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三姐鎮

鎖定
劉三姐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地處宜州區東北部,東接柳城縣衝脈鎮六塘鎮,南連慶遠鎮洛西鎮洛東鎮,西鄰懷遠鎮,北與祥貝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369.9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劉三姐鎮户籍人口41817人。 [2]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小龍鄉。2004年,更名為劉三姐鄉。次年6月,三合鄉併入。 [1]  2014年5月8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宜州市劉三姐鄉改為鎮建制。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州市設立宜州區,劉三姐鎮屬宜州區。 [3]  截至2020年6月,劉三姐鎮下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8]  鎮人民政府駐流河社區中梘屯。 [1] 
2011年,劉三姐鎮財税總收入2156.6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5元,比上年增長10%。 [1]  截至2019年末,劉三姐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中文名
劉三姐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
地理位置
宜州區東北部
面    積
369.9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流河社區
電話區號
0778
郵政編碼
54632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劉三姐故里景區
車牌代碼
桂M
人    口
41817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劉三姐鎮建置沿革

劉三姐鎮牌坊
劉三姐鎮牌坊(2張)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小龍鄉。
1950年,設小龍區,屬宜山縣。
1958年,設小龍公社。
1962年,復為小龍區。
1966年,復為小龍公社。
1984年,小龍公社撤銷,分為流河鄉和三合鄉。
2004年,更名為劉三姐鄉。次年6月,三合鄉併入。 [1] 
2014年5月8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宜州市劉三姐鄉改為鎮建制。
2015年2月9日,劉三姐鄉政府在辦公樓前舉行“撤鄉建鎮”揭牌儀式。
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州市設立宜州區,劉三姐鎮屬宜州區。 [3] 

劉三姐鎮行政區劃

1989年,流河鄉(今劉三姐鎮)設14個村公所、92個村委會,合鄉設5個村公所、56個村委會。
2011年末,劉三姐鄉(今劉三姐鎮)轄流河、三合2個居民委員會,小龍、冬田、洛漏、天橋、龍降、良村、巖田、壩頭、谷洞飛高、乍洞、拉甫、中和,湖長、龍元、龍潭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56個村(居)民小組。有188個自然村。 [1] 
截至2020年6月,劉三姐鎮下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流河社區、三合社區、小龍村、冬田村、洛漏村、天橋村、龍降村、良村村、巖田村、壩頭村、谷洞村、飛高村、乍洞村、拉甫村、中和村、湖長村、龍元村、龍潭村, [8]  鎮人民政府駐流河社區中梘屯。 [1] 

劉三姐鎮地理環境

劉三姐鎮位置境域

劉三姐鎮地處宜州區東北部,東接柳城縣衝脈鎮六塘鎮,南連慶遠鎮洛西鎮洛東鎮,西鄰懷遠鎮,北與祥貝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369.9平方千米。 [2] 

劉三姐鎮地形地貌

劉三姐鎮境內大部分為山區,東北部有少量丘陵。其中乍洞、飛高、拉甫、谷洞、巖田等村為大石山區;龍潭、龍元、天橋、龍降、洛漏等村為丘陵地帶。地面高程一般海拔10—60米,最高點大羊山位於中和村委會西北部,海拔607米。 [1] 

劉三姐鎮氣候

劉三姐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秋冬乾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涼爽。多年平均氣温12℃,1月平均氣温10.1℃,極端最低氣温-2.9℃(1956年1月24日);7月平均氣温27.6℃,極端最高氣温39.9℃(1971年7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數為70天,最多達90天(2011年),最少為46天(2010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95毫米(200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80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3—7月,6月最多。 [1] 

劉三姐鎮水文

劉三姐鎮境內河道屬龍江河水系,主要有3條,一是龍江河自西向東方向的鄉境邊流過,途經壩頭,流河、湖長、中和等村電;二是下梘河(其上游在祥貝鄉境內稱臨江河)自北向南流入龍江河,途經小龍、谷洞、流河等村屯;三是北邊坳河自北向南、向東方向流入龍江河,途經龍元、三閤中和等村屯。 [1] 

劉三姐鎮自然災害

劉三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低温、霜凍、冰雹等。旱澇平均5年2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0年6月10—11日,暴雨成災,降雨量超過90毫米以上(最高167毫米),龍江河段受上游暴雨的影響,最高水位達131.6米,形成“6.1”特大洪災。當時下梘河龍洲島上的印月樓被水沖垮。房屋框架向下遊漂浮,途中被距下梘一橋僅70多米的跨河鐵索橋(鏈)攔住,嚴重威脅下梘橋的安全(後被爆破炸散)。 [1] 

劉三姐鎮自然資源

2011年,劉三姐鎮耕地面積79075畝,其中水田25169畝,旱地53906畝。 [1] 

劉三姐鎮人口情況

2011年末,劉三姐鎮轄區總人口4063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29人,城鎮化率3.02%。另有流動人口1915人總人口中,男性20906人,佔51.45%;女性19725人,佔48.55%。14歲以下11421人,佔28.11%;15歲—64歲25205人,佔62.03%;65歲以上4005人,佔9.86%。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34501人,佔84.9%;其他有漢、仫佬、瑤3個民族,共有6130人,佔總人口的15.09%。人口超過千人的有漢、仫佬2個民族,其中漢族2933人,佔總人口的7.21%;仫佬族有2852人,佔7.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7.6‰。 [1] 
截至2019年末,劉三姐鎮户籍人口41817人。 [2] 

劉三姐鎮經濟

劉三姐鎮綜述

2011年,劉三姐鎮財税總收入2156.603萬元,其中地方財税總收入834.119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73.215萬元,增值税1322.484萬元。企業所得税60.211萬元,個人所得税57.3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5元,比上年增長10%。 [1] 
截至2019年末,劉三姐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劉三姐鎮農業

2011年,劉三姐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035萬元,比上年增長6.2%。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年,生產糧食16982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糖蔗、桑蠶。2011年,生產原料蔗21萬噸、鮮繭3862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末,牛存欄4385頭,山羊存欄3594只,生豬存欄12270頭,雞存欄81991只。

劉三姐鎮工業

劉三姐鎮以加工生產木材、建築材料、煙花爆竹為主。2011年,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總產值63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5000萬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35萬元,比上年增長22.6%。 [1] 

劉三姐鎮電信業

2011年,劉三姐鎮電信業務收入10萬元。 [1] 

劉三姐鎮社會事業

劉三姐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劉三姐鎮小學14所,在校生200人,專任教師17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46人,專任教師10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劉三姐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劉三姐鎮文化站1處,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7萬多冊;業餘文藝隊、舞獅隊5支。每年三月三,舉行歌會;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1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0%。2011年,建成鄉廣播電視文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1200户,入户率7.9%。 [1] 

劉三姐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劉三姐鎮各級醫療衞生機構2個,病牀41張;2011年末,固定資產總值153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3名,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10,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9108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以上。 [1] 

劉三姐鎮社會保障

2011年,劉三姐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3户29人,支出8.32萬元,比上年增長5.7%,月人均243.83元,比上年增長94%;醫療救助9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0人,共1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9.2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947户、1743人,支出168.5萬元,比上年增長51.79%,月人均8235元,比上年增長21.9%。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3808元,比上年增長14.07%。社會福利費支出12.31萬元,比上年增長83.56%;敬老院1家,牀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7人。 [1] 

劉三姐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劉三姐鎮郵政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6千米,投遞點18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門,固定電話用户1000户,比上年增長3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13.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5000户,比上年增加58户,移動電話用户普及率為67.7%,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寬帶接入用户300户,比上年增加14户。 [1] 

劉三姐鎮交通運輸

劉三姐鎮境內有宜羅、流柳兩條公路,連通着劉三姐鄉到宜州、羅城、柳城。有碼頭多個,其中流河社區的劉三姐一號、二號碼頭較大,其功能主要用於旅遊漂流接待,方便遊客。有新舊橋二座,隨着道路改線,舊橋已廢棄,新橋承載交通功能。 [5] 

劉三姐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劉三姐鎮原名流河鄉,相傳下梘河畔的下梘村是唐代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2004年更名為劉三姐鄉。 [1]  後改為劉三姐鎮。
  •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0日,劉三姐歌謠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劉三姐鎮風景名勝

  • 綜述
劉三姐鎮旅遊資源以“七個一”特色鮮明。即一條河——下梘河,包括劉三姐對歌台、扁擔山、眼淚泉、鯉魚石等。一座島——島上竹青水綠。一首歌——傳唱久遠的劉三姐山歌;一書院——劉三姐風情苑;一個村——有驚無險古龍漂流終點六妹村,村中河面開闊,河中有一座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小島。一座寺——三門寺,原名花婆巖,內有滴水觀音、卧佛、藥師佛、普賢菩薩、日月菩薩、彌勒佛等十幾尊聖像;一個山莊——劉三姐鎮度假山莊,其坐落於山水相映的流河社區下梘河段上游。
  • 劉三姐故里景區
劉三姐故里景區位於劉三姐鎮馬安村下巖屯,國家AAAA級景區。整個景區由貫通城區的龍江河段與劉三姐鎮下梘河段交匯構成,形成“天人合一”的天下奇觀。景區以龍江河、下梘河為旅遊帶,包括遊客集散中心、流河寨、壯古佬等遊覽區。流河寨為景區核心區,寨中至今仍保留有劉三姐、阿牛哥當年居住過的房屋,有壯寨門、壯族圖騰、農家勞作工具、茶樓、踏歌橋、歌仙廟等建築。寨中可觀秀才與三姐鬥歌、賞歌王現場贈歌,可體驗劉三姐拋繡球遊戲等。是一個集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的旅遊勝地。 [6] 
劉三姐鎮
  • 下梘河
下梘河位於河池市宜州區四千米處。河水碧綠,清澈透底,全程水路十二千米。河岸崖壁上留有一根扁擔和一方手帕模樣的石葉,相傳是壯族歌仙劉三姐打柴的“扁擔”和“汗巾”。崖前有個對歌台,由此上溯聖古龍,沿岸峯巒重迭,翠竹依依,奇峯怪洞,盡收眼底。下至三江岔口匯入柳江,沿途翠竹躬迎山歌悠揚,各景點都留下歌仙遺蹟:傳歌台、定情樹、手巾巖、望妹石等。
下梘河風光特點是水碧、竹翠、洞怪、峯奇,並且包含着劉三姐的傳奇色彩。它是拍攝電影《劉三姐》的主要外景地。

劉三姐鎮著名人物

劉三姐,是民間傳説的壯族人物;劉三姐被廣西民間視為“歌仙”,宜州區是劉三姐歌謠最有代表性的地區,被認同為劉三姐的故鄉。 [7] 
劉三姐雕像 劉三姐雕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