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蕨

鎖定
刺蕨(Bolbitis appendiculata (Willd.) K. Iwats.)是實蕨科、刺蕨屬土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40釐米。根狀莖短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小,披針形,暗褐色,長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小齒。葉近生;葉顯為二型:不育葉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下部的近對生,有短柄或無柄,橢圓狀線形,先端鈍,基部不對稱,葉脈兩面均可見,小脈羽狀,分叉;葉草質,幹後深綠色,兩面光滑;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一回羽狀;羽片狹縮,卵狀橢圓形。
分佈於中國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日本、印度、不丹、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谷溪邊林下岩石旁。
刺蕨適宜栽植於園林陰濕處供觀賞。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刺蕨
拉丁學名
Bolbitis appendiculata (Willd.) K. Iwats. [6] 
別    名
圓齒刺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實蕨屬
刺蕨
命名者及年代
(Willd.) J. Sm.,1866

刺蕨形態特徵

刺蕨
刺蕨 (6張)
土生植物。 [2]  植株高20-40釐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約3毫米,密被鱗片;鱗片小,披針形,長2-3毫米,暗褐色,長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小齒。葉近生;葉柄長5-15釐米,粗約1毫米,基部疏被鱗片,上部通常有翅,上面有淺溝;葉顯為二型:不育葉披針形,長12-22釐米,寬3.5-6釐米,頂端漸尖而延長,通常有芽胞能萌芽生根,一回羽狀;羽片15-30對,下部的近對生,中部以上的互生而平展,上部的略斜展而漸縮小,有短柄或無柄,橢圓狀線形,長2-3.5釐米,寬5-8毫米,先端鈍,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而具耳,下側斜楔形,邊緣波狀並有由小脈延伸而成的鋭齒;葉脈兩面均可見,小脈10-12對,羽狀,分叉;葉草質,幹後深綠色,兩面光滑;葉軸疏被鱗片,兩側有狹翅;能育葉葉柄長20-25釐米,葉片披針形,長8-12釐米,寬 1.2-2釐米,先端漸尖,一回羽狀;羽片狹縮,卵狀橢圓形,長8-10毫米,寬2-3毫米,先端鈍。孢子囊羣滿布於能育羽片下面。 [3] 
刺蕨的孢子為單裂縫,近球形,極面觀為長圓形,赤道面觀為腎形。孢子極軸長度為25.4-30.5微米。赤道軸長度為33.1-40.2微米。裂縫不具邊緣,長度為孢子全長的1/3-2/3。外壁厚度約為1微米,表面光滑,層次不明顯。刺蕨孢子的周壁表面具細網和顆粒狀紋飾。 [4]  [7] 

刺蕨生長環境

刺蕨生長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谷溪邊林下岩石旁。 [3]  喜温暖、陰濕的生境。 [5] 

刺蕨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台灣(台北、宜蘭、台中、南投、嘉義、高雄、平東、台東)、廣東 (懷集、信宜、翁源、茂名、寶安)、海南(瓊中、陵水、保亭、崖縣、樂東、白沙)、廣西(平南、大苗山、十萬大山)、雲南(河口);日本、印度、不丹、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 [3] 

刺蕨生長習性

  1. 孢子及其萌發:孢子壁自裂縫處裂開,向一端發育出1條或2條近乎無色透明的假根,向另一端發育出一個富含葉綠體的原葉體母細胞。刺蕨萌發方式為書帶蕨型。
  2. 絲狀體:繼細胞萌發伸出假根後13天左右,原葉體母細胞經過一次橫分裂成為2個細胞的原絲體,再經過連續數次的橫分裂,形成3-6個細胞的絲狀體。浮水培養的厚葉實蕨個體,其細胞多呈長筒狀,橫向直徑約與長度相等,但在弱光(90微摩爾/(平方米·秒)以下)下培養的個體,其細胞長度常大於橫向直徑;在強光(180微摩爾/(平方米·秒)以上)時培養的個體,其細胞長度則小於直徑;如果始終處於沉水狀態下發育的個體,則其細胞在相連處呈縊縮狀態。絲狀體的每個細胞內都富含葉綠體,且數目從數十個至百餘個不等,鮮綠色。刺蕨的絲狀體發育方式頂端細胞偶有膨大。
  3. 片狀體:刺蕨的片狀體發育基本相同。培養30-35天后,二者的絲狀體頂端細胞都經連續分裂形成片狀體;片狀體具多條假根,且假根數量隨着片狀體細胞數量的增多而增多;生長點由片狀體先端細胞分裂而形成。如果對片狀體連續黑暗處理4-5天,其基部細胞常會膨大死亡;恢復正常光照後,頂端細胞仍能繼續分裂,最終發育為正常的片狀體。
  4. 原葉體:孢子培養約40-60天,由於細胞橫裂次數大於縱裂次數,使幼原葉體呈披針形,兩翼漸上延,生長點漸下陷;腹面發育出數條假根,邊緣陸續產生毛狀體,此時的幼原葉體常常左右不對稱。數日後,均可調整為對稱的心形;生長點位於中上方的凹陷處,生長點上方的凹陷較深,呈“V”型,原葉體基部下延呈尾狀;兩翼展開,在生長點上方重疊或不重疊,腹面中下部分佈有假根,中肋為倒卵形,此時形成闊心形的成熟原葉體。本實驗95%的個體為雌雄異株,雄性的原葉體長寬比約為5:2,而雌性的長寬則基本相等;雌雄同株的形態則介於雌配子體和雄配子體之間。刺蕨的原葉體發育方式均為槲蕨型。
  5. 毛狀體:刺蕨最初的毛狀體均是由片狀體頂端的細胞分裂產生,大多為乳突狀單細胞,內含葉綠體。隨後的毛狀體則由原葉體生長點細胞或營養細胞分裂而成,成熟的毛狀體常分佈於片狀體、成熟原葉體的邊緣及表面,為長柱形或圓錐形,長約30微米,不分枝。分佈於原葉體邊緣的個別毛狀體,可發育出2個細胞或3個細胞,基部細胞較大,且形狀不規則。35天后,葉綠體幾乎全部解體,沉積在毛狀體內部,直至該毛狀體枯死脱落。
  6. 性器:在培養55天后產生性器。精子器最早產生於幼原葉體的邊緣細胞或假根之間,高約30-48微米,直徑約33-50微米,透明,均質;側面觀為長圓形,頂端微窄,羣生。精子器由兩個基本等高的環細胞和一個蓋細胞組成,每個精子器平均產生精子約16個,精細胞成熟時,蓋細胞中央孔裂,精細胞從蓋細胞的開口處溢出。自精子器形成至精子成熟並釋放約需12天;精子釋放15-20分鐘後,若不與卵結合則會死亡或解體。厚葉實蕨的個別精子器具有膨大的柄細胞,刺蕨的成熟頸卵器無大型基座且羣生。 [4] 

刺蕨主要價值

刺蕨適宜栽植於園林陰濕處供觀賞。 [5] 
參考資料