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副單鰭魚

鎖定
副單鰭魚,又稱充金眼鯛,俗名大面側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擬金眼鯛科的一個種。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和非洲東部,東至馬歇爾羣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佈。台灣北部、東北部、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可發現。小型魚類,食用價值低。
別    名
充金眼鯛
中文學名
副單鰭魚
動物界
分佈區域
西紅海和非洲東部,東至馬歇爾羣島,北日本南部,南澳洲皆有分佈

副單鰭魚分佈

副單鰭魚 副單鰭魚
本魚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塞舌爾羣島馬爾代夫紅海、阿曼灣、阿拉伯海、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地區、中國沿海、新幾內亞、馬里亞納羣島、帕勞、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羣島、瑙魯、斐濟羣島、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

副單鰭魚深度

水深1至36米。

副單鰭魚特徵

副單鰭魚 副單鰭魚
本魚體呈淡紅色,腹部呈銀白色,體型略為項長橢圓形,具有發光器。尾鰭深分叉,且上下葉末梢嘿。背鰭硬棘5枚、軟條9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20至23枚。體長可達10釐米。
體延長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等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遠大於吻長。口斜裂,下頜突出,上頜稍可伸出;上下頜、鋤骨及齶骨均有小錐狀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遊離。體被圓鱗;側線鱗數60-79,裸露,延着尾鰭的中間鰭條至其二分之一處止;後端及其兩側無鱗。體呈淡粉紅色;腹部及部兩側銀色;頭及身體背部的鱗片因有許多色素孔聚集而行成暗斑。

副單鰭魚生態

棲息在珊瑚礁區,為夜行性魚類,白天休息,夜晚則成羣外出覓食,以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副單鰭魚經濟利用

可食用,一般多煮清湯,但因體型小,故通常做觀賞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