧問來到南陽進行工作、採風。採風團由中國基層黨建網、新華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青網、中國網、央視網、和諧中國網、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等網站採編人員組成。南陽市委書記李文慧在南陽賓館會見了國務院稽查特派員劉吉等採風團成員。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姚進忠以及我市領導趙雲傑、陳達、程傳平一同參加會見。
李文慧向採風團成員介紹了南陽的市情,並着重介紹了當前南陽承擔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移民後期幫扶致富、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籌備工作這兩個“國”字號工程的進展情況。 [1] 
李文慧表示,南陽將通過“五區”建設加快“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步伐。但南陽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在發展中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國家給予大力支持,希望採風團通過此次採風,能對南陽給予更多的關注,為南陽的發展鼓與呼。 劉偉領認為,南陽提出的戰略定位和通過抓“五區”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做法非常符合實際。農業是我國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是農業安全是重中之重,南陽作為一個農業大市,要緊緊抓住發展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承辦第七屆全國農運會方面,一定要突出“農”的特點,辦一屆廉潔、節儉、陽光的農運會,要以農運會為載體、為平台,活躍全國農民的文化生活,並藉此炒熱全民健身運動。
考察團到當地企業參觀調研。河南是糧食大省,南陽的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專家們積極為當地企業獻言獻策,謀劃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考察團還參觀了名勝古蹟——卧龍崗。卧龍崗在中國家喻户曉,但地處偏僻一偶,旅遊產業發展不盡人意。而北京漢熙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文化藝術的佼佼者,擁有很強的資源和人脈,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不僅符合國家文化興國的發展方向,而且繼承、弘揚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可以譜寫出旅遊和文化相結合的大文章。
隨後考察團一起參觀了編外雷鋒團展覽館。河南“編外雷鋒團”作為全國最大的學雷鋒志願者團體,“崗位學雷鋒,行業樹新風”是‘編外雷鋒團’一大亮點。劉偉領認為,紅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中華民族“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高尚氣節和富有理想、甘於奉獻、勇於犧牲的民族品格,是愛國主義精神在社會變革實踐中的集中體現。我們應該弘揚紅色文化,就是要內化思想理念,外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用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精神推動工作,並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賦予這種精神以時代新的內涵。
可見,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靈魂。紅色文化的傳遞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崇拜和一種信仰,是無數革命先輩前仆後繼、赴湯蹈火,在長期革命鬥爭實踐中,用生命和鮮血凝聚而成的一種革命精神,是革命先烈遺贈給我們一筆豐碩的精神財富,傳遞的是一種正能量,在當今社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