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創業分子

鎖定
創業之艱險,如刀尖舔血、虎口奪食;創業之蹉跎,堪青燈黃卷、皓首窮經。創業是當下最熱的全民話題,優酷精準把握時代脈搏,於8月5日起每週三重磅推出一檔全新的網生創業對談秀《創業分子》 。《創業分子》延續《老友記》風格,不設主持人,兩位嘉賓自由對談創業話題。節目創新引入真人秀,突破了傳統的財經對話節目模式,將類紀錄片的真人秀手法融合在大咖對話的過程中,通過思想和語言的幾重碰撞,為創業者、大學生和職場人士提供了鮮活的創業案例和在創業路上的深刻感悟。
中文名
創業分子
別    名
老友記之創業分子
類    型
創業對談秀
主持人
紀中展
主要嘉賓
潘石屹\張旭豪\張天一\胡彥斌\餘佳文\陳安妮 [1]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韓瀟\於鵬
製作公司
優酷
首播時間
2015年08月05日
播出頻道
優酷
播出時間
每週三上午
網絡播放平台
優酷土豆
播出狀態
播出中
每集時長
25 分鐘
製片人
閆鵬

創業分子名稱解讀

《創業分子》的“分子”有三層意思:首先從化學概念上,分子讀作fēnzi,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粒子的名稱,每個創業者都是創業大軍的一部分,雖然微小,但卻舉足輕重;其次在數學概念上,分子讀作fēnzi,如果將分數看作除式,被除數也被稱作分子。創業路之艱辛只見分子笑,不見分母哭。但正是因為有着龐大的分母,才有了少數的分子;最後在文學意義上,“分子”讀作fènzi,表示“成員”的意思,表示具有某種性質的人。也許你已經開始,也許你正準備上路,你都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分子。 [2] 

創業分子節目系列

根據對談嘉賓的屬性,《創業分子》分為三個系列,分別是:企創系列,即企業家和創業者對談,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 vs 餓了麼創始人&CEO張旭豪;創投系列,即創業者和投資人對談,如歌手、牛班APP創始人胡彥斌vs英仕曼對沖基金中國區主席、洛克菲勒基金會董事李亦非;還有師創系列,即創業導師和創業者對談,如創業家副總裁紀中展vs伏牛堂米粉創始人張天一。
對談嘉賓唇槍舌劍,風格迥異,創業導師紀中展的深度拷問,美女投資大牛李亦非的睿智點評,給總理做咖啡的許單單等都是節目亮點,更有創業鮮肉張天一初生牛犢不怕虎,節目中頻頻爆出驚人之句。 [1] 

創業分子節目背景

2015年5月7日,國家總理李克強前往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進行考察調研。他強調,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充分激發億萬羣眾智慧和創造力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徑,要堅決消除各種束縛和桎梏,讓創業創新成為時代潮流,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創業分子》借創業風潮之勢誕生,是優酷繼《老友記》在互聯網大財經領域的又一次探索。在《老友記》的基礎之上,《創業分子》垂直細分,打破盲目追逐熱點,冷靜分析最有價值的創業核心,展現最真實的創業之路,為時代話題提供了最理性的解讀。 [2] 

創業分子第二季開播

《創業分子》第一季從開播伊始便引起創業者、投資人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在創投圈獲得了超高的口碑。隨着第一季的結束,許多網友翹首以盼第二季的到來。通過第一季的積累與沉澱,2016年1月6日,《創業分子》第二季以全新的面貌迴歸。與第一季不同,第二季完全聚焦於創業者。以“創業都有病”為節目Slogan,創業“老炮兒”紀中展擔綱首席問診官坐鎮全集,把脈創業者,診斷創業公司,給對話的每一個創業者“一紀猛藥”。 [3] 

創業分子主持人

創業“老炮兒”紀中展擔綱首席問診官坐鎮全集,把脈創業者,診斷創業公司,給對話的每一個創業者“一紀猛藥”。
紀中展 紀中展
節目中,以“紀gong”為概念,賦予紀中展4個角色—— 紀功:創業,要下大功夫,才能擁有真功夫;紀工:創業,要如工匠般打磨產品、築造匠心; 紀宮:創業,要顛覆、變革、擁抱變化,要具壯士斷腕揮刀自宮之勇;紀攻:創業,要有殺氣和攻擊性,具備攻城略地的膽識和魄力。 [3] 

創業分子對談嘉賓

李亦非(英仕曼對沖基金中國區主席)對話胡彥斌(歌手、牛班APP創始人)
張天一(伏牛堂米粉創始人)對話紀中展(創業家副總裁)
潘石屹(soho中國創始人)對話張旭豪(餓了麼創始人)
温城輝(禮物説創始人)對話紀中展(創業家副總裁)
嘉賓圖片
嘉賓圖片(6張)
許單單(3W咖啡創始人)對話閆焱(軟銀賽富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

創業分子精彩語錄

老紀問診:“你是如何看待大公司的挑戰的?”
陳安妮:“目前我們就面臨着騰訊的挑戰。我覺得第一,我們比大公司快,我覺得這一點就已經足夠致命了。很多時候那些市場上的戰爭其實就是看誰的速度夠快;第二,對產品、對用户的理解我們比他們更深刻。第三,一個大公司的一個部門,跟我們一整個公司部門去打,其實他們不一定打得過我們的。”
老紀開藥:“對現在的創始人來講,你不能將BAT看作是競爭對手。你現在應該想,我怎麼能夠融入到BAT這個生態裏面去,因為現在是一個生態型,而不是一個對抗型的,生態意味着什麼呢?就是多樣、共生,多樣就是什麼都有,共生就是誰都能活。一個創始人在這個階段要敢於、勇於、樂於、願於去把自己放到騰訊這個平台裏面去,放到百度平台裏面去,放到阿里巴巴平台裏面去,只有在這個大平台裏,你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長,活得更久。” [4] 
老紀問診:能讓央視以這麼大版面來報道你,如果讓你作為公關顧問,給其他創業者提些建議的話,他們應該做些什麼?
餘佳文:我會跟他們説不要,因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先把產品做好。
節目現場圖片 節目現場圖片
老紀開藥:創業一定要用人去帶產品,帶公司。但這個前提是公司要很好,然後公司的產品要很好,就缺一個爆點,這時候創始人可以出來引爆他。如果產品沒有,公司沒有,只有人,那最後就變成一個網紅創始人,或者説網紅無產品的公司創始人,不管對於公司還是個人,都是極大的傷害了。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