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剖斷

鎖定
剖斷,漢語詞彙,拼音是pōu duàn,釋義是辨明是非,加以判處。
中文名
剖斷
拼    音
pōu duàn
釋    義
辨明是非,加以判處
注    音
ㄆㄡ ㄉㄨㄢˋ

目錄

剖斷解釋

辨明是非,加以判處。 [1] 

剖斷出處

北齊書·孝昭帝紀》:“帝長於政術,剖斷鹹盡其理,文宣嘆重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時軍國多事,剖斷如流。”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須臾,羣臣奏事,司馬師俱自剖斷,並不啓奏魏主。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兒分付,喚在樓下坐啓內坐着。討他課錢通陳過了,走下樓梯,聽他剖斷。”
鄭觀應 《盛世危言·弭兵》:“如是年法與荷蘭因南亞美利加屬地互有齟齬,後遵弭兵會公請俄國君主剖斷,得免紛爭。”
《隋書·楊汪傳》:“汪明習法令,果於剖斷,當時號為稱職。”
舊唐書·裴漼傳》:“ 琰之 命書吏數人,連紙進筆,斯須剖斷並畢,文翰俱美,且盡與奪之理。”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且不要議論他人,只目今這官司如何剖斷才好?”
王闓運 《常公神道碑》:“獄中積囚充滿,案不時結,日夜剖斷,不遑寢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