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仕昌

(明朝官吏)

鎖定
劉仕昌(1394—1445),字時亨,號塘湖。通城縣塘湖鎮人。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進士,登刑部寬榜,授陝西道監察御史、浙江副使。因御賜“繡衣”,人稱“劉繡衣”。 [1] 
本    名
劉仕昌
時亨
塘湖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日期
1394年
逝世日期
1445年
籍    貫
通城縣塘湖鎮

劉仕昌人物生平

劉仕昌在朝不附權貴,檢舉貪墨,正直敢言,清肅朝堂,明宣宗朱瞻基御賜其“清朝鳴鳳”匾和繡衣一襲。某同朝翰林學士曾題詩《送劉繡衣按交趾》:“虯髯白皙繡衣郎,驄馬南巡古越裳。城郭新開秦郡縣,山河原是漢金湯。天連銅柱蠻煙黑,地接珠崖海氣黃。莫説炎荒冰雪少,須令六月見飛霜。”道出了劉仕昌令貪官污吏膽戰心驚的凜然正氣和威嚴。 [1] 

劉仕昌軼事典故

塘湖劉姓後裔有提前一天過年的習慣,據説是劉仕昌任漕運官時,為在春季梅雨季節來臨前,將地方糧食按時運往京城,算定臘月三十出發是最佳時間,於是安排家人在臘月二十九過年。此俗流傳到今。現劉仕昌仍有象牙朝笏、宣德爐、象牙象棋遺物三件,存於通城縣博物館。“清朝鳴鳳”匾現懸掛於其故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