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鯧

鎖定
刺鯧(學名:Psenopsis anomala)是長鯧科、刺鯧屬魚類。體短而高,極側扁,呈橢圓形;頭稍呈圓形。吻鈍。眼中大。口裂中大;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下頜略短於上頜;齒細小,單列;無鋤骨齒及齶骨齒。鱗被圓鱗,極易脱落,體表面分泌有粘液;側線完全,略呈弧形,。背鰭基底長,具分離之硬棘Ⅵ~Ⅶ,皆極為短小,前方軟條最長,向後而漸短;臀鰭基底較短,硬棘Ⅲ;具腹鰭,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胸鰭略呈鐮刀狀;尾鰭叉形。體淺灰藍色,外罩以銀白色光澤,幼魚則呈淡褐或黑褐色;鰓蓋上方有一模糊黑斑。 [1] 
主要棲息於砂泥沙質海域,幼魚成羣漂流在表層,有時還躲在水母的觸鬚裏,靠水母保護,等長成成魚後就生活在底層,只有晚上才到表層找食物吃,以浮游性生物及小魚、甲殼類動物為食。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朝鮮半島、中國、日本。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台灣海域(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及南海。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刺鯧
外文名
Japanese Butterfish
別    名
肉鯽
肉魚
蟶鯧
南鯧
瓜核 展開
別名
肉鯽
肉魚
蟶鯧
南鯧
瓜核
玉鯧
海倉 收起
拉丁學名
Psenopsis anomal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鯧亞目
長鯧科
刺鯧屬
刺鯧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 Schlegel,1844
保護級別
(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4] 

刺鯧形態特徵

刺鯧成魚

背鰭Ⅵ~Ⅶ-28~29;臀鰭Ⅲ-25~26;胸鰭19;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55~60。鰓耙6~7+12~14。椎骨25~26個。體長為體高2.1~2.2倍,為頭長3.2~3.4倍。頭長為吻長3.8~3.9倍,為眼徑3.3~4.2倍,為眼間隔1.8~3.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0.9~1.0倍。 [5] 
刺鯧
刺鯧(9張)
體長卵圓形,側扁,背面與腹面圓鈍,弧形隆起;尾柄短,側扁,長與高約相等。頭較小,側扁而高,背面隆凸,兩側平坦。吻短鈍,等於或稍小於眼徑。眼大,側位,距吻端較距鰓蓋後上角為近。眼間隔寬,凸起,約為眼徑1.5倍。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大,裂縫狀。口小,前位,微傾斜。上下頜約等長,無輔上頜骨,上頜骨後緣伸達眼前緣下方。兩頜各具1行細齒,排列緊密;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鰓孔大前鰓蓋骨邊緣完整,鰓蓋骨後緣具2扁棘。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η.具假鰓。鰓耙細,排列稀疏。 [5] 
體被薄圓鱗,易脱落。頭部無鱗。背鰭、臀鰭及尾鰭基底被細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 [5] 
背鰭1個,鰭棘部和鰭條部連續;鰭棘部具獨立、短小鰭棘,多隱於皮下,不明顯;鰭條部的基底較長,第五鰭條最長,其後各鰭條依次漸短。臀鰭與背鰭鰭條部相對,同形,起點在背鰭鰭條起點稍後下方;鰭棘短小;鰭條部基底較長,前方數鰭條最長,其後各鰭條依次漸短。胸鰭中大。腹鰭較小,始於胸鰭基底稍前下方,可摺疊於腹部凹陷內。尾鰭分叉。 [5] 
體背側青灰色,腹部淺色。鰓蓋後上角具一黑斑。各鰭淺灰色。 [5] 

刺鯧幼魚

全長3.45毫米的仔魚,下領前緣、顱頂及腹囊上下緣均有小星狀黑色素分佈,魚體後緣和尾部腹緣各有數個小星狀器色素分佈,肌節13+11~12對;全長4.64毫米仔魚,腹鰭芽已出現,下頜前緣有小星狀黑色素分佈,胸鰭基部上方及消化管背緣有數個星狀黑色素分佈,肛前鰭膜下緣有7~8個星狀黑色素細胞,背部和肛後尾部腹緣有3個大型星狀黑色素細胞,尾下首形成,肌節12+13對;全長5.53毫米仔魚,體呈長橢圓形,尾鰭下葉有部分鰭條,腹鰭芽位於腹囊前緣腹囊下緣的肛前鰭膜仍有7~8個星狀黑色素細胞;全長8.10毫米稚魚,背鰭具Ⅵ棘、24鰭條,臀鰭棘發育不明顯,具24鰭祭背、臀鰭後緣均有鰭膜與尾鰭相連,尾鰭圓形,腹囊上菊花狀黑色素分佈較密;全長9.80毫米稚魚,體呈長橢圓形,頭圓吻鈍,前鰓蓋骨後緣有8~9個小棘,肛門位於體中部下方,眼上方頭頂、鰓蓋至胸鰭上部體側具菊花狀黑色素,腹囊上菊花狀黑色素仍較密集,各鰭膜間除腹鰭外均無黑色素分佈。 [6] 

刺鯧近種區別


刺鯧
特徵
體短而高,極側扁,呈橢圓形;頭稍呈圓形。吻鈍。眼中大。口裂中大;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下頜略短於上頜;齒細小,單列
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口小微斜,無腹鰭,尾儲分叉頗深;下葉較上葉長,似燕尾;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黃灰色;圓鱗甚小,多數鱗片上有細微的黑色小點
體形側扁,呈盤狀,背高肉厚;頭較小,眼中等大;背部有一脂鰭,尾分叉;體被細小圓鱗。幼魚體表有黑色星斑,隨魚體長大逐漸褪去
圖片
刺鯧 刺鯧
銀鯧 銀鯧
淡水白鯧 淡水白鯧

刺鯧生活習性

刺鯧為近海暖温性中下層魚類,通常棲息於水深45~120米泥沙底質的海區,常在水母觸角下游泳。生殖季節自深海向淺海洄游,在40米以內淺海產卵,產卵後遊返外海。在東海北部從濟州島、南至台灣海峽均有分佈。每年2月左右位於北部的刺鯧開始逐步南下,3月有部分魚羣巳可到達福建的台山列島附近海域;4~6月在北從沙埕港南至浙江的温州灣沿岸一帶進行產卵;7月起又轉而北上至魚山列島附近海域,然後再沿近片逐步地向北至濟州島方向移動。攝食水母、假磷蝦、幼魚、泥沙屮的原生動物和少量底棲硅藻,而橈足類及端足類僅偶有發現。 [6] 

刺鯧分佈範圍

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朝鮮半島、中國、日本。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台灣海域(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及南海。 [4-5]  [1] 
刺鯧分佈圖 刺鯧分佈圖

刺鯧繁殖方式

刺鯧的產卵期為4~8月;未滿1齡的雌魚很少能達到性成熟,基本從3齡開始才加入產卵羣體,產卵場可能在浙江象山港以南的沿岸海域。卵圓形,彼此分離,浮性。卵膜較薄,無色透明,卵徑為0.92~1.05毫米,油球1個,球徑為0.22~0.25毫米,在水温29℃時,受精後5小時30分鐘,受精卵開始發育為囊胚期;受精後12小時,原口封閉,克氏泡出現,視囊形成,胚體出現肌節7~8對;受精後19小時,尾芽形成,胚體圍繞卵黃約1/2周,晶體出現,聽囊形成,頭部黑色素為分散型,頸部較集中,尾部背面成較規則的兩行。 [6] 

刺鯧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4] 

刺鯧主要價值

刺鯧是南海、東海次要經濟魚類,是底拖網、流動張網和圍罾網的兼捕對象。在中國東海區沒有形成對刺鯧進行專業捕撈的漁業,只在拖網及流動張網和圍罾網中偶爾有所兼捕,漁期為9~12月,盛漁期為9~10月。 [6]  為大眾化且常見之食用魚,幾乎全年都可以吃到,清蒸及油煎兩相宜。 [1] 

刺鯧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刺鯧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49 千卡
蛋白質 16.4 g
脂肪 8.5 g
膽固醇 57 mg
脂肪酸 6 g
飽和脂肪酸 2.2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1.2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2.7 g
水分 74 g
灰分 1.1 g
葉酸 7 μg
αE 0.7 mg
190 mg
30 mg
160 mg
280 mg
41 mg
0.01 mg
0.5 mg
0.03 mg
0.8 mg
維生素A 95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4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9 mg
煙酸(煙酰胺) 4.7 mg
泛酸 0.57 mg
維生素B6 0.29 mg
維生素B12 2.7 μ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1 mg
維生素D 2 μg
維生素E 0.7 m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